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的主要论文
⒉,张,夏,李,,2003。西藏南部陈错湖泊沉积物样品环境磁学反映的1400年冷暖波动。古湖沼学杂志,29⑷: 391-401。
4.、陈玲、张、李;环境磁学所反映的藏南申错地区1300年来的冷暖变化。第四纪研究,[6]: 520-527。
曲伟,薛波,戴克曼,王,范,吴,张,陈,吴,2000。中国第三大湖太湖西部盆地14 000年的古环境变化记录。水生生物,432(1/3):113-120。
、陈福海、张、刘。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湖泊沉积物的80万年气候代用记录。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151: 307-320。
曲文川,麦克·迪克曼,王素敏,吴瑞金,张。太湖沉积物中发现的酮来源于水生植物的证据。水生生物,397: 149-154。
6.曲文川,王素敏,张,陈建发,吴瑞金。太湖沉积物中长链脂肪酸甲酯的检测及其意义。湖科,11 (3): 245-250。
、陈建发、张、锈,1999。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气候信息。沉积学报,17 (2): 325-329。
汶川区,苏,张,1999。太湖沉积物中酮类的提取、分离和测定,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5 (1): 33-35。
张、、王素敏、陈建发、方、,1998。末次间冰期青藏高原东部气候不稳定性分析。科学通报,43 (1): 17-21。
、王素敏、夏、吴、、钱、、胡、吴洪雁、张平忠,1998。若尔盖盆地RM岩心揭示的0.9Ma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与环境变化。理科在中国(D辑),41⑵: 165-170。
张、、王素敏、、、、、吴希豪,1998。江西九江地区晚更新世生态变迁中土壤有机质的碳同位素证据。冰川和永久冻土,20 2: 150-156。
5.王素敏、、冀磊、吴、张、等。, 1998.《若尔盖盆地湖泊核心记录》见石亚峰、、李主编《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迁》。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pp.159-20。
张敬琏,朱炳权,张,1998。塔里木盆地干酪根和沥青的Pb-Sr-Nd同位素体系及其成因演化。地质科学,33 (3): 310-317。
⑷张敬琏,张,1998。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地球科学进展,13 (1): 44-50。
、王素敏、夏、吴、、钱、、胡守云、吴、张钟平,1997。若尔盖RM孔揭示的900Ka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与环境变迁。中国科学(B辑),27 [6]: 543-547。
3.张敬琏,朱炳权,张,1997。克拉玛依乌尔禾沥青脉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中国科学(D辑),27 (4): 325-330。
⒗去汶川。;迪克曼m。苏明w;瑞金w;钟平·z。建发c;海俊,1997,基于沉积物烷烃的湖泊类型学在中国太湖东西流域的应用。《水生生物志》,第364卷,第2/3期,第219-223页。
⒘,张敬琏,张,1997。胜利油田孤岛原油中有机硅化合物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沉积学报,15 (1): 7-12。
⑸季黎明,张,1997。植物硅酸体的研究及其在第四纪地质学中的应用。地球科学进展,12 (1): 51-57。
翟文川,,吴,王素敏,吴瑞金,张,陈建发,1997。14000年以来太湖古环境演变的湖泊记录。地质力学学报,3 (4): 53-61。
张敬琏、吕希敏、关银禄、廖、张正刚、张、朱炳权、涂祥林,1997。地壳的新地球物理模型和石油的无机成因。地球物理学进展,12 (4): 91-97。
21.张敬琏,朱炳权,涂祥林,张,1997。沥青成因探讨,海洋石油地质,2 (4): 53-57。
22.张敬琏,朱炳权,张,1997。铅锶钕同位素体系在石油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地球科学进展,12 (1): 58-61。
23.张敬琏,张,1996。黄铁矿对有机质生烃的催化作用探讨。地球科学进展,11 (3): 282-287。
24.、刘广修、石亚峰、张,1996。青藏高原新仙女树事件的气候与环境。冰川冻土,18 (3): 219-225。
25.张,,陈建发,王素敏,1996。湖泊有机质的氢指数和碳同位素组成,以RH岩心为例评价湖平面波动的指标。中国科学通报,41⑶: 229-233。
26.张先斌,陈建发,李春元,王素敏,1995。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RH岩心沉积物有机质δ13C值和氢指数记录及其环境意义。中国科学(d),38⑻: 1015-1024。
27.张先斌,盛启祥,张倩,1995。桃李面油气地表化探环形异常区土壤δC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中国科学通报,40⑵: 173-174。
28.张、、陈建发、王素敏、李春元。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RH孔沉积有机质δ13C值和氢指数记录。中国科学(B辑),25 [6]: 631-638。
29.张,,陈建发,王素敏,1995。湖泊有机质的氢指数和碳同位素组成--以RH孔为例评价湖泊波动的指标。科学通报,40 (1994): 1682-1685。
30.、王素敏、、冀磊、吴、夏、潘宏喜、张、陈发虎,1995。黄河边化石若尔盖湖被盗的沉积学证据。中国科学bulletin,40⒅:1539-1544.
31.张,,等,1995。若尔盖盆地RH孔隙沉积有机质的δ13C值和氢指数(HI)记录及其环境意义见“八五国家攀登计划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研究,年度学术论文(1994)”。
32.、王素敏、、冀磊、吴、夏、潘宏喜、张、陈发虎,1995。黄河入侵若尔盖湖的沉积学基础。科学通报,40 (8): 723-725。
33.王素敏,等,凯特斯,,苟云仙,,张,陈发虎,1995。青藏高原东部800Ka以来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的初步研究,见“八五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演化,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研究,年度学术论文(1995)”
34.吴喜浩、王素敏、安志胜、、严向东、夏、张京兆、、张,1995。莽山黄土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前景,中国地质科学,增刊⑴: 15-120。
35.、沈勇平、张、王素敏,1994。RH孔800-150 ka的孢粉记录。青藏高原若尔盖地区b.p .及其古气候意义。沉积学报,12 (4): 102-65433。
36.张敬琏,,张,,1994。油气来源的碳同位素与示踪剂,地质与地球化学,26 (2): 63-71。
37.、焦克勤、、石亚峰、张,1994。青藏高原新仙女木事件的证据。《第一届全国寒区环境与工程会议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7-30页。
38.张,,沈启祥,张倩,1994。桃李庙地区油气化探环形异常区δ C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科学通报,39(21):2015-2016。
39.张,1993,土壤甲烷及其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学报,11 (4): 73-77。
40.张,1993。土壤甲烷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参见欧阳自远主编《矿物岩石地球化学新探索》,北京:地震出版社,第285-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