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媚娘被砍”看唐朝的开放程度
《新唐书》记载了唐太宗给他姐夫上性教育课的一个有趣的故事:“丹阳公主嫁给了薛万彻。婉澈蠢到公主都羞愧难当,几个月没同桌。太宗听了,笑了。为了买酒,他把女婿和万彻叫过来心平气和地谈,拿着赌具,身上带着刀。杨无敌,就给了他。主乐,命亦如此。”(《新唐书·卷八三·传八》)
这段话的意思是,唐太宗的妹妹丹阳公主嫁给后,公主为薛在房事上的愚蠢感到羞耻,很不开心。她几个月没和他上床了。唐太宗听说后,设宴款待,邀请其他妹夫,向他们仔细讲解性交的要领。并以自己的剑作为赌注,如果薛回去后还不知道如何云雨,就把剑送给丹阳公主。公主高高兴兴地和薛一起坐车回去了。值得一提的是,史书记载,唐太宗有十九个姐妹,只有一个英年早逝,其余皆被夺。也就是说,如果徐大师来的话,将有18人之多,可见这个“生理健康班”规模不小。如此大场面的性教育,皇帝亲自教导,史书记载,显示了当时性观念的开放和人们对性知识健康开明的态度。
唐朝是一个性观念非常开放的时期。与后来的宋元明清相比,无论是朝廷、官方还是民间,男女交往也相对自由开放。唐朝宫廷中,后妃、宫女不避讳外交大臣,不拘礼节。例如,根据历史记载,魏如昀和吴三思坐在御床上玩西洋双陆棋,而唐中宗在一旁观看并指点方向。再比如唐玄宗的宠臣姜郊,经常和后妃们一起宴饮,安禄山在后宫和杨贵妃一起吃喝玩乐,甚至通宵达旦。宦官经常“进进出出,参观宫殿”,结交朝臣和外国官员。这些在当时并没有被谴责为淫乱。
高度的紧张和压抑,很容易影响肾这个与“性”有关的脏腑的功能,很容易使人对性淡漠,或者导致性成为一种心理发泄的方式,也就不会有唐代这样的性文化。唐代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大都风平浪静,有利于各种文化的发展,性文化也不例外。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深思。据史书记载,薛万彻是唐朝第三位著名的将军之一。他建立唐朝功勋卓著,被封为将军,被称为,后被封为校尉,并升任代省长。这样的武将,怎么会“无敌”而无法锻炼夫妻之道?在这里,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所谓的“愚蠢”可能并不是薛万彻的性功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要求公主离开,而是武将的性格让他在性生活中表现得粗暴、急躁,性爱缺乏新鲜感和温柔,导致夫妻关系不和谐。
可见很多人婚后不注意给自己的感情世界注入新的内容,导致性生活缺乏激情,平淡无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的性功能障碍主要来源于情绪和心理影响。
从敦煌资料看唐人的性习俗
敦煌真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唐代文化的历史宝库。本世纪初,敦煌石室遗书被发现。数以万计的敦煌写本是极其珍贵的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文献。它们是从7世纪到10世纪的唐五代亲自临摹的。这些未经编辑的文字记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状况,当然也包括了当时的婚俗、性观念、性生活状况等性文化的内容。
由于唐代经济发达,商科高中这一段的资料主要是从高国藩处收集的:敦煌民间传说和中国民间传说。文化交流范围广,速度快。唐朝高度发达的文化向国外传播,当然对敦煌也有很大影响。敦煌文化虽然有其本土性,但大部分是唐代中原文化的反映,其中关于男女性的信息对我们研究唐五代的性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结婚年龄
在敦煌发现的资料中,关于唐代最佳结婚年龄的说法很多。对男人来说,有十五和二十。对于女性,有的说十五,有的说十六,有的说十七,十八,十九。这主要是因为唐代不同时期对婚龄的规定不一致,影响了民间婚俗的变迁。
比如唐太宗规定男满20岁,女满15岁时,“申请结婚,使其和睦相处。”所以《鬼子的变》里说:“我家什么都有,在中国是受尊重的。男孩未婚,要及时进贡。”古代男性20岁加冕,女性15岁出嫁,符合唐太宗的婚龄规定。再比如《秋胡》,里面说,“老公,孩子不是家人,死也不是鬼。门主虽然不是叶娘监督的人,但是被培养了十五年,终于有了离心之意。女生性格外向,千里追随老公。今天,他们属于一个丈夫,他们喜欢听惩罚。”秋胡的妻子十五岁嫁给了秋胡,这也符合唐太宗规定的年龄。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4年)写道:“男十五岁,女十三岁以上。”因此,《董永变文》说:“先贤说董永死于公元15-12年...直到盗墓的第三天,他给父母鞠了几天躬。父母向孩子道别,祝孩子身体健康,早日归家。告别东邻西舍,你将进入几里的未来。每个女人都来问,这个丈夫住在哪里?.....我经不起一千岁,所以我要和阿郎合作。”这里描述的是,15岁的董永娶了天帝的女儿,这符合唐玄宗规定的年龄。
