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低阶段的卷子复习
第一,引导自主复习,注重“理”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自由地操作、思考和安排,致力于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原有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同时运用“比较异同”的思维方式逐步构建相同的结果,从而在学生的体验、交流、反思和辩论中寻求最佳结果。通过“求异-求同-求优”的操作策略,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即达到了“感知-理解-升华”,促进了学生从“无序”思维到“有序”思维再到“科学”思维模式的发展。虽然学生在“求异”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方法可能是正确的、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错误的、无序的,但他们独创的方法是独特的,是一种难得的“创新”行为。比如复习“平面图形的分类”时,老师在课开始时安排学生回忆了哪些平面图形?建议学生可以用图表或表格的形式表达其内在联系。两组参与自学,自我整理,合作讨论,最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梳理成下面的知识网络。
二、指导复习方法,注重“建构”
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要根据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和学生的弱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类和整理,使之“纵向成线”、“横向成片”,做到知识点清晰,知识结构层次分明。教会学生整理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建立和完善认知结构,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时,学生可以在自己课前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出如下网络图。很好地再现了面积公式推导中各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复习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建立学生认知结构的机会。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它,在复习课中高度重视对学生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高度归纳、概括和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构建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第三,重视生活联系和“用”
学习数学要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复习课的设计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探索数学的情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去理解数学,让学生“做数学”比单纯教授数学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做数学”的方法之一是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情境。
比如复习“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综合题:城北新区有一个正方形的空地,面积为3600平方米。(1)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围成最大的一圈,铺上草坪,这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2)在这块空地上设计一个花园,使花园面积占广场面积的25%。请设计方案。这样,将空间和图形的知识与百分比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设计方案,有助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整体设计思路、优化策略、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识。
总之,习题的设计要做到内容“全”,形式“精”,方法“活”,时间“足”。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课堂实践机会,为学生的评价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四,注重拓展和延伸,注重“延伸”
在复习课中,精心设计开放性、综合性练习,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畅所欲言,引导和帮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如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一个开放题安排如下:“李阿姨于2006年6月20日在银行存5000元,定存五年,但今天(2009年6月20日)李阿姨丈夫病重住院,急需5000元支付住院费。但是按照银行的规定,定期存款会按照活期利息提前支取。李阿姨该怎么办?”
教学有规律,但没有固定的规律。复习课不一定完全是上课。比如我们经常用学生办数学小报,写数学日记来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孩子们可以评论数学小报,数学日记。互相学习。比如,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单元知识或者需要复习的知识画一些树状图,对知识进行梳理,将已有的知识内化。六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采用小老师教学制,学生当老师。当然,这个时候老师不是闲着而是更忙了。
在复习课上,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方法。教师要正确处理开放性和基础性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基础,“开放式”教学很难实现或达不到预期目标。在复习课上,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让全体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让复习的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