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论文3000字
“八五”期间,开展了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旨在探索审美艺术教育
入手,促进儿童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审美创造型人格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美学和审美艺术的教育价值
介绍了相关学科的理论,探讨了审美艺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审美艺术活动的价值、审美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如下:
1
为完美人格的塑造奠定基础。这是因为艺术审美是心灵的活动,心灵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可以自由驰骋,协调沟通现在与未来、有限与无限、理性与情感、物质与精神。在审美艺术中培养的整体反映外部世界的能力,是培养完美人格的基础训练。如果我们能在教育中坚持艺术与体育、智力和道德教育的结合,我们就能使教育
“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使儿童的行为不仅具有实践性,而且可以从远处欣赏,使行为不仅接受“善”和“真”
对“美”的被动控制和自动调节,可以为完美人格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发育。据研究,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大脑两个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在艺术教育中,坚持艺术形象布局的审美特征与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容相结合,坚持直观的整体信息处理与理性的理解相结合,使左右脑不同的工作方式与艺术作品中不同的结构要素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促进以右脑功能为主的全脑功能的发展。
3.有助于一般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艺术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觉和空间想象是对逻辑思维的补充。
四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天赋,让孩子的童年更加欢乐。同时,儿童的心理特征,如整体性、直觉性、记忆的具象性、思维和想象的独特性、情绪的易感性和分散性,使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
但是,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如果没有适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学习任务的变化而减弱和消失。所以,大人在孩子。
在2岁到12岁这一艺术潜能开发的黄金时期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艺术教育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可以使大脑的潜能得到开发而不失时机。
二、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及培养方法
本研究综合了艺术心理学、音乐心理学、文学心理学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人的实践,发现1。
18岁以下的婴儿能够对外界事物的一些审美特征做出感性的选择,如鲜艳的色彩、优美的旋律、有节奏的童谣等,这些都会导致婴儿的定向,这是审美心理和审美艺术教育发展的基础。
儿童的审美心理和非审美心理一样,包括知识、情感和意义三个系统,是审美和艺术欣赏与创作的心理基础。审美与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审美主体的知识、情感、意志系统与审美艺术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功能是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意志(创造行为),它们贯穿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全过程。
然而,审美心理活动和非审美心理活动在目的、方式和结果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反映世界的方式。在科学工作中,对物体的感知、想象、理解、发现和思考的目的是找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其发展规律,为解释、利用、改造和创新提供依据,要实事求是。如果你违背客观规律,你就会受到惩罚。
审美活动中的客观反映是感性的、想象的、扭曲的,甚至是虚幻的。以月球为例。科学家告诉我们,它是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不发光的恒星。月光是太阳反射到月球表面的光。晚上,月亮星星稀疏,因为没有云。在美学上,月亮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作为寄托感情和想象的对象,所以才会有
“抬起头来看,我发现那是月光,再往下沉,我突然想起了家”和“家里的月光多么明亮啊!”融入物体,就会有“嫦娥奔月”
幻想想象。这都是审美主体的感觉、想象、移情的结果。因此,审美过程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形象、色彩、声音、节奏、韵律、流畅性、和谐、秩序的敏感,感受生命的运动,产生激情和想象,情感能在形象中得到体现。如果把审美的结果当成科学的认识,必然会陷入荒谬。
我们参考相关资料和研究经验,总结出以下培养方法,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依据。
1
积累非审美的认知经验、实践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情感经验,丰富现实表象,为感知的定向(物体中熟悉的元素更能引起注意)、为理解和想象、为情感的生成提供丰富的源泉。
