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箭头下
物理学
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和米尔顿·赫马森在洛杉机外使用100英寸望远镜观察到,星系离地球越远,它们离我们越快。这一发现为我们现在称之为大爆炸模型铺平了道路。BIGBANG模型是一种我们在周围看到的所有物质和能量都曾经集中在一个小空间里的思想。这意味着宇宙——也许还有时间本身——有一个开端。
1954
生物
德国动物学家古斯塔夫·克莱默认为,许多动物和植物都有一个生物钟来控制它们的生物节律。他认为这与鸟类和蜜蜂似乎用来导航的“太阳罗盘”有关。他的同胞克劳斯·霍夫曼的进一步实验表明,这些“昼夜节律”持续了大约24小时,实际上帮助鸟类飞行。
1964
物理学
两位美国科学家,物理学家阿诺·彭齐亚斯和射电天文学家罗伯特·威尔逊,在新泽西霍姆代尔的贝尔实验室用射电天线发现了神秘的全天辉光。这种辐射很快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有时被描述为大爆炸的回声。是否应该考虑“大爆炸”是一个初步的争论。一些宇宙学家认为宇宙会经历膨胀和收缩的循环。
1967
物理?按时间计算
几个世纪以来,秒被定义为一天的1/86400。但是原子钟非常精确,它揭示了地球自转的不规则性。现在很明显,由于气候和地质过程以及潮汐摩擦,一天中的时间略有不同。换句话说,发现原子可以让计时器比行星更好。官方将秒重新定义为铯的特定同位素的9192631770次振动的持续时间。
1971年
物理学
当一架载有相同原子钟的商业客机绕地球飞行两圈——首先向东,然后向西——相对论就得到检验,结果与地面上的相同时钟进行比较。由此产生的差异被称为时间膨胀,这种差异非常小(不到百万分之一秒),但可以很容易地用时钟测量,结果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致。
1972
生物
由芝加哥的罗伯特·摩尔和维克多·艾希勒以及伯克利的弗里德里希·斯蒂芬和欧文·朱克领导的两组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大脑区域。关键结构是视交叉上核或SCN,它处理来自视网膜的光和暗的信息。后来对小鼠的研究发现,SCN的破坏会破坏动物的节律——SCN移植可以恢复它们。
1988
物理?文化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出版了《时间简史》,这是一本关于时空和宇宙的通俗读物,也因此成为畅销书。霍金确定了三个不同的“时间箭头”:心理箭头(支持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和我们如何想象未来)、热力学箭头(熵增的方向)和宇宙学箭头(宇宙的方向)。
1989
生物
一个名叫Stefania Follini的意大利女人从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山洞里出来,在那里度过了130天,与外界没有联系,也没有钟表。实验开始后不久,她的觉醒周期从24小时变成了25小时。最终,持续了36个小时。130天后,她估计60天过去了。关于我们的身体如何跟踪时间,还有很多需要了解,但这些实验表明,我们的生物钟不仅仅是机械钟的生物等价物。
2009年
物理学
诺亚·林登、桑杜·波佩斯库、托尼·肖特和安德烈亚斯·温特在一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中指出,时间之箭可以用量子力学中的纠缠来解释。当一个物理系统与周围环境交织在一起时,它会越来越接近平衡,这种单向演化决定了时间的箭头。这个小组的工作是基于Seth Lloyd在他的博士论文1988中提出的想法。
2013
物理学
研究可能的引力量子理论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怀疑,空间和时间都不是宇宙的基本特征。物理学家胡安·马尔达西那和李奥纳特·苏士侃在2013中提出了一个关键的想法,提出了量子纠缠和虫洞之间的等价性。爱因斯坦和他的合著者在1935年发表了两篇论文后,这个想法有时被称为ER = EPR。如果是真的,就意味着量子相互作用缝合了时空结构。
2015
物理?按时间计算
由物理学家叶军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原子钟。它被称为锶晶格钟,记录锶87原子的振动,以飞秒(十亿分之一秒)测量的频率“滴答”作响。如果这样的钟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就一直在走,它的得失不会超过一秒。锶晶格钟现在用于探测基础物理,可以用作暗物质探测器。
2018
生物
由曹涛领导的一组挪威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细胞网络似乎在将时间流逝的意识与记忆的形成联系起来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对大鼠的研究表明,与海马体相邻的大脑区域中的一些细胞群称为外侧内嗅皮层,它们通过“允许海马体存储关于什么、哪里和何时的统一表示”来编码情景记忆。。"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