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的本质:偏见、歧视和宽容

文/云海

经典就是经典,经久不衰,不褪色。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戈登·W·奥尔波特的《偏见的本质》自1954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一直是偏见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性权威著作。该书的观点基于20世纪上半叶的案例和实证研究,但正如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Mazarine Benaki教授在序言中指出的那样,“奥尔波特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后来的数据所揭示的观点一致。事实上,除了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讨论,奥尔波特在其他方面的观点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看来几乎是正确的”。

2020年,该书中文版出版。虽然距离第一次出版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书中的观点也是基于美国人的视角,但该书对于偏见的本质、偏见的深层次根源,以及在当今中国形势下解决社会偏见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能够给读者带来很多* * *声。

偏见可以简单定义为“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把别人往坏处想”。

电影《十二公民》中,12在某政法大学扮演陪审团成员的父母,就20岁的富二代是否杀父罪名成立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投票。12主角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职业和性格,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所以虽然都追求案件结果的公正,但在论证过程中还是暴露出各种偏见。比如,谈论“富二代”就联想到“骄奢淫逸”、“道德败坏”,把“富二代”的刻板印象投射到“富二代”群体中的个体身上,不经论证就给案件中的年轻人定罪,这是典型的群体偏见;对于认真论证案件证据的,贴上“爱找事”“比较真实”的标签;最明显的偏见是10号陪审员(北京房东),他对河南人,对大学保安,对农民工,甚至对租客都有一系列的偏见。

这部电影反映了一个问题。现实生活中,偏见和歧视无处不在。它们以显性(如语言和行为)或隐性(如无意识偏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地域、职业、性别、弱势群体等都可能成为偏见和歧视的对象。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地区偏见。

对于这种现象,奥尔波特解释说,人们有偏见的倾向。人性中自然、正常的本能让他们很容易去概括、定义、分类,这是对经验世界的过度简化。即使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人们仍然可以根据谣言、情绪投射和幻想形成偏见。

奥尔波特借助历史、社会文化、情境、社会化、人格动机、现象学等六种不同的方法,从社会结构和个人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偏见的根源。这些视角相辅相成,没有一个能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全貌。它们就像一串钥匙,每一把都能打开一扇通往真知的大门。

一个人有偏见,首先是因为他在以某种方式感知他所偏见的对象。换句话说,人类直接对他面前的情况做出反应,他的反应方式遵循他对世界的看法。刻板印象在知觉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象学解释)

但人的感知方式是由性格决定的,性格是由经历过的社会化过程(家庭、学校、社区的教养)塑造的。挫折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有助于理解这个问题。挫折理论又称替罪羊理论,假设人性缺乏危险性,剥夺感和挫败感(如经济萧条时期的失业)会引起或加重偏见,导致敌对冲动。如果不加以控制,愤怒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受害者身上,这可能会对少数群体产生影响。人格结构理论认为,只有特定类型的人才会产生日常偏见。这种人总是缺乏安全感,焦虑不安。大部分偏见高的人,早年缺乏与父母安全亲密的关系,所以成年后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渴望确定性、不变性和权威性。这种模式让他们排斥和恐惧那些他们不熟悉或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的群体。(人格动力和社会化的解释)

现有的社会结构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因素之一,决定了人的感知。比如社会文化、历史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是因果影响更远。历史情境会影响或产生偏见,从而导致种族冲突。比如,美国对黑人的偏见是历史遗留问题,根源在于奴隶制、北方的投机者以及南北战争后南方重建的失败。强调历史背景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任何地方的任何偏见模式和当前的冲突。在社会文化方面,导致偏见和群体冲突的因素包括文化传统、外部群体和内部群体社会地位的相对变化、人口密度以及群体之间的联系类型。(历史、社会和文化解释)

对偏见和歧视根源的研究,是指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社会政策的制定,从而减少歧视,或者使人们的态度向更宽容的方向转变,从而改善群体之间的关系。作者总结并评价了几种可能的方案:

法规

正规教育方法

接触和相识方案

集体再培训

大众传媒

告诫

个体治疗

例如,联系和熟人计划是一项努力,通过参加同一社区的活动,如组织邻里节,将各种团体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增强相互尊重。在这个过程中,* * *的活动消除了仇恨,鼓励了人们的宽容态度,增加了人们对彼此的包容。但这绝不容易。只有在日常有目的的追求、避免虚假意图、满足社区决策和倡导平等社会地位的条件下,接触和相识的程序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通过广告、电影和其他大众媒体宣传宽容是控制偏见的有效手段。媒体工作中有一个金字塔刺激原理,认为单靠一个节目是不够的,一个节目或一部电影可以对人产生轻微的影响,但几个相关的节目才能产生更明显的效果,所以需要形成一个运动来引起轰动。

更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是心理治疗的方式之一。通过长时间的集中访谈(三个小时左右),讨论患者的个人问题。当患者深刻理解了整个价值观念,发现了自己偏见的来源,那么他往往就能获得新的视角,从理性的角度看待偏见。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能从整体上找到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生活方式,那么他的偏见可能会减轻。

实际上,上述方案可以分为两类,即强调社会结构变化的方案(如立法、房改、行政法规)和强调个人结构变化的方案(跨文化教育、儿童训练、说服)。这两个方案相辅相成。例如,如果我们采用跨文化教育的计划,我们可能需要从社会结构上改变学校制度或改进大众媒体的做法。这些方案都是基于书中根深蒂固的偏见,针对性很强,需要综合运用。

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少一点偏见,多一点包容,每个人都能一直包容,被别人包容!

参考资料:

[美]戈登·奥尔波特,《偏见的本质》,九州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陈彩霞,《十二个公民:偏见与正义的冲突》,戏剧院,2020年第24期。

新华社,“我不是病毒,我是人!”》

(本文首发于微信官方账号的“云海书评”,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