2.师生共同创造审美和艺术环境。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用成品装饰环境,也可以将生活的套路升级为艺术表现。
三
系统地开展以艺术作品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将外在-内在的艺术再加工与内在-外在的艺术创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重内容轻形式、重模仿轻创作、重制作轻欣赏的倾向,使审美心理的各个方面从对立走向统一和互补。因此,当我们组织艺术欣赏时,与现在的艺术教育有两点不同: (
1)渗透在其他事物或艺术中的形式的审美特征——
要突出对称、平衡、反复变化、对立统一等,使之与儿童的意识互动,从而提高儿童对形式审美特征的直观敏感性和迁移运用的意向。( 2
)应突出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情感模式,使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交流从潜意识层面发展到意识层面,将作品的情感基调或人物的内在情感作为儿童识别、观看、匹配、表达和重构的对象,使儿童的主观情感在观看、表达和重构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四
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审美素养。在审美艺术教育中,首先,教师必须是一个具有完美人格或追求完美人格的人,是一个在知、情、意的心理系统和真善美的外在行为中处于和谐或不断追求和谐与完美的人,是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或努力丰富自己成长的人。
“审美的人”
。其次,教师在音乐、美术、文学方面有一定素养。她不一定要有多种多样的表演技巧,但要有一定的艺术欣赏知识,对艺术欣赏有广泛的兴趣,有鉴赏能力、选择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有及时向孩子介绍美的热情。再次,教师要爱孩子,理解孩子,乐观开朗,努力工作;能孜孜不倦地引导孩子创造美好生活,引导孩子在类似玩耍的艺术活动中健康、和谐、活泼、快乐地发展。
5.以艺术审美为中心,将美感的培养辐射到各种活动中,使审美体验与非审美体验在“虚”与“实”中相互渗透、互补、传递
在重复的循环中促进儿童审美心理和一般心理的同步协调发展。
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的整体构想
如何实现审美艺术教育的多重价值,促进审美心理学的发展?关键是培养人的整体反应能力。我们试图利用儿童浪漫幻想和概括的特点进行一些实验性的尝试,在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在沟通三种艺术形式和培养综合艺术智慧上实现零的突破。
1.理论假设。
( 1
)必须从德、智、美三个方面培养,才能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完美个体。艺术教育的任务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出发(而不是从艺术的技术训练出发),使人的整体个性与自然、社会相和谐,与当代物质文明同步发展。
(2)综合的艺术智慧是存在的,艺术、音乐、文学中存在着一些审美元素,它们可以通过审美直觉和情感同构而相互迁移、相互渗透、相互交流。
( 3
儿童艺术心理的发展是在不间断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以综合艺术教育的形式加强艺术情感的教学,有可能促进综合智慧的发展和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
2.综合艺术教育课程的编写。
艺术综合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注入式学科教学课程。它是以人为中心的课程,以开发和培养学科的内在和内生价值为目标,同时也吸收了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的一些精华。从教育目标来看,综合艺术教育是利用最丰富的学科,充分挖掘儿童的感性潜能,实现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从教学方法上看,主张在自由的氛围中,在师生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条件下,教师要摒弃强制教学,以儿童为主体,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体验放在重要位置;从教材的组织结构上,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课程的整体性。综合艺术教育课程目标体系见下表。
第四,实施艺术综合教育课程
1.分析并提取同构元素。( 1
)不同艺术作品之间内容和情感表达的相似性,使得主体具有情感态度和体验的相似性。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文学,只要作品的情感基调相同,主体在欣赏时都会有相似的情感体验。音乐、艺术和文学都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情感符号来表达同一种情感或人物的情绪。在绘画中,用线条或颜色和不同的形状来表达。文学主要是通过对人和事的详细描写来体现的。音乐的形象和情感是不确定的,在激烈的情感体验中,往往会唤起与自己相似的情感记忆,产生看得见的形象。(
2)艺术元素唤起主体情感符号的传达。主要包括:①
颜色的情感象征。比如绿色象征着自然与和平的活力,给人一种安全、温暖、宁静、纯真的感觉;黑色象征着死亡和危险,让人体验到恐惧和压抑。然而,色彩与灵魂的同构关系并不是固定的,色彩的象征及其偏好受到民族、性格、个人习惯和具体心境的影响。
②
线与形的情感表达与内心体验的交流。如竖线笔直、坚定、呆板、凝固,横线沉稳、稳重,细直线沉重、有力,细直线轻盈、灵活,曲线柔和、流动、委婉、轻盈、飘逸、机警、狡黠,辐射开朗、舒展、快乐、成长,方稳定、挺拔、流动。
③
节奏节奏的不同组合及其变化不仅能表现出作品的跌宕起伏,还能引起欣赏者的情绪变化。例如,缓慢的节奏会引起舒缓、平和、疲惫和抑郁的感觉,而快速的节奏会使人兴奋、活跃、紧张和焦虑。
④
声音和旋律。声音可分为高低、强弱、长短、顿挫、连续、纯净。不同声音的处理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旋律和节奏是听觉艺术的重要元素,直接对应着主体心理结构中不同的情感模式。比如听到进行曲让人兴奋,听到轻音乐让人舒适柔和,欢快跳跃的音乐让人愉悦,低沉缓慢的音乐让人悲伤凄凉。而这些情绪会和观众的体验相关,会在大脑中产生视觉图像。因此,旋律和节奏一样,构成了音乐形象的象征。
