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绘画的异同

摘要:人类艺术史的发展不是一个或几个所谓优秀民族的事情,也不能说是几个民族优秀文化影响下的现象。在艺术文化的进程中,各民族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差异非常明显。中国传统绘画强调抒情,西方传统绘画强调模仿自然。中国的绘画强调意境,西方传统绘画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哲学审美倾向,而西方传统绘画呈现科学审美倾向。中国画的审美基础是“意”,西洋画从属于“表现”。中国的绘画追求意象之外的意义,线条和超然的色彩能充分表达主观感受,成为东方艺术造型的主要方法。欧洲人致力于研究物体的自然属性,造型艺术充分利用了自然科学。借助光与色的关系,空间、体量、结构、运动的表达成为主要的造型依据。中国美学的精髓在于尊重意义和理解。对真理的理解是物体对应人的感觉后的“升华的真理”。西方的审美本质是可以的。他们认为对造型艺术的理解必须从感性走向理性。理性的认识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审美必须有客观的依据和准确的概念,拒绝东方的“领悟”,重视自然获得人的美感和生命体验的功能。

关键词:造神运动、雕塑运动、线造型、块造型的表现

文本:

世界艺术的比较研究非常有趣和吸引人。人类在世界上几个不同的地区踏入了文明的门槛,但发展的状态却不一样。艺术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其他因素密切相关,导致消亡,再到灭绝,生生不息,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文明现象。这些现象逐渐产生,聚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了艺术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些不断丰富多彩的现象,证明了艺术文明的发展进程绝不是简单笔直的。人类艺术史和其他文化史一样,更明显的特点是多波折甚至倒退。很多艺术文明最后被打断,被淹没。相当一部分伟大的艺术创作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了,很多都是后人难以企及、难以企及的高峰。不同的美术会在各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不能互相替代。但是,艺术的发展和生产有着相同的规律。现代艺术其实有着古老的渊源,传统艺术则有着当代的意义,历史上的很多杰作都有着永恒的魅力。

在古代,人类的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同性恋倾向,使用的材料种类也很多。这是因为原始人类的社会活动、生存方式、生存手段基本相同。意识形态是以人的展示活动为基础的。原始的绘画,无论是在洞穴里,还是在岩壁上,都表现了与狩猎有关的内容,除了生活在其上的动物和人类。明显的简单,幼稚和粗糙的风格。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初,由于地域、政治制度、宗教等文化背景的不同,世界上出现了不同的艺术审美思辨和不同的艺术形式。在众多民族艺术的发展中,对人类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条差异明显的路线: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产生于专制奴隶制社会。这种艺术创作受到宗教和权利的极大控制。似乎体现了一种神秘的幻想精神。它掩盖了人们对自身和生命的认识和感受,将造型语言融入神灵的对应中,以显示神灵的至高无上。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和古埃及的神庙、金字塔是有力的见证,所以艺术形式的表达得到肯定,追求趣味成为造型语言的目标。后来由于这种艺术观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封建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这种艺术得到了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二是源于古希腊,发展于欧洲的艺术审美观念。它起源于古希腊的民主奴隶制。在艺术诞生之初,它的出现是为了表达群体意识,肯定人的价值。艺术创作属于人文主义,以人的理想美为要求塑造神或人。因此,造型艺术力求从客观事物中发现和揭示美,以社会生活的理想为出发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艺术家们认真研究物体所体现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他们认为,物质的普遍属性中有最高的审美理想,艺术家作为传播思想的象征,应该是客观事物中最坚实的。人在客观事物中是最完美的,所以人体的美得到了最高层次的肯定和赞美。于是古希腊人在物体中发现了秩序、比例、对称和节奏的关系,“代表理论”成为发展的主要原则,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在西方绘画中,人物占据核心地位。所谓核心位置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另一方面是构图中人物所占据的核心位置。如众所周知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到现代主义大师(如毕加索和梵高)的作品。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是西方艺术注重个人主义的人文文化传统的突出表现。西方绘画中准确、和谐、科学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是实证主义传统和科学精神在绘画中的体现。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绘画也遵守中国的文化传统。在这些浩如烟海的画作中,必须承认人物完全处于从属地位。在范宽的《西游记》等宋代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在一幅2米左右高的山水画中,如果有拙劣的人物,几乎很难发现,而《蒙娜丽莎》中的人物占据了画面的五分之四,正好相映成趣。原因很简单:道家崇尚自然秩序的传统,印证了人类在自然界只是一点点大,就像苏轼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是沧海一粟。”明清时期的小画都是花鸟虫鱼,几乎没有人的位置;自然主义真是中国绘画的一大传统。

中国的绘画美学不是建立在具有禁忌结构的逻辑体系之上,不研究自然的本质属性。他认为事物可以被认识,但不需要用明确的概念来表达,以追求永恒和升华。某种定义是不必要的,只能不可言说地表达为“意不像色”,画面经过大面积留白、大块磨块、多视角构图的处理,成为东方人理解的有互补的艺术创造的宇宙中的和谐实体。欧洲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之所以如此不同,是因为它们在各个层面上都有一种不可接受的数量关系。雕塑和绘画的美在于数字的和谐和比例。所有的造型艺术都有赖于对数据关系的恰当把握,因此对人体的精致比例节奏的提炼和表达成为艺术家们致力的方向。“量物取其真”是有区别的。中国是感知的真理,西方是自然属性的真理;中国是情感意义上的真理,西方是客观条件上的真理。西方绘画美学认为艺术创作必须上升到理性,从而把握事物中的或然性和必然性规律,并以艺术形象表现出来,使之成为客观的摹本,尽管中世纪基督教把艺术美的原始属性视为上帝的荣耀。中国的绘画非常重视神似,即他把描绘的对象作为艺术家自己思想感情的媒介。通过艺术语言,把艺术手段再造的境界带入一门艺术的意境中,最终的结果是使物象充分表达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因此,笔墨对物体与色彩关系的表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客观性质,带有大量的主观成分。

这显示了中国和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但即使他们的风格大相径庭,他们仍然在寻求一种高层次的相互融合。吴冠中先生曾说:“我曾把中西方的优秀绘画比作哑巴夫妻,尽管语言不通,却深爱着对方。”纵观历史,21世纪以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互动已经越来越明显和不可避免。欧洲油画在中国生根发芽,东方艺术为西方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相互吸收,相互影响。21世纪新科技文明的发展对人类文化、民族传统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艺术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多元化仍然是它的基本存在形式,不断创新以适应身体社会仍然是它的存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