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辉:关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几点思考
文章中国金融,2020年第22期
从数字工业化到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将重塑传统产业。
每一次科技革命,新技术都要经历两个阶段,从创新发明到大规模应用,数字经济也不例外。数字经济上半场,信息传输、存储、计算、分析等基础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特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制造、通信、软件服务等行业涌现出一批具有领先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企业。随着新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数字经济在传统行业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下半年的主题将从数字工业化切换到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既是对原有经济体系的补充和整合,也是对传统经济的改造和重塑。
目前,中国的工业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从GDP占比来看,中国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的数字化程度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互联网作为连接数字工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媒介,率先赋能传统服务业,培育新零售、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医疗信息化等新业态,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阿里巴巴、腾讯等头部互联网公司正在不断拓展业务边界,构建生态系统,利用自身积累的海量数据和技术优势,逐步向金融服务领域渗透。在提高效率、促进普惠的同时,也在不断冲击和改变传统金融业态。
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转型才刚刚开始。
金融服务的本质是利用信息为风险定价,促进交易。与互联网类似,金融服务都是基于信息的“业务”。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几乎与互联网的兴起同步。如今,大型金融机构每年都在IT方面投入数亿美元,建立了先进的信息系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以商业银行为例,2018年,国内单家股份制银行累计数据量达到100TB以上。金融行业是中国信息基础设施最完善、数据资源最丰富的行业之一。有了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应用的基础资源,最容易推动数字化转型。
但从发展过程来看,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才刚刚开始。传统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现有业务,实现降本增效。新型金融企业利用新技术重塑金融业务逻辑,这是金融业数字化的核心。目前传统金融企业的转型只是信息化建设的延续,是局部的优化,不是彻底的重建。互联网衍生的新金融正在与传统金融融合,传统金融有很好的基础,新金融找到了一条新路。两者结合在一起,必将形成金融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局面。
从势不可挡的造车新势力看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新生力量。传统车企也在积极推进电动化转型,但依然难以阻挡造车新势力的崛起。特斯拉市值超过几家传统车企之和,蔚来、Ideality、Xpeng Motors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估值远超传统车企。汽车和金融作为工业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本文试图找出* * *的一些规律,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参考。
第一,不管历史有多长,体量有多大,都有可能被彻底颠覆。一百年前,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开创了现代工业的生产范式,汽车工业也被誉为工业体系中的明珠。目前,除了沃尔玛,全球收入前十的公司中有九家是传统的汽车和能源公司,一年总收入超过2万亿美元。传统车企深耕行业百年,现在每年仍有数万亿的收入。然而,短短几年时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已经在市值上全面超越传统车企。这种现象也会在新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重现。
第二,核心商业逻辑的改变是新势力能够挑战传统企业的根本原因。品牌汽车厂商经过多年的工艺积累,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上建立了很高的技术壁垒。但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机取代了发动机,传统厂商失去了“护城河”,与造车新势力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改变了传统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定位,在电动化的基础上推进数字化,不断提升汽车的设计制造水平,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需求。利用机器学习,不断完善算法和模型,逐步实现高级智能,包括自动驾驶,让汽车变成出行中的人工智能助手。所以传统车企的电气化改造只是用电机和电池代替了发动机和汽油,并没有改变汽车的定位。作为既得利益者,颠覆现状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传统车企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所以这种转型只能局限在个别部门,很难在全公司推行。另一方面,创业者多来自互联网行业,坚持互联网思维,不受既得利益的束缚,建立符合智能汽车制造的组织架构。回到金融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并将取代资本成为金融业的核心资产。传统金融的商业逻辑是“客户找钱”,资本稀缺,金融机构占据主导地位,风险控制的核心是防范。只有提供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增信措施,客户才能获得金融服务。新金融的商业逻辑是“钱找客户”,风控强调信任。只有在海量数据和深入科技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找到最需要钱的客户,并且有能力在未来以极低的成本还钱。新型金融企业脱胎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生态产生的海量数据,不断优化升级风控模型。现在他们在面向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领域已经走在了前列。未来三到五年是产业互联网的大发展时期,新金融必然会进入产业领域,对传统金融产生巨大冲击。这个过程可能比汽车工业的电气化更迅速,更猛烈。
当然,两者也有一些不同。金融业务是一个监管性很强的行业,新金融企业开展相关业务需要监管部门的同意。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可能不会像汽车行业那样具有颠覆性,更可能选择新旧合作的渐进路径。
关于金融业数字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整体规划。金融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仅银行业的资产就已经超过300万亿,是中国GDP的3倍。如果金融业发生系统性风险,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面对新金融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应统筹考虑新金融发展的风险和需求,制定整体规划,兼顾新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鼓励双方取长补短、密切合作,稳步推进金融业转型发展。
其次,对新型金融企业的监管应坚持包容审慎的态度。一方面,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互联网发展初期,政府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客观上降低了企业的数据采集成本,加速了平台企业的形成,促进了新型金融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成熟,从而诞生了蚂蚁、微众等一批有竞争力的新型金融平台企业。另一方面,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政府应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金融创新持谨慎态度,及早识别类似P2P的风险并快速应对,防止局部风险事件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三,传统金融转型需要加强。认清新金融服务与传统金融的本质区别,积极转变思路,利用自身优势探索新业务,从被动的“模仿者”转变为主动的“创新者”。当然,考虑到目前传统金融机构业务量过大,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很难实现全面转型。因此,可以考虑分拆出专门的机构部门,开发新的金融业务,通过“另起炉灶”实现机构内部的自我创新,这有利于在制度和执行上打破传统的惯例限制,在与传统主体的风险独立性上也有利于“风险隔离”。在取得显著成效后,将传统业务逐步加载到新的实体中,从而实现传统金融机构的稳健转型。
最后,我想谈谈金融监管如何看待创新与风险的平衡。一项创新业务的出现可能会优化现有业务,但也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从稳健的角度来看,监管机构肯定会对创新业务更加谨慎。但也要注意到,数字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传统金融服务越来越难以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的风险是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因此,监管部门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容忍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正是监管的宽容,才会在今天的中国产生一批世界领先的新型金融企业。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在产生风险的同时,也会产生更大的收益。监管部门要平衡创新和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容忍和鼓励创新,推动中国金融业更好更快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