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道德教育的报告论文?!等等!!
打开一份报告
通化兴华教育集团第二中学
1.课题名称:学校和谐德育途径方法体系整体构建研究
二、选题背景。
在德育实践中,我们认为初中德育仍存在一些多年未根治的问题。一是德育目标存在不切实际的弊端,很少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将德育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情感品质和思想道德要求。其次,在德育内容上,习惯性地将德育定位于政治教育的范畴,不仅忽视了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所蕴含的德育资源的开发,也忽视了生理学科和心理科学的有效渗透。再次,在德育研究上,理论滞后于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关心和困惑的负面社会问题缺乏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乃至教师无所适从。第四,在德育方式上,往往采取说教的方式,不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真实体验德育活动,即具体德育活动的实践训练。第五,在德育主体上,往往过于重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家庭、社会乃至整个教育环境的发展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甚至把学校和教师置于与学生和整个环境对立的位置。第六,在德育契机上,学校德育往往是响应号召、完成计划而做,很少对学生个体思想行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研究和预测分析,所以学生往往等到品行出现严重问题后才急于处理。第七,在德育效果上,传统德育往往追求轰动效应,强调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从整体上看,有时形式重于实质;对于个人来说,往往用惩罚和惩戒来制服他们,不可能潜移默化。
鉴于此,学校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转变观念和工作思路,加强德育策略的研究,使教育过程自然化、情境化、自主化;使教育手段艺术化、技巧化;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教育,自我教育,从而实现道德进步,最终让学校的道德教育潜移默化,久久为功。
第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本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发展理念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总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是指在不断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使社会实现可持续的、永久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当代德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三、生命教育的相关理论:生命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生活即教育,这是教育的内容。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提出“在生活中寻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与做”的统一是生命教育的方法论。
四、道德学习论: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的关键在于学科建设,从遵从、认同发展到信仰层面。在道德学习中,必须重视情境感受、活动体验、价值辨别和道德反思,并根据各科特点发挥其优势。
第四,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开辟多种德育渠道,抓* * *管,相互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2.有利于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德育回归生活。
3.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应试教育模式的突破。
动词 (verb的缩写)项目相关概念的解释
1,什么是和声
和谐是幸福的基础。如和平、安宁;和谐,和谐。
和谐,和谐,协调得当。如谐音、谐音、幽默。
新华字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适当的协调”。
和谐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价值,是世界上最美的境界,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
我们认为和谐在事物发展中有四个功能:
即多样性的统一;关系的协调;权力平衡;功能优化。
2.什么是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系统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健康完整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过程。
3.和谐德育的含义
和谐德育是指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产生和谐振动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
六、研究目标
1,学生线:通过对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课题组认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学生应该做到六点:讲安全、讲学习、讲生态、讲文明、讲诚信、讲感恩。
2.教师行:通过对教师良好师德形成过程的研究,改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提高教师的道德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家长线:通过对家长家教能力的研究,增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同时,改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建立平等、尊重、理解、和谐的家校关系,为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奠定基础。
4.感情线:通过感情线的研究,努力调节以下五种教育关系的和谐: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
5.研究形成生活德育、兴趣德育、活动德育、环境德育等五种德育模式的理论框架、目标、评价、内容和运行方式。
七、调研的形式和主要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本研究的基本形式是“四行四育”。
所谓“四条线”,就是学校德育要牢牢把握四条生命线:即学生线的行为规范、教师线的师德规范、家长线的家教培养和家校沟通、情感线的五大关系;所谓“四育”,就是学校德育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无声的、能使德育在孩子心中的四种教育模式:生活德育、活动德育、兴趣德育、环境德育。
(A)研究道德教育的四条生命线:
1,学生线: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针对初中生的实际问题,研究制定适合初中生心理的行为规则;搭建“每天5分钟德育”平台,真正落实行为习惯教育。
2.教师行:学生的行为规范能否走进学生的内心,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规范;据调查,很多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不当造成的,比如老师造成的心理障碍。本课题将开展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同时开展“每周5分钟师德论坛”活动研究。通过该平台的实施,总结出一些提高教师教育规范的经验及其效果。
3.家长路线: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家长和老师一样占主导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家教的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效果。因此,一方面,加强对家长培训方式、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改善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建立平等、尊重、理解、和谐、互信的家校关系,畅通家庭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协同性。本课题将针对特殊学生开展建立家校联系的研究。单亲家庭的学生,各班有品德和学习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好联系家长的准备。由班主任或老师、学生本人及家长每周填写一次。主要目的是沟通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让老师多研究学生,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校表现和发展趋势,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建立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4.感情线:师生关系要民主、平等、和谐、融洽。我们的老师要转变角色,要以“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意识,每天走进课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德育高效的前提。为此,我们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开展“三讲”研究,让学生有困难、有矛盾、有疑惑就告诉老师;第二,开展“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活动研究;什么是真爱?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答案。这个课题组提出的答案是:像爱家人一样爱学校,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像爱孩子一样爱学生,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用心做教育,那么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都是最真诚、最感人、最有效的;再次,进行“每天5分钟聊天”的学习,即普通教师有计划地每天找一个学生聊5分钟,让师生充分体验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友谊、亲情、平等。
(B)关于四种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
1,生活德育模式:学校搭建“每天5分钟德育”平台;学校每天开设5分钟的德育课,内容涵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每一个项目(如两个习题的习惯;聚集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的风俗习惯;课堂内外的习惯;和善行等等。).通过生活德育,让学生争做文明人。
2.兴趣德育模式:我们课题组认为,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我们学校每年都要在学校开展兴趣特长培养项目,让每个学生在校都能有两技一能;通过兴趣德育,让学生更爱学校,更爱学习,做一个讲学习,有特长的人。
3.活动德育模式:我们课题组认为,学校活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我校每学年定期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主题德育月活动、班级篮球联赛、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安全节、班风展等系列活动。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觉得人应该是安全的,诚实的,感恩的。
4.环境德育模式:为师生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持,建立人文环境氛围,让师生感到快乐,快乐地工作、学习、生活。我们的研究小组主要关注两种环境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和影响。第一,要研究学校外部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让我们的墙壁成为学生个人作品如书法、绘画的展示窗口;让学校的每一片空地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操场;二是学校舆论大环境下的学生德育研究。通过设立校园电视台、校园之声电台、“历史上的今天”栏目、展览橱窗和国旗下讲话的舆论氛围,形成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要讲生态;要诚实和感恩。
八、研究计划
准备阶段:2007年9月-6月5438+10月。
酝酿制定实施方案,通过集体讨论征求对项目方案科学性、可行性的意见,修改实施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启动阶段:2007年6月至2007年6月。
(1)召开课题论证会,邀请专家对课题的研究方案进行指导、修改和完善,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目标、内容及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
(2)成立和谐德育课题领导小组,落实课题涉及部门的责任和任务,排出详细的和谐德育工作责任分解表。
2.实施阶段:2008年6月,1—2010年6月。
第一阶段:65438+2008年10月-65438+2008年2月。
围绕本课题的目标,为四线四育的和谐德育形成了常规的、可操作的、有效的实施规则。
第二阶段:65438+2009年10月-65438+2009年2月。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研究目标和操作规程,深入研究和总结在德育长期积累上实施本课题的一些成功经验。收集项目实验的相关数据,为项目的结论做准备。
3.总结阶段:2065 438+00 65438+10月-4月。
(1)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召开项目成果汇报会。
(5)呈现学校研究亮点、成功实践和经典案例,编写《四行四育和谐德育论文集》。
九、研究成果展示形式
1,学科报告。
2.相关调查报告和文件。
3.研究期间的书面和视听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