⑤
力量和方向。当任何一种元素融入到一件艺术作品中,都表现出力量的强弱、运动、变化和趋势,无论是上升的力量还是下降(下沉)的力量,是增加的力量还是减少的力量,是对抗的力量还是和解的力量,是积聚的力量还是扩散的力量,是宣传的力量还是收缩的力量。力的运动方式决定了方向的变化,比如宣传的力,它的方向一定是向上的,一步一步的或者向外的。不同的力模式及其趋势与特定的情绪结构是同构的。(
3)形式美原则在艺术作品中具有普遍适用性..我们选取一些孩子能够感受和适应的规则:①对称和平衡;②重复和变化;③统一性和多样性。
2
制定层级同构活动的目标。我们尝试将这门课中的同构能力从最低到最高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能力是较高层次能力发展的基础,较高层次的能力发展整合了较低层次的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并不是小、中、大班对应的目标。孩子们的艺术能力在不同的班级差异很大。起点低的班级可以达到低中级目标,起点高的班级可以达到高中级目标。艺术能力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在同一个班级里,不同的孩子可能要完成不同的目标。但是,能力发展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小班的孩子有必要达到高水平的目标,为每个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得到最好的发展。
3.确定同构活动的内容。(1)同构。坚持认为基于直觉经验的艺术作品的形式构成“同构”
,包括色彩、线条、构图、音韵、旋律、节奏等元素,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构成整体画面。尽管这些结构在各种艺术形象中都很常见,但它们的独特性却各不相同。比如文学的形式特征比较隐蔽,人们在欣赏时容易被主题和情节吸引。
“挤压”
进入潜意识。相反,艺术作品的视觉审美特征和音乐的听觉审美特征是非常鲜明的。根据这一特征,形式同构应该驱动隐性形式以显性形式进行感知、体验、认同和创造,如
“对称”的结构特征在绘画中是最直观的,要在绘画欣赏和绘画操作中内化,进而同化音乐和文学中的对称现象。(2)异质同构。“同构”
它是对客体的审美形式和结构的相似性的感受和认识,“异态同构”
它是指能够引起主体不同情感体验的各种结构形式之间的对应和交流。情感是通过形式表达的,任何形式都包含特定的情感才能成为艺术,所以“异质同构”和“
同构不可分。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试着分析它们的内部结构层次。在具体操作中,这两个方面的同构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4.构造同构活动的过程。( 1
)根据同构目标选择教材。选择教材是同构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说,不同的教材在实现同构目标上各有侧重。形式同构一般以美术和音乐为核心教材,内容和情感同构一般以文艺为核心教材。(
2
)梳理核心教材中的同构元素。以文为例。比如《母亲树与树叶玩偶》有两个同构的要素:一个是情绪的对称发展,以母亲树叶为主要的情绪线索,构成了一个从欢乐幸福到悲伤孤独再回到欢乐幸福的完整的情绪变化过程。第二,这种情绪上的变化正好构成了整体结构中的三段,可以再进行一次。
ABA结构的匹配。在这些音乐艺术作品中,也有同构的成分。( 3
)根据同构的目标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我们可以从音乐欣赏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和表达作品的旋律和节奏,进而在文学艺术中找到相似的特征;还可以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对称、平衡、反复变化、多样统一等整体画面结构,进而在文学和音乐中找到相似的特征;也可以从文学欣赏入手,感受作品中意象丰富的情感类型,再以文学的情感体验和丰富想象去欣赏艺术和音乐,从而在艺术和音乐中联想、想象、感受、体验、移情、创造社会情感的新意象。
在确定了同构的目标和切入点之后,就要考虑如何把作品的同构点呈现出来,让它凹下去。
同构活动的过程一般有两个层次:(1
)感受一下水平。同构点特征的整体感受和体验方式有讲述、音乐、绘画、动作参与等多种方式,突出作品的审美特征,唤起儿童的感受。(2)选择、匹配和理解层次。存在
在1 ~ 2种作品中获得经验后,用已知的概念或形象去匹配求知的相似形象,使已知与未知互动。
五
同构活动的经验准备和机会。在同构活动中,三种艺术形式和审美元素之间的感受和交流必须在已知和未知的材料中进行,必须让孩子以一个领域的审美经验去同化和适应其他领域的审美信息,所以为孩子准备不同领域的审美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也要适当把握同构的时机。在艺术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不同领域的课程相对独立,同构的课程穿插在不同的连接点上。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必须是同构的,也不是必须把三个领域拉在一起。其实在同构活动之前,有很多不同领域的活动和更低层次的同构活动。教师必须从目标、材料、儿童基础等方面考虑时机,目的是使各个领域的审美元素全面地有助于儿童的审美加工,而不是相互干扰。
动词 (verb的缩写)摘要
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实施中,实验班的孩子们表现出了对各个领域相同审美元素的敏感、情感的丰富、艺术活动前所未有的活跃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实验班孩子的很多艺术作品都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他们在其他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并且能够将美学原理和情感融入到生活中,使得班级氛围温馨有序。可以说,本研究基本验证了理论假设。
虽然我们讨论了一些问题,但还有更多问题值得讨论。我们将继续努力,逐步完善这一模式,为中国的未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