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需要古诗词和散文。
在中国几千年灿烂的古典文学中,诗歌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它涉及的社会生活范围之广,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之深远和巨大,恐怕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所无法企及的。它给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知识来学习,其中有很多写作的方法。
“欲学诗,功夫在诗之上”,这是宋代陆游告诫儿子的肺腑之言。你再怎么写诗,再怎么写文章,想要有笔底花和文采横溢,没有丰厚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不行的。他还明确表示:“我觉得纸上谈兵,不知道这件事要做。”这是我对自己文学创作活动的生动总结。你想写什么,你想表达什么,你想讨论什么?你缺乏踏实的态度,你没有把自己放在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纸上谈兵往往只是打擦边球。要“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忽然有好诗,句法难寻。”宋代陈两首诗中的意象体现了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捕捉灵感?著名作家莫言说,我一直保持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随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见。是啊,总要积累,总要有准备,那为什么要等到“整理句法”的时候才努力思考呢?朱也说:“问渠何处如此清,因有源头活水。”现实生活的积累是灵感取之不尽的源泉,是创作活动的土壤。随时积累做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准备的人!
“唱一句,断几茎。”(唐璐·延让)有了好的素材和好的话题,还必须有好的语言来表达。中国文人历来讲究炼字之术,更何况“三年两句,一曲两泪”(唐家道),如此苦心,怎能不令人动容!那么提炼人物的标准是什么呢?做好事是不是很不寻常,很怪诞?元好问说得好:“一句话,自然永恒,奢靡尽矣。”最好的文字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最能表达写作的趣味。
但是,生活语言和写作语言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风。如实地编写生活语言只是记录,不是艺术,恰当地再创造才是艺术。所以写作一定要强调人物的精致,但也一定要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雕琢”的境界。善于提炼文字,做一个在语言上精益求精的人!
"删除复杂和简化三秋树,在二月做一些非传统的事情."清代龚自珍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善于从宏观角度总结写作之道,明确要求写文章要结构清晰,主线明确,如秋天的树,其枝为枝叶;文章主旨要鲜明有个性,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他的文章很好地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所以要注意文章的布局来表现个性,做一个有大写人格的独立思考者!
艺术有其相似之处,古诗词中的这些道理,虽然大多是从诗词方面来说,但对我们的作文也是有启发的。把每一篇文章都当成一首诗,那么每一篇文章都会有诗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