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的传承现状

但由于社会急剧变迁,农村城市文化步伐加快,外来文化的迁移,古画花灯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传播范围迅速缩小,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下辖的怀远县、禹会区和淮南市下辖的凤台县。真正保持接近灭绝的古画花灯原始形态的古画花灯队只有4、5个!

为振兴花鼓灯文化,传承经典,2014年,由赵锡成先生、金明先生执导的花鼓灯音乐剧《珠城传奇》正式与观众见面,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关注。据了解,《珠城传奇》是蚌埠市近30年来继《摸花轿》、《花灯戏子的婚礼》之后创作的大型花鼓灯歌舞剧。安徽花鼓灯歌舞剧院在资金紧张、人才匮乏、设备匮乏的情况下,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排练完毕。该剧凝聚了老一辈艺术家和全体演职人员的心血和努力。

群众基础

花鼓灯艺术在淮河流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兰花舞”是群众开展集体健身的主要项目,花鼓灯的表演也成为喜庆节日文化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蚌埠有许多花鼓灯,尤其是在于慧的冯嘴子村。近2800人中,80%会表演花鼓灯。

著名花鼓灯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花鼓灯梅兰芳”的民间艺术大师、花鼓灯艺术冯派创始人冯先生就在这里出生、成长。冯先生的表演节奏感强,体态优美,感情真挚,风度迷人。1952年应邀到北京中央歌舞团教花鼓灯。在艺术传承过程中,中央歌舞团的艺术家们齐心协力,将冯派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和技巧记录、整理、汇编成艺术资料。先后十次赴京参加重大庆典演出和全国性演出,多次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1952期间,在北京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表演花鼓灯。演出结束后,中央领导热情接见了演员。冯的《春之旅》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艺术片,在国内外发行。

曾多次赴相关省市担任艺术指导和老师,传播花鼓灯艺术。作为中国民间舞蹈表演者代表,参加了1982联合国举办的亚洲民间传统舞蹈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发表了《花鼓灯保护与发展》论文,受到各国舞蹈演员的称赞和推崇。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玛丽娜·格贝女士称为“艺术大师”。

蚌埠市作为花鼓灯传播的核心区,一直非常重视花鼓灯的保护和发展,成立了花鼓灯保护小组和花鼓灯保护专业委员会。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蚌埠市花鼓灯艺术保护和发展规定》,成立了中国花鼓灯艺术馆。

2004年,古画花灯被国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也是唯一列入国家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汉族舞蹈,蚌埠市被确定为古画花灯原生态保护基地。该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古画花灯种植面积最大的禹会区冯嘴子村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画花灯原生态保护区,并完成了一期建设。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他们认为,凤嘴子村不仅有最著名的古画灯艺大师,而且至今保持着良好的传承态势,在古画灯艺传播领域具有群众基础和主导地位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知名专家的指导下,蚌埠市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对古画花灯艺术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和建设,初步形成了中国古画花灯文化的有效机制和准确的保护理念,具备了继续保护性开发和建设的基本条件,并完成了第二期保护和建设任务,从而于200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为中国。

2005年,冯嘴子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蹈协会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4月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青山、原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舞蹈大师贾作光莅临冯嘴子村授牌。花鼓灯艺术保护项目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

表演角色

花鼓灯的角色很多,分工也很细。主要演员有“拉花”(又名“兰花”)、“鼓架子”。女性角色一般被称为“蜡花”,是表演的核心成员;男性角色一般被称为“鼓架子”。

古画花灯队的艺术人员一般由锣鼓、演员、灯架和灯屁眼组成。花鼓灯的表演分为开场、上鼓、中鼓、场地鼓、对唱、后场小戏等几个部分。

“拉花”穿着大胸的村姑制服,和一条裤子或裙子,扎着单辫子。它携带一个两边有长约2英尺丝带的丝球至脸侧,前额系有“乐子”。《拉花》用的道具是扇子和毛巾。表演时左手拿着方巾,右手拿着扇子。它用各种扇花和舞步表达感情,擅长舞蹈表演。

“鼓架”身着双排扣西装,头戴手帕,腰系丝带,脚穿布鞋。根据分工的不同,它分为:

“鼓架”主要表演“上鼓”中叠放的罗汉,俗称“基”。

“小鼓架子”专司“大花田”和“小花田”,擅长舞蹈表演、空翻和技巧,有的还能同时演唱,所以是男角色中的主要演员。

《丑鼓》擅长唱歌、即兴、舞蹈。表演时,他背一面花鼓,表演滑稽幽默。

“伞柄”又叫“伞头”。专事“大花田”的主唱兼舞蹈,演出时持叉伞,负责整场演出的指挥调度,分为:

"文伞柄"比歌手长,主要负责领唱和对唱。每当花鼓灯游行队伍沿街行进时,由“伞柄”牵着,称为“街伞”。

《吴伞柄》以舞蹈为主,擅长空翻。《大花场》表演中,以伞为指挥,调度全场队形变化,掌握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