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你的问题,现在也想写毕业论文《红楼梦》。你能给我一些指导吗?
关键词:《红楼梦》;时代;文化;人生的悲剧
序
西方谚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中国有1000个人,就有1000个红楼梦。迄今为止,文学上对《红楼梦》谈论最深刻的人是鲁迅、王国维和余英时。鲁迅称这本书为“悲雾遍华林,而呼吸明白的,只有宝玉”,并补充说:“我眼中的宝玉,见多死;证明自己被很多人爱是一件很苦恼的事,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只有讨厌别人的人才会幸灾乐祸,生活中也就少有欢乐,少有阻碍。”王国维把《红楼梦》看作是一个存在主义的悲剧,不是政治的、民族的、历史的,而是哲学的、宇宙的、文学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构成的悲剧,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可以逃避的。余英时把《红楼梦》的世界分为两个世界,大观园纯粹是一个想象中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世界与浑浊的现实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小说的主题,最终被现实世界的黑暗所吞噬。即使在今天,如何看待这部小说,依然是见仁见智。“我不敢说红楼梦,但我怕我理解不了它的味道。”在我看来,《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与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俄狄浦斯王》具有同等的震撼力。
《红楼梦》的主题描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曹雪芹虽然描写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场景,但很少有跌宕起伏发生在一瞬间。但它有一个持续的和非常秘密的折磨。一切都发生在最普通的生活琐事中。你心里在哭,人家却以为你在开心地笑;你坐立不安,苦苦寻觅,人家却认为你游手好闲;当你有点出格的时候,人们会冲过来劝你,让你回到正轨。这是一种慢慢风化腐蚀的破坏。这是一种常见的破坏,有时甚至受害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所以林黛玉叹道:“花满天飞,香消玉殒谁有怜?”那个时代的“风刀霜剑”和“一年360天”,不断摧残着生命的精英和思想的萌芽。但是,人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并不觉得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悲剧。谁能像《清泉亭》大观园里的宝黛一样,为这些可怜的“落花”流下同情的眼泪?面对这样的社会局面,黛玉只能发出“无声的哭泣”,眼泪流进心里;宝玉只好走火入魔,把自己的“古怪”模样暴露在外,发泄胸中汹涌的潮水;而探春却和那些黑眼睛的鸡一样,感受到了骨肉亲情,义愤填膺地抱怨道:“在我们家,大家看着就知道我们有多幸福,却不知道在这里说不出来的烦恼更是雪上加霜!”的确,正是这种“说不出的烦恼”笼罩着整个贾家,这种挥之不去的让人几乎习惯呼吸的悲伤迷雾。鲁迅先生曾说:“从英雄的特殊悲剧中灭亡的人很少,而在普通悲剧或几乎一无所有中度过一生的人很多。“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力表现的,是那些“近乎虚无的悲剧”。
《红楼梦》以青年封建贵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贾、薛等家族由盛到衰的发展历史,深刻反映了中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展示了封建社会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爱情的独特性首先是由其男女主人公的独特性决定的。其次,它与以往所有的爱情故事有着不同的内涵。宝黛的爱情悲剧不可避免。一方面,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最初追求个人自由的民主思想与腐朽的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社会问题,是对封建主义的血淋淋的控诉,也是对新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反思和追求。而在曹雪芹的作品中,鲍与戴刻骨铭心的爱情,不仅与浪漫无关,也没有长相完美的刻板印象。即使是复杂微妙的感情纠葛,也呈现出真情流露的状态,提升了读者心中的感情美感。
黑格尔说“悲剧是艺术的桂冠”,翻开《红楼梦》长卷,可以看到其悲剧具有三重意义。也就是说,从写作主题的表层意义上看,全书通过贾家的兴衰和宝、戴、柴的爱情婚姻悲剧,写出了时代的悲剧。从写作主题的深层含义来看,是通过几个女性的毁灭过程来写文化悲剧;从写作主题的象征意义来看,是通过由善到空的过渡过程来写人生的悲剧。
一、《红楼梦》的时代悲剧
如果说吴的《儒林外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王朝思想束缚所造成的精神悲剧,那么曹雪芹对封建贵族家庭兴衰的描写则全面展现了清王朝腐朽没落所造成的时代悲剧。
