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兵鉴》中的面相:选人用人的智慧让人叹服,幕僚成为重臣。

7月21,1867(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夜晚,戒备森严的两江总督府。

曾国藩正和赵烈文聊着时局。曾国藩很担心首都的局势。赵烈文在大清重臣曾国藩面前,对总督说清朝的寿命最多只有50年,并准确预言了清朝崩溃的全过程。先是朝廷崩溃,然后地方诸侯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陷入一盘散沙的军阀混战局面。曾国藩听了他的话,痛苦地说,我日日夜夜盼着自己早死,不忍心看到这一天。谁是赵烈文?为什么你能如此准确地判断形势?为什么敢在清朝两江总督面前直言不讳?“清朝要亡了!”

两江总督曾国藩拥有非常庞大的幕府,而赵烈文是幕府中的幕僚,是曾国藩最信任的幕僚。其实在汉唐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的官员就有建立幕府的习惯。比如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幕府将军。到了清朝,这个行业更加发达,几乎被一个地方的人垄断,也就是著名的“绍兴包打听”!

但曾国藩的幕府不同于清朝所有的督抚幕府。首先是规模大,达到三四百人左右,一般的诸侯幕府也就十几个人。第二,人才多。人才数量惊人。江南七省,很多都在曾国藩幕府当过幕僚,从督抚到州官。

曾国藩幕府之所以大,是因为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满清八旗和绿营容易早期腐朽,其本质被太平天国揭示出来。满清王朝别无选择,只能依靠当地汉族官员组织应永来维持其统治。比如从咸丰开始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十年的曾国藩,此前已经担任过五任钦差大臣,管理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四省的军务。当然需要大量军政人才的辅助。

曾国藩幕府人才济济,是因为曾国藩掌握了一门绝妙的技能,相面术!不要误会,这里的相术不是封建迷信用来骗人的一套把戏,而是曾国藩一生为人处事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选拔判断人才的方法。曾国藩甚至写了一本很精彩的书叫《冰鉴》!

一、观察你说的话,观察你说的话:曾国藩在《冰鉴》中说,他精神饱满,有两只眼睛。意思是一个人的精力全部体现在眼睛里。一个人是聪明能干还是愚昧无知,是朝气蓬勃还是颓废迷茫,都体现在他的眼睛是明亮明亮还是暗淡浑浊。所以曾国藩看人,最喜欢别人的眼光,选幕僚。这也是方法。

二、因材施教:曾国藩在《冰鉴》中说,真正的人才是自然生成的,这样的人才可遇而不可求,所以要注意选拔中等水平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顶多是培养出来的。每次有人来投奔,曾国藩都会仔细考校并观察一番。他胆小谨慎,让他处理俸禄,让他处理文采极佳的公文,让他整理古籍善本。基本上可以把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让幕僚在合适的位置上做出好的贡献。

第三,我们应该向老师和朋友学习,注重人才的培养。曾国藩无论多忙,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与幕僚交谈。一方面,他倾听他们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经验指导他们。同时,他给员工一份书单让他们阅读。他经常和工作人员谈论自己的读书经历和生活经历,甚至定期举行考试检查作业。曾国藩把他的幕府打造成一所学校,他既是领袖,又是老师。

曾国藩虽然是封建官僚,但思想非常开明。在他的两江总督府,什么话都可以说,说话的气氛很开放。赵烈文是所有助手中最受信任、最有才华的助手。他在曾国藩身边经过长时间的熏陶,能够如此准确地判断时局,敢在曾国藩这个清朝两江总督、朝廷重臣面前说“大清要亡了”。

所以曾国藩幕府人才济济。有47名高级官员拥有三种或三种以上产品,其中包括33名州长。即使在光绪年间,全国八个督抚中也有五个出自曾国藩幕府。这一切都离不开曾国藩的学识、用人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