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政策的利与弊
股利政策的利弊类型,股利政策的利弊
1.剩余股利政策:当企业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公司设定的目标资本结构(在这种资本结构下,综合资本成本将降至最低),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股东权益资本,最大限度地利用留存盈余满足投资计划所需的所有者权益资本,然后将剩余盈余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
优势有助于公司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充分利用融资成本最低的资金来源,使综合资本成本最小化。
缺点会造成股价波动。
2.固定分红政策:公司将年度分红固定在一定水平,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
优势
(1)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会导致分红和盈余的脱节。当企业盈余较低时,仍然要支付固定的股利,这可能导致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
(2)有利于投资者安排分红收入和支出;
(3)有利于向市场传递企业正常发展的信息,稳定股价。
劣势
会导致分红和盈余的脱节。当企业盈余较低时,仍然要支付固定的股利,这可能导致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
3.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企业确定一个股利收益比,即股利支付率,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
优势支付的红利随企业经营业绩上下波动,体现了什么?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的原则。
缺点导致每年分红的不稳定和波动,不利于稳定股价,容易让股东产生企业发展不稳定的感觉。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一般情况下,企业每年支付较低的股利,盈余较大时,企业根据实际盈余向股东支付额外股利。
优势
(1)有利于公司灵活掌握资金配置;
(2)有利于保持股票价格的稳定,从而增强股东对公司的信心;
(3)有利于吸引靠分红为生的股东,让他们每年都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分红收益。
没有缺点
传统股利政策理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们研究了股利政策。
理论主要围绕股利政策是否会影响股票价值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手中之鸟理论、MM股利无关理论和税收差异理论,被称为传统股利政策理论。
“一只鸟在手中”理论
“一鸟在手”的理论来源于谚语“林中双鸟抵一鸟在手”。该理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M·戈登在1959《经济与统计评论》上发表的《股利、收益与股票价格》。他认为企业留存收益再投资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所以投资者倾向于获得当期而不是未来的收益,即当期现金分红。因为投资者普遍是风险厌恶型的,他们更喜欢当期较少的分红收益,而不是未来风险更大的更多分红。在这种情况下,当公司提高股利支付率时,会降低不确定性,投资者可以要求更低的必要收益率,公司股价会上涨;如果公司降低股利支付率或延迟支付,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投资者必然会要求更高的收益率来补偿自己承担的风险,公司股价也会下跌。
MM理论
1961年,股利政策的理论先驱是米勒(MH)和弗兰克?莫迪利亚尼(F)在他的论文《股利政策、成长与公司价值》中提出了著名的“MM股利不相关理论”,即在不含税的完美市场中,股利政策与公司股价无关,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股利决策相互独立,公司价值只取决于公司资产的运营效率。股利分配政策的变更,只意味着公司盈余如何在现金股利和资本利得之间分配。理性投资者不会因为分配的比例或形式而改变对公司的评价,因此公司的股价不会受到股利政策的影响。
税收差异理论
法勒和塞尔温1967首次回答了股利政策影响企业价值的问题。他们使用局部均衡分析,并假设投资者希望尝试最大化税后收入。他们认为,只要股息收入的个人所得税高于资本收益的个人所得税,股东就会倾向于公司不支付股息。他们认为资金留在公司或用于回购股票时,股东的收益会更高,或者认为股价会比分红时更高;如果不支付股息,股东如果需要现金,可以随时出售部分股份。从税收角度来说,公司不需要分配股利。如果要向股东支付现金,也应该通过股票回购解决。
堆叠现代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的兴起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重大突破。信息经济学改进了以前的企业非人格化假设,代之以经济人效用最大化假设。这一突破对股利分配政策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财务理论界改变了研究方向,形成了现代股利政策的两大主流理论——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
信号传输理论
基于放松MM理论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拥有相同信息的假设,信号传递理论认为管理当局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对企业的前景有更多的内部信息,分红是管理者向外界传递其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如果他们预测公司发展前景良好,未来业绩将大幅增长,他们会通过增加分红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及时告诉股东和潜在投资者;相反,如果预测到公司发展前景不太好,未来盈利不理想,那么他们往往会维持甚至降低现有的分红水平,这相当于向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发出了一个不利的信号。因此,股利可以传达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导致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公司支付的股利水平上升时,公司的股价就会上涨;当公司支付的股息水平下降时,公司的股价也会下降。
代理成本理论
股利代理成本理论是由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的,是在放宽MM理论的一些假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现代股利理论研究的主流观点,能够解释股利的存在和不同的股利支付方式。詹森和梅克林指出:“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代理人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如果代理人和委托人的效用函数不同,就有理由相信他不会按照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为了限制代理人的这种行为,委托人可以设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或者对其进行监督,而这两个方面都是要成本的。”Jensen和Meekling称之为代理成本,并将代理成本定义为激励成本、监督成本和剩余损失之和。
重叠行为理论
20世纪90年代,财务理论家发现美国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被称为“消失的股利”。后来,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并广泛传播,在国际上具有普遍性。在此背景下,哈佛大学的贝克和纽约大学的伍尔格勒首先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Baker和Wurgler指出,由于一些心理因素或制度因素,投资者往往对分红公司股票有强烈的需求,从而导致这类股票出现所谓的“股息溢价”,不能用传统的股息跟随效应来解释,主要是因为股息跟随效应假说考虑了股息的需求侧,忽略了供给侧。贝克和沃格勒认为,一些投资者更喜欢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给予其股票溢价,而一些投资者则相反,给予不支付现金股利的公司溢价。因此,为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管理者通常会迎合投资者的偏好来制定股利分配政策。
Baker和Wurgler先后完成了两项实证研究来检验他们的理论。在Baker和Wurgler(2004a)的检验中,他们通过COMPUSTAT数据库中1962到2000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证明了当股利溢价为正时,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倾向于支付股利。另一方面,如果股利溢价为负,管理者通常会忽略股利支付。在Baker和Wurgler(2004b)的检验中,他们考察了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愿的波动与股利溢价之间的关系。在1962到1999的样本期间,Baker和Wurgler还发现,当股利溢价为正时,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意愿增加。相反,如果分红溢价为负,上市公司分红意愿会降低,两者都支持分红迎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