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研究论文
中国从西方引进管理会计已近30年,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应用有了很大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21世纪中国加入WT0以来,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面临更大挑战,地位更加突出。然而,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内外环境交织下,我国管理会计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历史遗留问题。管理会计理论本身的缺陷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创新,外部会计环境制约着管理会计的推广,传统会计文化压制着管理会计的应用,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都在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中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理论传入西方,但从实践中得到的较少。
虽然管理会计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许多研究仍停留在宏观层面,缺乏对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对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探讨更少。因此,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应用时缺乏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西方理论,或者用非实证的方法和理论来探讨理论。管理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了西方企业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带来了生产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一系列变化,促使管理会计的研究方向、目的、内容和体系发生变化。可见,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它是在西方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中国的经济制度、文化和价值观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中国的管理会计不从自身的实际经济条件出发,导致理论过时,无法产生适合自身的内容和方法。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交叉现象普遍。
虽然管理会计已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在内容上有很大的重叠。笔者对比了国内几所著名高校会计专业的相关教材,分析结果如下:而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可能会有重叠,涵盖资金需求预测、资金时间价值、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经济订货量、销售预测、利润预测、长期投资决策。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交叉内容可能包括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日常业务预算和经济批量;总的来说,三门课程的重叠内容几乎涵盖了管理会计教材体系的相关知识点,管理会计是三门课程交叉的重点。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考试科目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这些做法不仅造成稀缺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会计学科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甚至给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领导造成一种模糊的感觉,认为管理会计可有可无。
(三)管理会计的法律环境不完善
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规范性受该国法律和法律环境的影响很大。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管理信息,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公平的法律经济平台,让所有会计主体进行博弈。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环境还很不完善。企业对相关项目的决策不是以管理会计的法律制度为依据,而是以拍脑袋开会为依据。管理会计无法应用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控制,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从法律层面看,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管理会计法律体系,部分规则仅在整个综合性的会计法律规范中提及,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具体法律法规并未单列。
(四)管理会计的制度建设不完善
管理会计要发挥作用,不仅仅依靠一些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虽然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中已经尝试了一些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内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很好的衔接和融合。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设计初衷只是为了财务核算,管理会计系统并不作为独立的管理系统存在,更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
在实践中,管理会计不可避免地涉及许多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和公式。另外,管理会计工作量大。如果手工完成,会影响管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得不到保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限制管理会计的范围。因此,计算机化的应用是必要的。电算化在财务会计中已得到充分应用,相关配套软件趋于完善,但电算化管理会计的应用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一是计算机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不尽如人意,使用率比较低;二是相关软件开发不够;第三,电算化管理会计人才也需要成长。
二,我国管理会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缺陷
1.中国的客观历史背景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管理会计起步较晚。建国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加上前苏联的经济制约,很多企业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直接采用了前苏联模式。整个国民经济缺乏活力,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没有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方法体系。企业的会计管理还处于初级行政管理阶段。现代管理会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的。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对管理会计理论的消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这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落后的客观原因。
2.国内学者对研究不感兴趣。
总的来说,中国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并不热衷。据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各级学术期刊上关于会计的文章多达48573篇,而关于管理会计的研究只有1 . 4万篇,其中关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只有1 . 0万篇。至于专著,只有孙教授所著的《管理会计的理论思维与结构》一书,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体系。中国的会计研究日趋完善、规范和深入。然而,自上世纪末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过于关注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特别是随着新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颁布和财务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和完善的研究。编织是管理蛋糕研究没有得到重视的直接原因。