在唐代宗时代,情况有所不同。安史之乱后,国家风雨飘摇,社会动荡,婚期推迟,战争导致婚龄提高。所以白居易《为女人作诗》说:“三十个男人有一间房,二十个女人有一个家。”《韩鹏赋》说:“我记得我母亲独居,娶了一个好妻子,并在素女获得成功。我十七岁时被取名为甄宓。”有年龄超过17岁的女孩。比如《搜神记》里说:“只知嫁,不知相逢何处...霍进去,见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妇人。"
择偶条件
媒妁婚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婚姻形式。但在比较开明的唐代封建社会,男女打破媒妁婚姻的束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配偶的事情发生的比较多,尤其是在敦煌。当时敦煌少女的地位相当高贵,要自己选丈夫,自己问他。这种情况在敦煌民间故事《福仙女赋》中得到了反映,它渗透着敦煌的特色,反映了高度封建文明的唐代婚姻习俗。
《我女儿的丈夫》这首诗所体现的婚姻习俗表明,新娘要在隆重的婚礼上亲自向新郎求婚,最后在得到满意的回答后,才正式表示愿意嫁给他。这一询问的意义不仅在于女方已经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配偶,而且还有以下重大意义:
第一,拥护唐政权,反对民族侵略。
敦煌自汉唐以来就有汉族居住,但由于地处边陲,经常受到其他民族的入侵。如《通鉴史》已刊三十二年:“贞元秋八月,是,仍赞大举攻、龙、宾、宁,掠夺人畜,庄稼苍白,西轻侮。”“吐蕃经常在秋冬入侵...欲讨唐人,欲夺其妻...去掠夺人和动物。”这种侵略给唐朝西北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一旦敦煌陷入异族野蛮奴役的桎梏,历史大倒退带来的是敦煌废墟的人民,田野变成了荒山,戈壁变成了墓地,人民被困在被别人打败或者永远做奴隶的悲惨之中。所以民族生死问题改变了敦煌人的心理和婚俗。在结婚时的男女问答仪式中,他们围绕一个压倒性的矛盾提出问题,这个矛盾就是民族矛盾。这就好比《媳妇的诗》里说的:“只要有几千万帛,就不要数杯。”这里的“胡”泛指异族,凡有千马者,象征汉民族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这个词的意思是你宁愿嫁给汉族,也不愿嫁给胡人。
比如下面这个问答:
女子问:这位先生在哪里,才华在哪里?灵雷朗,你为什么要来?
唐代开放的婚姻与贞节观
唐朝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其开放性不仅体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上,还体现在民俗和婚姻制度上。当时女性的崇高地位和淡漠的贞节观念,使得唐代的婚姻呈现出历史上罕见的开放特征。
唐代婚姻的开放风气首先表现在青年男女择偶的相对自由和对幸福婚姻的大胆追求。《唐代婚姻》规定,子女未经父母同意而建立婚姻关系的,将被法律承认,只有未成年和不尊重长辈的,才被认为是非法的。这项规定从法律上为青年男女的自由选择开了绿灯。
所谓封建社会的贞操,就是妇女不再婚,不失贞,这是对妇女的片面要求。在古代,自从贞操开始被重视和强调,女性的离婚和再婚变得越来越不自由。但在唐代,离婚很普遍,再婚没有错,贞节观念淡薄,这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罕见的。
先看离婚的法律规定。唐律家庭婚姻中有三条关于离婚的规定。1.协议离婚。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所谓“和而不同”:“夫妻不和而不和,则不坐。”第二,提倡离婚。指的是丈夫提出的强迫离婚,也就是所谓的“成为妻子”。《礼记》曾经规定了七种成为妻子的理由:不孝敬父母、无子、淫荡、嫉妒、身体不好、多嘴多舌、偷盗。唐律也大致使用这些规定。如果妻子犯了其中一条,丈夫可以不经官方判决与妻子离婚。只要以色列父母和证人制作并签署一份文件,婚姻关系就可以解除。但与此同时,唐律也继承了古代对女性“三不去”的规定,即三年丧姑不去,嫁时穷后来富的不去,现在无家可归的不去娶妻。“三不”中的任何一条,丈夫即使犯了“七出”,也不能提出离婚。第三,强迫离婚。发现“忠诚”和“非法婚姻”的夫妻,必须强制离婚。“义”包括打、杀、强奸、杀人罪。由政府判断,如果一方有见义勇为行为,法律会强制离婚,惩罚拒绝离婚的人。对于“违法结婚”的,也是强制离婚。
不言而喻,唐律中这些规定的实质是强化封建宗法制度,巩固宗法制度下的夫权。在强调子女专一的封建时代,很少有上一代和后代规定夫妻不和可以离婚的。唐朝的法律没有对妻子示“七出”或“三不去”,丈夫也不得擅自提出离婚,否则处以一年监禁。这无疑是对丈夫权利的限制,也是对女性利益的保护。此外,对丈夫的离婚和再婚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这为法律上婚姻的相对自由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从历史事实来看,唐朝离婚再婚比较容易。离婚当然是老公提出来的,大部分都离婚了。女人的放荡与痴情,男人的成功,都可以成为弃妻多嫁的理由,有的甚至因为一点小意外而冷落了妻子。男人离婚很随意,妻子的命运取决于丈夫和公婆的情绪。就像白居易在一首诗里说的:“人生不是女人的身体,百年的悲欢留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