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需要大量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支持和教师较高的信息素养。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较低,如教师对新技术的敏感度低、对教改项目重视不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信息素养水平差异大等。本文从构建有效的模式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营造环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创业创新教育;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困境与对策
为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全体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职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这是实现高职学生在专业领域创新或创业的有效途径。意见提出,高校要加快精品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设立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有计划地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技能竞赛等活动,鼓励教师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创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充当知识和信息的组织者和创造者。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相应意识和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需求。
一、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需求分析
(一)一线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
目前教学资源建设主要依靠高职院校和教学资源开发企业,需要学校的统筹协调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所需资金巨大,耗时较长,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资源的产出和时效性。为了普及信息化教学的正常应用,必须提高一线教师的信息素养,激发一线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骨干力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资源和信息内容新颖、丰富、发人深省,教学过程更加清晰,教学效果更好,使高职院校教师能够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信息素养”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齐柯夫斯基在给联邦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杨红如认为,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检索、分析、利用、传播、评价乃至创新的素质和素养;虽然大部分教师能对信息和网络保持敏感,但不能主动将其转化为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高海燕认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往往对信息技术与教研的结合更加敏感。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极大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创新。陆雅丽建议,教师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和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利用教学多媒体精心设计制作精美的视频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软件,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深刻、清晰、高效,进而促进教学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模式
高职院校需要教学资源来支撑。他们要想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小班化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自由融入课堂教学,就必须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分级教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是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教学信息的过程。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过去常见的表达抽象、理性的逻辑知识的简单文本形式,代之以更直观、感性的图形、动画、视频等。,以图表的方式探索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实现大容量教学信息的快速传播。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对新信息新技术的敏感度普遍不高,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随着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的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教师必须不断接受新技术,拓展知识领域,直接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主动通过不同渠道接受培训。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培训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教育技术部门制作了大量在线视频教程,供教师随时点击观看;甚至淘宝等平台都有商家为老师提供在线辅导,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环境,教师之间可以更方便地交流,共同发展。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有限,难以自如使用这些平台,对自学视频教程和操作指导也不适应、不耐烦,难以促进其职业能力发展。很多教师还没有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新形势,对新信息新技术的敏感度太低。有些老师甚至对此有抵触情绪。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处于基本认知阶段,导致教学质量提升有限,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无法在科研和教学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承担的两大职能。目前,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都意识到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教学与科研互动的问题。各高职院校都引进了很多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他们非常重视科研,但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不适应,有职业倦怠感。此外,很多新进青年博士教师的课程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不符,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无法相互借鉴,往往置身于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改革的热潮之外,参与教改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3)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对教师信息素养的督导与考核是一个空白点。
教育部要求“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但是,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和应用考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人事、教务、信息中心、教师培训等多个职能部门都与此相关,但并未得到全面落实,教师信息素养相关工作在很多方面还是空白。
(四)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差异很大,需要区别对待。
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因性格特点不同,对信息技术感兴趣,容易掌握。有些教师,甚至是理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当抵触。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差异很大,为了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不宜采用统一的模式。如果代之以定向、分类、分层的方法,教师要认真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精神,进行自我评价,拟定提高信息素养的计划,既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又能根据教师的个性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没有充分考虑系统性和全面性。
高校信息素养培养一直存在重智轻情的失衡倾向,忽视教师情感功能和机制的干预和引导。在信息化教学中,任何教师都会感到知识储备和技能的缺乏,从而陷入焦虑、怀疑等负面情绪。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培养,更应该着眼于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情感适应,着眼于与自身专业的融合,着眼于新形势下的信息构建能力乃至师生关系。
三、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选择高职院校不同类型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编制特征代码,形成有效的模型评价体系。
1.从多方面考察教师的信息素养程度。教师信息素养大多停留在基础层面(如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中高端信息教学技能滞后(如利用PPT图形功能制作动画课件、利用小DV制作视频教学资源、利用电子手写板制作手绘课件、利用VideoScribe手绘动画工具制作微课),缺乏自觉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的意识。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可以从教师是否对信息有内在需求,是否主动感知和获取信息,是否了解先进的信息理论和技术,是否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创新和生成新的信息来判断。
2.选取指标,构建模型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和发展潜力。按照职业教育教师“双师型”路线,从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刻性和有效性出发,通过信息重组,实现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优质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多数教师认为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中安排培训是必要的,但只有少数教师将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培训效果不明显甚至流于形式,甚至少数青年教师对其有抵触情绪。因此,应基于信息化专业实践技能和信息化专业技术知识等因素构建模型评价体系。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客观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和发展潜力,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二)模型评价系统的应用
1.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教师的选择。由于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需要更高的信息素养和更多的网络教学实践经验,因此模型指标可以反映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教学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的特点,反映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内外部因素,从而更好地指导和选拔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不符合条件的教师可以参加定向培训。
2.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由于资源和安全的限制,实践教学经常遇到许多困难,虚拟环境、模拟操作、同步和异步消息机制、数据分析指导和纠正实际问题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基于信息素养的胜任力模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教学要求,设定了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其基础、拓展、融合、渗透四个层次的划分为教师判断自身信息素养水平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训,是“十三五”期间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3)政策支持
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训练和实践过程,也需要高职院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和政策支持。
1.跟踪培训效果,完善实践和考核激励机制。信息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适当的培训,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提高。学校人事部门制定培养计划,出台职称、考核等定向激励措施;教务部门推动教师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融入课堂教学,组织各类竞赛,激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热情;教育技术部门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
2.营造提高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良好环境。高职院校职能管理部门做好信息环境和平台的完善,是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研的基本保障。同时,教育技术部门要与专业教师合作,不断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高信息素养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使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途径。如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如课堂教学内容、综合实验资料),作为高职院校职称评定的指标,可以调动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形成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高职院校的教师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适合社会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资料:
[1]梁蕴珍,蒋玲,赵成玲,等.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W市五所高职院校为样本[J].电化教育研究,2016(4):107-165438。
[2]左,,雷立华.困惑与突破:区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5):104-111。
[3]陆雅丽,张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22): 38-40。
[4]颜正书。高校教师海量开放网络课程教学胜任力模型的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6):104-111。
[5]高海燕。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1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