3.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中心不明。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导致我国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中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心不明确。虽然现在国内很多学者已经接受了“成本管理会计”这个术语,但笔者认同“成本-收益”是整个管理会计学科的研究对象,成本是连接所有内容的主线,无论现代管理会计还是传统管理会计。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应着眼于解决企业的日常管理问题,而不是涉及固定资产的投资和运营,管理会计应定义为“管理会计”。
(2)法律缺陷
我国管理会计法律制度不健全,这是由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国的法律体系本身就不完善。从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中国法制建设只有50多年,这种宏观法律环境制约了管理会计法律的建立。第二,从经济环境看,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复杂多变,中国社会经济主体和运行机制多样。完善管理会计法律制度,需要有健全的经济法律制度。第三,中国现在的管理会计不是土生土长的,基本上来自于西方管理会计的弓和改进,缺乏中国经济环境背景的影响,而且时间较短,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在时间上普遍滞后于经济基础。
(三)实践中的缺陷
1.企业外部的原因
管理会计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很大程度上与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有关。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在法律法规上并没有把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硬性指标,要求有条件的企业设置管理会计岗位,相应的财务会计也早就被列为企业的必经程序。其次,由于没有独立的管理会计自律组织,会计协会的民间组织只是对管理工作进行简单的宣传和推广,协会本身也缺乏针对性的管理会计实证研究,手头案例也不多。再次,管理部门对管理会计软件的研发缺乏具体的支持、指导和监督。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电算化的需求已经成熟,但还没有合适的国产管理会计软件可以购买。
2.企业内部原因
因为法律法规没有规定,企业是否应用管理会计主要看企业领导的意愿。由于中国企业的领导大多经历过经济体制的转轨,思想上受传统会计观念的影响,缺乏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管理会计自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次,应用是否深入主要取决于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而我国管理会计工作者的普遍知识水平并不尽如人意。据统计,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文化程度低,缺乏后续教育。企业现有中级职称会计人员知识更新不足,主动学习能力差,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最后,管理会计作用的不协调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存在问题,中层管理人员管理不善。
三,我国管理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环境,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能力,从会计主体的管理会计行为进行理论研究。
其次,有关部门要充分重视并积极引导学术界开展管理会计理论大讨论,在企业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最后,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会计的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加强典型案例研究,探索以实践经验补充和完善理论的途径。通过总结研究的实践经验,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使理论回归实践时经得起考验。
(二)充分树立管理会计意识。
企业管理会计的氛围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领导的倡导和重视形成的。管理会计的计划、决策分析、控制和考核功能也是企业管理决策者应具备的基本管理能力。管理会计在我国大中型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也为我国企业管理积累了一些经验,如边际贡献法、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法等方法。然而,作业成本法、战略管理会计和责任会计并没有真正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因此,企业领导应摒弃“重营销轻管理”的观念,全面树立管理会计意识,加强财务会计知识和管理会计的学习。
另外,相关部门也要努力配合。在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管理会计的过程中,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各种服务行业,还在各种非营利组织中进行尝试。除了企业管理部门努力实践管理会计理念外,各种管理会计组织的建立、管理会计职称的评定和管理会计期刊的出版,也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了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管理会计工作的向前发展。我国应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将管理会计的优势引入企业管理和成功案例。对管理会计制度健全的企业给予鼓励和优惠政策。建立经营决策者后续教育制度,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定期对经营决策者进行培训教育。培训内容广泛,但应该主要包括管理知识和财务知识。同时也相当于给企业决策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管理经验的平台。
(三)建立管理会计相关专业职称考试资格认证制度
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具备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才有可能获得特许管理会计师资格证书。因此,我国应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将管理会计推向市场,实行专业化管理,并通过建立管理会计师协会,建立相关职称的考试制度,衡量管理会计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这不仅可以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参考标准,还可以促进管理会计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同时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有利于更多的人投入到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中,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完善。
(四)完善管理会计相关法律。
加快立法,完善管理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一是把合法性作为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制定制度标准,要求会计制度健全、条件具备的企业建立管理会计制度。第二,为适应我国会计人员愿意应用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做法,财政部应考虑制定管理会计准则或指导性而非强制性的管理会计制度,为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供示范意见。第三,完善经济法、公司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改善管理会计的法律环境。
(E)促进计算机化管理会计的应用。
实现网络计算机化。网络会计电算化,即企业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会计电算化,是指会计电算化技术与“互联网传输技术”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会计管理会计的时空范畴,覆盖了社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打破了企业、银行、税务之间的职能划分,处理经济业务的“联合作业”相互融合。从而消除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中的人为错误。实现网络电算化意味着企业要将互联网技术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管理会计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