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之乡:桂林米粉文化
一、灵渠和米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发动了统一华南(百越)的战争。在多山的南方,运输极其困难,后方的粮草无法正常供应到前方,秦军只好就地征粮。然而,秦军的大多数人是北方人,他们通常以小麦面粉为主食。他们在南方作战。因为不喜欢大米,很多士兵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使得秦军的战斗力一度严重下降,直接影响了联合战争的成败。所以,解决吃饭问题成了一段时间的头等大事。
如何把大米变成小麦粉让秦军士兵接受,石鲁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秦军中的厨师来完成。按照西北地区拉面的制作原理,厨师先将大米膨胀,磨成米浆,沥干水分,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蒸熟,最后把粉丝拉出来直接丢到开水锅里煮。士兵们吃完后,马上恢复了体力,战事大增,最终统一了南方。安县(桂林市的前身)建于汉代丁原第六年。大批北方移民迁入桂林,其中包括许多历史名人的后代,如诸葛亮、韩信、陶渊明、周敦颐、李世民、赵匡胤和朱元璋。这些北方移民来到桂林,把米粉叫做“米线”,一直延续至今。
所以桂林米粉从秦朝就有了。也就是说,桂林人吃米粉已经2200多年了。
二、古代桂林米粉的制作技术
米线、爆米花等食品的制作技术都是来源于秦朝的酿造技术。
兴安最早的水稻出现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米粉的发明离不开酿造米酒的技术。堆花酒(榕江三花酒)是秦时修建凿灵渠的工匠,采用“苯曲法酿制春酒”的工艺酿造的小曲风味米酒。
秦代酒文化的盛行促进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许多酿酒师跟随秦军南下岭南。为灵渠带来先进的酿造技术。秦人每次酿造堆花酒都会留下大量的原料,加工这些原料的过程逐渐演变成制作米线的过程。每次酿完酒,都有剩菜。工匠们直接将这些吃剩的原料(称之为“饲料”)用调料加热煮熟后再食用,比吃纯大米更美味,饲料的用途也变大了。齐姚敏书在《范玮琪》一文中介绍,“用香膏和温水泡米时,米糊不够,然后就浓了”。也就是说,把米糊用一种叫香糊的调料和温水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手搓饭团,防止结块,过一会儿再把米糊放进罐子里。
那么,米浆怎么处理成米粉呢?起初,秦人使用的工具是角。切一块牛角,大概勺子大小,打四五个洞刚好够韭菜叶穿过,然后取两块新织的白丝,根据牛角片大小打洞,把牛角片缝成圆形漏斗,把准备好的米粉浆放在丝袋里,把浆袋放在烧开的锅上,让粉浆从牛角片的小孔漏入开水,煮好后取出,就成了煎饼状的米粉。如果是切粉,就在开水锅上放一个铜盆,把准备好的米浆舀到铜盆里,倒入开水中煮熟,再拿出来就成了切粉。牛角片是制作米粉的第一个主要工具。
酿酒工匠发明米粉后,引起了建造灵渠的秦军农民工的注意。农民工以前吃不惯粗糙的红米,现在有了米粉,给他们非常单调的食谱增加了诱人的品种。此外,为了携带方便,他们发明了一种将米线制成干米线的方法:将重蒸米烘干,捣碎过筛,用红枣蒸熟捣碎成汁,与干米线混合。利用同样的加工技术,他们还把糯米加工成米线、油炸“炒橘子”和“煎饺”等食品。兴安民间的爆米花加工方法,依然沿袭着秦代的手工加工方法。由于爆米花的用途并不广泛,人们也没有注意到它的加工方法,所以爆米花的加工方法千百年不变,从古至今一直传承着。而米粉则不同。随着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不断在如何批量加工米粉上做文章。比如明清以来,米粉的加工从手工加工到简单的木制工具,再发展到现代的半机械化、机械化批量生产,基本满足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