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艺术和音乐的关系很紧迫

在艺术发展史上,各艺术门类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相互联系,又有相互融合。

音乐是一种艺术,在时间的流逝中吸引听觉。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音乐声音形成具有特定精神内涵的声音结构。很难再现和描述客观现实,但很善于表达感情和情绪;艺术是通过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和许多艺术类型的总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造型与静止是人类直观反映现实、掌握世界的唯一艺术手段。从表面上看,音乐似乎与艺术关系不大,但实际上,由于音乐很难再现和描述现实,所以它非常善于表达感情和情绪,而艺术只是充当了从单纯的声学到情感表达的飞跃的纽带和桥梁。我们通过对音乐和声学的听觉和想象,获得各种视觉图像和画面,进而引发相应的感受和情绪。这时,人类几乎所有的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使音乐真正成为“音乐”,而不仅仅是旋律、节奏等机械组成的声音。因此,我们也把音乐的声音本身所不能包含的内容,而能够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内容,即听众从声音中想象和联想出来的内容,称为音乐中的非音乐内容。那么为什么人们从听到声音就能联想到各种视觉图像和画面呢?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各个艺术门类之间已经有了联系,一些现在是独立门类的艺术,原来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在原始艺术中,音乐、舞蹈和诗歌都是同源的。在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门类在相互融合、吸收,甚至重新结合。比如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它融合了摄影、戏剧、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门类,之所以能上能下,就是因为它们都有相同的“基因”。随着历史和艺术本身的不断发展,各个艺术门类的融合也变得更加多元化。郭生坚先生在他的《论艺术教育》一书中也说:“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所用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如果从某种艺术形式的角度去看待其他艺术形式,我们不会发现其他艺术形式或多或少具有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特征。这意味着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审美意义和表现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为音乐与艺术的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

现代心理学也为各艺术门类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使得艺术之间的综合成为必要和可能。朱智贤在他主编的《心理学词典》中对通感的解释是:“通感,也叫联觉。从文艺的角度来说,是指相互联系、相互感应的心理现象...感官之所以不是孤立的,是因为它们都是由大脑控制的。而且在所有的感官中,视觉和听觉起主导作用,与其他感官沟通,造成了* * *的声音。总之,通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多层次的,有的强调感官直觉,以景取胜;有的强调情感态度,以情取胜;有些场景交融,或有趣,或深刻的哲理。因人而异。”所以,当我们听到穆尼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片展》中的“两个犹太人”时,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趾高气扬的富人和一个胆怯心虚的穷人的形象。这就是通感的作用,让听觉艺术音乐和视觉艺术如此紧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把握音乐与艺术的关系,对我们学习音乐、演奏音乐、教学都非常重要。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没有审美的音乐不是有价值的音乐。在声乐或器乐作品的演奏中,如果只注重技巧的娴熟和旋律的流畅,而不注重情感的表达,那只会是“作秀”,音乐也不能称之为音乐,而只是一个空壳声。所以,在音乐表演中,我们需要的是有内涵、有审美表达的音乐。因此,把握音乐与艺术的关系,根据音乐进行想象和联想,置身于音乐描绘的画面中表达情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的方式,为学生讲授一些与绘画直接相关的音乐,如《朴茨茅斯的一角》,不仅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学习积极性。而如果遇到一些与绘画没有直接关系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联想,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兴趣,又激发了他们的新思维。更重要的是,音乐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体现了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众所周知,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艺术教育,其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所以学科整合是最有效的手段。音乐和美术是最容易被中小学生接受的两种艺术形式,两种最熟悉的艺术形式的融合教学可以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尤其是在音乐课中运用艺术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不要走入两门学科的误区,不要用一种艺术形式去翻译另一种艺术形式,这样会大大降低我们音乐教育的有效性。

总之,音乐和艺术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它们有着共同的基因。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它们的关系,这对我们的学习、表演和教学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