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2004年6月65438日+10月65438日+3月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它给大学生带来了便利,丰富了他们的内容,但也有许多负面影响。通过调查,分析了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研究了信息时代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主要从网络传播的形式:人际关系的冷漠;从网络传播过程看:弱化了人际传播的社会性和规律性;从网络传播主体来看: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从传播范围来看:加深“代沟”;从交往内容的角度,阐述了五个方面:增加人际交往中的危险性,探讨了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人际关系;大学生
首先,问题提出了:
网络正在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出现正在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互联网正日益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这个由鼠标、键盘和电线连接起来的网络世界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人际关系也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就生活领域而言,网络使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得到了无限的提升和张扬。在社会生活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缓解大学生的紧张情绪,释放学习生活带来的压力。当大学生受到各方面刺激产生不良情绪时,心理学家提倡适当及时的转移、倾诉和发泄,而网络的隐蔽性、开放性和便捷性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为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和方式,给人际交往带来了便利,丰富了其内容。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肯定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的消极作用。
良好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奥特曼与泰勒(I .奥特曼& amp;D. A .泰勒(1973)认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一般需要经历定位、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沟通四个阶段,而人际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情感因素。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新的交往和学习方式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给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冲击了大学生健康正常的情感发展和人际交往,从而导致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出现一系列人际交往障碍。
目前,关于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和心理的影响。然而,关于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上。这类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正负效应产生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探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并分析其影响的原因。
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流和互动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人们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其发展变化取决于双方满足其社会需求的程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不同的层次,交际需求在人的需求层次中处于较高的位置。研究表明,交往需求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条件。长期缺乏沟通需求,会导致性格异常。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更加强烈和迫切的交流。这是由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大学生平均年龄在17-23岁之间,处于青春期的早中期。这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也是渴望交流和理解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正常心理发展、健康人格和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要条件。根据国家科学委员会对大学生教育的调查报告,人际交往能力至少和专业成就一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日本大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更看重独立人格,而不是学习成绩。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主动关心他人的意识。关心集体和他人,某种意义上就是更好地关心自己。一个自恋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成功。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精神上脱离了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对新的友谊(尤其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对成人权威的抗拒和抵制,竞争和对抗的加剧。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具有普遍性、自主性和对异性的敏感性等特点。埃里克森(1974)对青少年在家庭之外建立亲密人际关系做了长期研究。他认为在青年时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情感重心从家庭转移到朋友身上。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可能会有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远离中学的亲朋好友,进入新的环境,面对新的人际圈,既缺乏心理准备,也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他们特别希望通过交流获得同龄人的尊重和信任。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重视人际交往,掌握各种沟通技巧,成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必备素质。同时,随着性心理的发展,大学生向往美好的爱情,渴望与异性交流,与异性的关系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之,大学生交往的内容从娱乐变成了知识,人际关系也从玩伴发展成了志同道合的生活朋友。
国内外许多研究成果表明,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封锁导致的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求知欲强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情感与理性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他们身体成熟和心理成熟的集中表现。这些矛盾贯穿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
第三,网络与大学生
(一)互联网在高校的迅速普及,日益深入大学生的生活。
1,网络让大学生如虎添翼。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既取决于自身条件,也取决于现实社会的客观条件。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交通工具日益发达,特别是互联网在全球的延伸,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空间就像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各种各样的人。在这个空间里,你不仅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OICQ、IRC、BBS、在线虚拟社区等与他人交流。
高校接受高科技成果的条件得天独厚,互联网对高校的影响可谓“前所未有”。校园网的建设很快覆盖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大学生网吧在高校周边地区迅速兴起。网络为大学生创造了虚拟的人际空间和高速的信息系统,不仅占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休息时间,也占用了部分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大学生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渠道。它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民中,学生占20%,是最大的网民群体,其中90%是大学生。
2.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为我校各院系从大一到大三随机抽取的15 ~ 20名学生。问卷调查* * *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据统计,这260位受访者中有100%的人上网。其中51%经常上网。
大学生上网时间详见表1。
表1:大学生日均在线时间分布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超过4小时
13%
31%
21%
14%
21%
大学生上网行为详情见表2。
表2:大学生上网行为分布
阅读信息和知识
娱乐(游戏、聊天等。)
发送电子邮件
寻找信息
制作网页
其他的
22%
35%
11%
19%