贾世家大族的败落,其原因之一是生活腐化堕落。一方面,贾家大部分男人腐化堕落,丧尽天良,放荡不羁在这个贵族家庭被视为家常便饭。贾珍的媳妇乱伦,贾琏的“包养二奶”,贾赦对鸳鸯的企图,甚至王旭峰与侄儿贾蓉的暧昧,等等,都是老仆人焦大那句“爬着灰,养着姐夫,养着姐夫”的话。另一方面,由酒色引发的人事纠纷甚至恶性杀人事件不断撼动着这座封建建筑。虽然很多无辜的女儿在这个邪恶的泥潭里苦苦挣扎,但最后都和这个腐朽的家庭走到了一起,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奢侈是这个贵族家庭衰落的第二个原因。且不说各种漂亮的宝贝如何充斥着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也不说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如何充斥着这个家的每一场盛宴。光是在秦可卿的葬礼和贾元春的母亲身上花钱就够令人吃惊的了。虽然凤姐、探春等人觉得家庭经济危机终于要来了,但谁也不能力挽狂澜,扶楼而倒。
“一代不如一代”是这个贵族家庭的致命伤。贾敬访陶,贾免其淫乐,贾政迂腐无能古板,贾珍贾琏贾蓉等纨绔子弟无不纵情声色不知廉耻,等等,大观园中比比皆是。家族的腐朽无可救药,唯有精神上的贾宝玉,只能痛苦地呼吸这令人窒息的悲凉迷雾。但他与封建传统的格格不入,必然导致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这个时代不会迁就他们,也不会屈服于时代的悲剧性冲突。随着腐朽势力由盛转衰,新生力量也将由萌芽走向死亡。这就是《红楼梦》告诉我们的那个时代的悲剧,谁也不能排除。
宝黛和宝黛所共有的叛逆性格和人生理想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与封建势力的尖锐冲突导致了这一悲剧,从而写出了这一悲剧的深刻性和必然性。宝黛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在宝黛的时代,如果他们的人生前景是光明的,他们不仅要找到一片可以容纳自由恋爱和婚姻的土地,还要找到一片可以容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人生理想和道路的土地,一片可以容纳他们叛逆的地方。但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揭示了宝黛爱情悲剧发展的必然性,揭示了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偌大的贾府,没有人支持他们的爱情,也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不是因为单纯的门不当户不对,不是单纯的因为自由恋爱违反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因为这种恋爱本身所包含的反封建色彩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这是曹雪芹高于前人的地方,也是更深刻的地方。
在曹雪芹手中,爱情主题随着社会政治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从而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这就是《红楼梦》不同于才子佳人小说,也不同于以前的言情小说的地方,这也是《红楼梦》如此具有影响力和震撼力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腐朽”可能会萌发“重生”,但不可能催化“重生”。反之,在“腐朽”力量还相当强大的时候,就会扼杀“重生”。可以说《红楼梦》中的家庭和婚姻生活从这个角度反映了时代的悲剧。纵观中国历史,正是各种腐败在上层社会蔓延,抑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了当时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导致了国力和王朝的衰落。从这个意义上说,贾的悲剧是时代悲剧的一面镜子。
二,《红楼梦》的文化悲剧
透过作品的深层含义,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中的悲剧并不都是恶人阻碍或者对未来的迷茫。说到底是千百年来固化的正统文化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中国的伦理传统文化把人放在很高的位置,比如“天人合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人”意识,不是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自由发展,而是强调个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这种缺乏人格意识的“人本主义”,必然导致听天由命,自我压缩,造成一种不冷不热,不生不死的生存状态。
《红楼梦》“木石结盟”和“金玉因缘”的悲剧,提供了金玉姻缘和木石结盟的故事框架,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故事本身。而且它的思辨内容丰富而深刻,延伸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和美感的深处,结晶了几乎所有的精华和不足,包括几乎所有的欲望和冲突。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试图将小说故事的表层渗透到精神象征的深层,专注于人物之间抽象而隐秘的关系。比如薛宝钗的“金”是草木之人林黛玉的克星,而贾宝玉的“石”具有双重性,可以化土为木,可以炼成金,所以有两种潜在的可能:“木石前盟”和“金玉缘理”。从林黛玉代表的“木”字和薛宝钗代表的“金”字中,可以检索出中国文化的一系列相关意象和概念:木近水,金近火,阴柔与阳刚,孤独与活泼,虚无与现实,悲观与乐观等。,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宇宙和人生两种不同的本质认识。林雪和他的妻子是两种对立的美学规范、人格理想和宇宙精神的化身。贾宝玉的意义在于尝试某种取舍的可能性。作为巨大精神矛盾的承担者,贾宝玉..........
可以参考中州期刊联盟-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