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穿和服和樱花合影的看法!!!急~ ~ ~

“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穿和服的日本人滚出去!”3月21日下午3点左右,一对母女穿着和服在武大樱园拍照,引来众多学生围观声讨。

本想在武大樱园合影,却因为穿了和服被这样赶了出来,最后“落荒而逃”。如果不是有报道的图片和文字为证,有点难以想象。然而,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著名的武汉大学。

我毫不怀疑发起谴责的武大学生和他的同伴热爱他们的祖国。但一个常识是,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美好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武大学生及其同伴声讨“和服母女”的行为,尤其是他们的话——“和服虽有其美,但毕竟是日本特有的服饰,让人感到不舒服,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显示了他们对爱国主义理解的偏差——这不是爱国主义,而只是一种模糊的情感,一种看似合理的宣泄。这种情绪催化出来的行为就是让这对母女“滚蛋”,让人不寒而栗。

指控者虽然有表达的权利,但可以在网络上用同一个声音来坚定自己的信心。Sina.com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网民认为“中国人穿和服拍照是在挑战中国人的神经”。但在我看来,因为公众的谴责而催促“和服母女”走开,并不能证明某些同胞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有多么高明,多么不可战胜。反之,本质上与爱国无关。穿和服的母女所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公民行为,被情绪化的批评介入,然后被媒体报道,放到网上,引发讨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宏大词汇瞬间涌现,甚至成为一个事件、一道风景。这就是这个事件的产生过程。

这不是爱国行为。这不是表达爱国的借口。这个最初由几个学生的情绪催生的事件,演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它当然向我们展示了隐藏在很多后辈心中的愤怒的力量,但这一次不是基于理性务实的表达渠道。

爱国不需要理由,理性表达爱国情怀是对民族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理性的表达,其实就是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也就是不冲动,克制,冷静。赶走拍照的母女,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情感上的爱国,是伤害她们个人选择和表达的权利和自由的冷暴力,也是对爱国真正内涵的消解和破坏。

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日常生活政治化的体现。日常的消费和行为,一旦强行植入历史领域,或者与一个概念挂钩,就可能出现一些偏差。比如日常生活的消费,有一部分中国人愿意去家乐福或者习惯用日本品牌,他就可以随便买用。不要以为在那里买东西就是汉奸,就要反抗。这太严重了,会伤了同胞的心,害了自己。

爱国不是行为艺术,也不是吵吵嚷嚷。今天,对于普通人来说,爱国就是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文明的人,懂得爱,懂得恨,懂得包容。尤其重要的是,要能够将民族主义情绪,尤其是外部的兴奋情绪,更多地转移到解决我们自己的事务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