1%
12%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网络以其高速、自由、时尚的特点,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带来了便利。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他们社会化的缺失和人际关系非人性化倾向的出现。
1,来自网络传播形式:人际冷漠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出现了家庭办公、远程教育、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等。,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导致人际关系疏远,家庭退缩,道德冷漠。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和面对面的交谈,从而实现情感交流,形成各种群体来发展。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会产生寻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只有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才能得到满足。苏联学者a.b .彼得罗夫斯基提出的人际关系中介理论认为,人际关系可以看作是群体社会活动的内容、目的和任务的中介,群体中的每个成员无时无刻不在参与活动,并在通过具体活动实现自己的目的时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结构和内部关系,而改变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活动的社会价值。这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交往,人们通过交往可以满足各种心理需求,解决心理矛盾,缓解人际冲突,从而有助于人格的和谐发展。
交友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也是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这种社交只是虚拟社交。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网络成为了人们交流的终点,将自己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中,这与传统的人际交往相去甚远。网络的无形性使得大学生与周围的人断绝了联系,虚拟的“人机交流”取代了实际的人际交流。在人-机-人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方面,交往双方除了年龄、性别、职业、国籍等诸多社会属性外,都具有去社会化的性质;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从而容易失去对周围真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群体,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使得他们注重个性,往往崇尚独立自主的人格,这使得他们更多的在网络中寻找寄托。有些大学生(多为女生)因为性格内向自卑,习惯自己承担心理负荷。他们思想敏锐,不愿意或不善于与人沟通,厌恶社会上虚伪的人情关系。当互联网走进他们的生活,他们更喜欢网络交流的形式,匿名,性别,身份。他们经常上网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解决自己的烦恼,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这时,他们觉得找到了寄托,得到了网友的支持。但当他们下了网,发现面对的依然是空空如也的孤独。
而且,人际交往中80%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NVC)手段传递的,如眼神、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通常比语言快得多,受意识的控制和监控更少,但在传达态度和情绪方面更有效。然而,网络只能给出显示器上显示的书面语言,没有非语言的参与,这使得大学生通过网络缓解情绪和交流成为“挠痒痒”,并不能根治问题。大学生只是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体验一种虚拟的情绪,让自己沉溺在一种虚拟的满足中,避免以屏幕为边界直接面对矛盾。本次调查中,16%的受访者经常选择网友倾诉,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21%的受访者认为经常上网会疏远与周围同学朋友的关系。这就导致大学生疏远了亲密的交往,忽视了亲密的亲情和友情。也就是说,对于亲密关系来说,其结构性的* * *生物联系变得非常微弱,从而引起人们对社会忠诚体系及其观念的动摇。这忽略了情感需求,容易加剧自我孤立,导致人际关系淡化,从而走向冷漠。这样根本没有提升社会的伦理力量,反而阻碍了制度、文化价值、人文传统的社会化。
2.从网络传播过程来看,弱化了人际传播的社会性和规律性。
大学生是个体从未成年到成年获得社会认同的关键时期,其喜、怒、哀、乐的多重表达和持续释放是其社会化最正常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实现这个过程的必要环节就是把自己置身于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互动各方依靠社会规范、习俗和群体规则进行互动,掌握不同社会角色的要领,通过不断的实践达到个体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同。
然而,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中,由于匿名性,身份被隐藏,现实社会中的许多规范、规则和道德在虚拟世界中被冻结,从而为自控能力不足的大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和放纵情绪的平台。在这次调查中,42%的大学生不认为网上撒谎是不道德的,53%的大学生基本同意网上偶尔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26%的大学生基本同意在网上可以无所顾忌地做任何事情。至于违反网络伦理的“黑客”,8%的大学生认为“黑客”是侠义之士,37%的人认为“黑客”是能人,25%的人认为“黑客”是破坏者,30%的人认为不清楚。可见,透过冰冷的电脑屏幕,人们在网络交往中的主体意识被削弱,容易忽视自己行为的后果,降低交往中的责任感,忽视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礼仪和规范。另外,网络传播极其自由,很多现实的道德、法律规范、行政措施都发挥不了作用。大学生可以打破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限制,在网上做一些“越轨”的行为,而不用担心受到现有道德和法律的惩罚。这样,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内在主体意识弱化和外在控制不严的影响下,具有叛逆精神的大学生更容易违反网络交往原则。如果有人在BBS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放一些裸照在网上供人欣赏。特别是对于男女交往,由于互联网是全渠道的交往网络,其交往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男女交往“一对一”的模式,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多个异性恋爱,这可能会使大学生男女交往中已经存在的游戏心态在网络空间滋生蔓延,对男女交往的现实道德产生冲击。
此外,网络的极度开放和自由为任何思想和行为提供了生存的可能,大学生也可能在网上陷入一些非主流的人际关系,如婚外情、同性恋、与妓女性交等。一旦这些交流形式延续到现实世界,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3.从网络传播的主体:诱发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整合模型。这种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种稳定统一的心理素质,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代表了性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自我是心理社会,超我是道德理想。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真实,超我追求完美。只有三者处于协调的状态,人格才呈现健康的状态。否则,当三者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出现心理疾病。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其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他们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已经融入了我们现有的整个文化形态。因此,网络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人格。由于当今网络社区缺乏有效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上展示的“网上的自己”更接近本我。一旦我放松了警惕,“我在网上”就开始在网上流行起来。很多大学生在网上交际很活跃,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社交能力差。在网络上,他是野蛮的泼妇,但在生活中,他是温柔的;网上对你深情的人,很可能是生活中和你同性的人。因为网络中基本没有压力和要求,人很难独处,也很难谨慎。所以很多大学生在网络舞台上完全不一样,导致一种自我认同的困惑。他们自己从网络出来的时候,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还是我吗?”网络在融合世界的同时,也异化了我们自己。因此,一些大学生可能有双重人格。同时,随着大学生网络交往角色的频繁转换,不仅可能导致大学生的多重人格,还可能失去独立的人格。
同时,由于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期痴迷于好玩、刺激、有挑战性的虚拟环境,以至于卡在数字空间,无法有效实现客观现实与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从而形成了心理错位和行为障碍。本次调查发现,长时间上网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如冷漠、孤僻、不合群、缺乏责任感等。更有甚者,导致网络心理障碍,如抑郁、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不振、体力不支、自我评价低、社交活动减少等。详情见表3。
/gyfw/juy new/jyfwnew/jyxxnew/200809/t 2008 09 23 _ 273812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