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风险导向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效果还可以避免审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但在实际应用中,风险导向的选择需要结合中国经济市场的实际发展趋势,使之真正符合中国的审计模式。本文就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原因;理性思考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号】1005-6432(2012)31-0069-02

面对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审计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与审计职业的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难发现。在不完善的制度下,审计职业将审计风险转移给了公众。面对社会客观环境的变化,应该由审计人员承担的责任由公众承担,自然会产生危机。可见,针对当前我国审计领域存在的问题,如何在提高审计数据的过程中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审计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我国目前的审计模式,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简要分析。

1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必须以审计风险评估为基础,结合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范围。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审计风险在审计实践中至今无法实施,直接影响审计结果。针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控制风险导向审计

从这个角度来看,审计风险并不是广义的。核心原因是在没有相关内部控制的假设下,单独进行评价和识别会非常困难,导致注册会计师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固有风险的评价,或者将其归纳为高级风险,无法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有必要结合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审计工作计划,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同时,在固有风险的整体评价中,还应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商业风险,但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商业风险并不是评价的核心;其审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控制风险评估上。顾名思义,控制风险等级将直接影响检查风险的大小,因此在整个被审计单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单位领导的重视。

1.2操作风险导向审计

在全业务风险导向审计中,其风险主要是指被审计单位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也称为风险基础。顾名思义,经营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在日常经营中由于经济条件或经营状况的制约而遇到的经济问题,如不能及时偿还贷款或不能达到投资者预期的风险。在这类风险审计中,主要表现为毕马威在其研究报告《用战略系统观组织审计》中提出的BMP审计模式。在实际操作中,该模式主要分析企业的实际经营模式,既包括外部经营环境,也包括内部管理制度。然后,结合分析结果,通过战略分析、经营环境分析、风险评估、绩效衡量和持续改进五大原则,对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评价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实际风险。

1.3诉讼风险导向审计

从这个模型中不难看出,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被理解为诉讼风险。与前两种审计模式不同的是,这种审计模式在实际执行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而不能被人们所提倡,但它存在于整个风险导向中。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审计人员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可以看出,被审计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攻击导向的风险基础,其实施模型主要是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诉讼风险。诉讼风险是指由于被审计单位未能发现的重要错报或遗漏,使被审计的会计报表承担主动或被动法律责任的可能性。他认为,该模型考虑了审计师的自利动机,指出这种审计风险存在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必要和不足,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等同于审计风险。由于诉讼风险导向审计可以解释审计实践中的许多审计行为,因此也被国内一些学者所接受。

1.4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

该观点的风险导向审计主要基于报表重大错报,其审计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规避这种风险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认真审核会计报表,同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管理情况,落实报表中的各项内容。结合最新系列审计风险准则,将整个审计业务流程和审计程序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及时准确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制度,避免财务评价中的层级错误;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风险控制测试,以便在风险出现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最后是实质性测试,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识别层面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2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成因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出现不仅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审计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审计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成因既有根本原因,也有直接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2.1根本原因

在最初的审计活动中,其根本目的是防止错误。基于当时审计单位规模小、业务单一的特点,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账簿逐一进行验证,从而出现了明细审计模式。随着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必须以被审计的会计信息为基础;再加上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大大增加了细节审计的难度,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了基础审计。在整个基础审计中,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账簿进行抽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容易出现审计失败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审计人员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证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审计人员可以结合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抽样的重点和范围,大大提高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但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式的实施过于依赖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他触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