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金主义的典型例子

在中国的王权时代,金和玉都被赋予了崇高的含义,但相比较而言,玉的地位更高。据说炎帝、尧、禹都得过宝玉,天上掉下来的玉牌、玉简就是这些传说中的帝王神授神权的“背书”。

但是,假装高贵,不惜贬损古今中外所有其他皇帝的洪秀全,绝对是个例外。可以毫不含糊地说,他大概是中国帝王中唯一的“拜金主义者”(如果承认是“皇帝”的话)。

洪秀全的国玺在官书《诏书·印鉴发行论》中称为“金Xi”,“印”字的下半部由原来的“玉”字改为“金”字,自然有“阐明”国玺金色属性的意思;太平天国纪元元年——新开元年(1851),因为势力弱小,所以出版的书很少,其中有一本叫《太平礼制》,是记录太平天国官衔制度和地址的工具书。在这本书中,从洪秀全到列王的女儿们被称为”。太平天国后期书法家王抄写了一本描述太平天国后期官衔制度的小册子《天职衔》。其中,等级最高的皇家封号(有军师头衔的君王)下令“金匮”,对“金恩”大发慈悲,下属要他们去拜谒,邀请“晋安”。天父圣旨、天兄圣旨、天爱真言书,总说天父天兄在代表天父说杨和萧朝贵“谣言”时“信了东王/西王金口”。

虽然这些材料中应该省略了洪秀全的名字,但说到天哥耶稣,在《诏书玺刊论》中称之为“万金宝石之身”。1858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写了一篇宗教论文《论有形存在的隐喻和无形存在的实在》,送给洪秀全。结果题目被洪秀全更正为《论看不见的神的存在》。既然比洪秀全高的天父、天兄弟都是“金”,那么比他低的东王、西王也是“金”。

按照李秀成的说法,洪秀全的国玺是“铸有金龙头”。他的“中华宫”最重要的内城叫“金龙城”,最大的第一宝殿“荣殿”叫“金龙殿”。据说写于戊申年(1848)冬的《太平天日》,其实是1862年前后出版的,里面提到了洪秀全早期的各种“神话传说”,重点是那个让洪秀全“从人变神”的怪梦。他声称自己在梦中受到了“天父天兄”的启发。这是洪秀全乃至太平天国非常重要的梦想。没有这个奇怪的梦,洪秀全的“人间天堂”是不可能的,他也不可能成为“和平大道之王”。在这个梦里,“天父”为了武装洪秀全,给了他两件宝物,一件是“云中雪”,一件是“金”。

不难看出,在以宗教立国的太平天国,在带有浓厚“鸿基”烙印的宗教政治体系中,各种金器已经完全取代了中国帝王时代的传统玉器,发挥了彰显君权、彰显贵族、传递君权神授神秘信号等多种重要作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玉在洪秀全的价值体系中一文不值。

《太平礼》中,从丞相到武将(后版,从掌率到武将)的女儿,都称为“些玉”,低于天王女儿到君王的“些金”,高于二司马老师女儿的“些雪”。天京失陷后,湘军缴获了洪秀全父亲的四枚印章,包括两枚金印和两枚玉印。金Xi曾被兵部盗贼盗走,熔成金条挥霍,玉玺至今保存完好。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两枚玉玺可能是伪造的,因为太平天国的官方文件总是说“金”而不是“玉玺”。但李秀成的供词中提到,在1852年太平军长时间围困长沙,被兄造谣的萧朝贵也中枪重伤而亡时,洪秀全曾降旨,在农历十月十七日让全军高呼“万岁”,以鼓舞士气,但第一金直到大约两个月后的武昌之战才铸造,“天赐圣旨”和“天赐圣旨”。

当然,不管质地如何,把所有国玺都称为“金”确实是太平天国的习俗。《关于颁发诏书和印章》中提到的“玉玺”其实是木头做的,而且远远不止一枚印章,但又叫“金”印,体现的是档次、水平,而不是真实的质地,就像奥运会的金牌只是一个道理一样。

但在十二年(1862)出版的《敕禁字》中,有“玺”字,下半部为金,下半部为玉,并写明“金玉有别,前代不准隐称”,可见金与玉无论其名与实,都可以并驾齐驱。

从先有玉玺后有金Xi的史实推断,洪秀全的“拜金主义”未必一开始就成立,但很可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洪秀全在1862年才出版的《太平晴天》中的《天方夜谭(1837)》是在1848年才真正申报的,“天父”在早期版本的“妖战”故事中送给洪秀全的。

无论如何,在太平天国神人一体的体系中,黄金是最神圣的“天宝”,而玉石则相形见绌,不值多少钱。黄金有价值还是玉石有价值,可以说不是一个很大的“是非问题”,玉石也没有被洪秀全贬为粪土,只是“降级”而已。那么到底是什么竞争的原因,让洪秀全搞这种不同寻常的“拜金主义”呢?

在太平礼制中,金被赞为“色美而不变”,玉被赞为“润色而贵重”,都是褒义,但金显然更受欢迎。两广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民众对黄金的品位、成色、价值的认知度普遍较高,而对只具有收藏价值不具有流通价值的玉石认识相对不足。金贵玉贱,符合这支草创团队的普遍认知水平。

与以前的皇帝不同,太平天国的“金”不仅适用于洪秀全一家,也适用于从天父到高级王公的“神”和人及其家庭。这不仅涉及金恩、金安、严敬、金口等“虚拟黄金”,也涉及金Xi、金银、金牌、金领等“实物黄金”。太平天国是一个极不稳定的“马背国家”。黄金是一种贵金属,相对容易获得,加工方便,容易辨别真伪。

更有可能是宗教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玉被历代帝王所珍爱,因为它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具有不同寻常的神秘力量的圣物。但太平天国是建立在一神教基础上的,“神”只能用来称呼神,“鬼”则是一切敌人的代名词。皇族的“先天优势”成为太平天国体制中不可言说的短板,使得家世可疑的玉石“退居二线”,成为“扎根红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