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基础知识
先说一些纯物理的原理。当球杆将球击出母球时,母球上只会受到三种力的作用,即前进力、旋转力和摩擦力。因为摩擦力是球随球台运动时自然产生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在母球受力的情况下考虑它。让我们把重点放在向前力和旋转力上。
向前力:
这是球杆作用在母球上使母球向前运动的力。这个力的作用是使母球水平向前运动,没有任何转动,这个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逐渐减弱。如果我们把一个正方形的物体放在桌子上,用棍子打它,如果它打中了中心,这个正方形的物体就会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停下来。但由于球是圆的,当向前的力完全被摩擦力抵消时,球会因惯性自然向前旋转,所以不会在不旋转的情况下保持水平向前运动。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固定杆是怎么玩的了。当母球、目标球和球袋在一条直线上(即直球)且母球靠近目标球时,用中杆击打母球,会使其向前移动,没有任何旋转水平。如果向前的力没有被摩擦力充分抵消,母球就会撞击目标球,因为两个球的质量相等,母球上的剩余力会在撞击的瞬间转移到目标球上,母球就会停在球台上。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固定极点。因为台面上的摩擦力很大,当母球和目标球相距很远时,击打母球中心需要很大的力量,而我们往往无法产生这么大的力量(包括职业选手),所以需要利用旋转来达到击打母球的目的。我们将在讨论旋转时继续解释这个原理。
这里可以解释另一个术语:stern (Stun,请注意发音,是[st?N],而不是很多假装西式,用中文读的解释[st?n].当母球与目标球成一个角度时,母球撞击目标球,没有任何旋转,产生斯特恩斯。当然,斯特恩有各种灵活的应用,如拉和推等。区别在于对母球和靶球分离角度的精细控制。
这里引入了分离角的概念。为了方便以后讨论转动力,我们需要先说一下分离角。当一个有角度的球被击中时,两个球走出来的线会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是分离角。在物理学中,母球不做任何旋转直接撞击靶球时,分离角必须为90度。也就是说,无论两个球的原始夹角有多大,只要目标球的方向不变,母球的方向也不变。这是最基本的解释。掌握分离角是母球运动的第一步,其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刻苦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下面我们会慢慢提到。
旋转力:
台球是圆的,所以它的运动几乎有无数种可能,这就是台球的魅力所在,而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母球的旋转上。如果母球设置了X轴(横坐标)和Y轴(纵坐标)两个坐标,就很容易看到母球在四个方向的旋转,即正转、反转和左右旋转。同时,在旋转之后,摩擦力也同时反作用于向前的力和旋转的力,即有两种摩擦力。
向前旋转:
首先,我们现在来说说前旋。打母球时向前旋转是最容易的旋转,因为母球在向前的力被摩擦力抵消后,会因为惯性和摩擦力自然向前滚动,这也产生了向前旋转的力。很容易观察到这种旋转,也就是推杆。用中间推杆击打母球时,可以看到母球在不旋转的情况下向前运动一小段时间,然后向前滚动一定距离,击中目标球。这种类型的向前旋转是自然产生的,其原理类似于滚动的轮胎。轮胎会因为摩擦力而向前滚动。如果没有摩擦力,反正会在同一个地方滚,这就充分说明了球的特性。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更复杂的正向旋转,也就是所谓的“高杆”。当我们用高杆击打母球时,母球上会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即旋转力和向前力(这两种力在反向旋转和侧向旋转中是相同的,但作用不同。此时的旋转力不是摩擦产生的,而是力产生的,其旋转效果与摩擦产生的自然旋转力完全不同,也会使直线上的母球在击中目标球后明显继续跟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跟棒”。
既然有两种力,就有一个孰大孰小的问题。当然,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在同等力量的基础上,如果过多的力量分配给旋转,向前的力量会减小;如果向前运动的力过大,向前旋转的力就会减小。我觉得这种平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我们可以用极限法来考虑。当母球和目标球无限接近一条直线时,最小的正转是固定杆,最大的正转是切点,所以两个球撞击后可以形成0到90度的任意分离角(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中很难控制的如此完美)。给你解释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目的就是直接解释球杆击打母球位置的区别,也就是“中高”和“高”的区别,一言以蔽之。
前段解释的依据是,在力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随意改变力,效果会更加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还是旋转力和前进力的问题。分离角的问题刚才已经提到了,我们再重点讨论一下。无论是向前力消失后的自然向前旋转,还是杆法给出的向前旋转,母球与目标球的分离角都会小于90度。实际能达到的最小角度与母球撞击靶球前的角度(初始角度)有关:即在一定的正转情况下,母球与靶球的初始角度越小,分离角度越小,当初始角度小至0度时,正转也为0度,即“随动”。另外,当初始角度固定时,正向旋转越大,分离角越小。
反向旋转:
反向旋转的原理和正向旋转非常相似,只不过母球是反向旋转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杆”。拉杆是一种很有观赏性的杆法,也是经常使用的。这是因为拉杆不仅可以使母球在击中目标球后形成向后的力,还可以在特定的击球中用来降低球的速度,即“刹球”。先说反向旋转的基本原理。
当我们打到中心点下方的位置时,都可以形成反转的效果。就像正转一样,用拉杆反转也产生两种效果,即转动力和正转。不同的是,当使用反向旋转时,母球的运动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当转动力不够大时,摩擦力会先抵消转动力,再抵消正向转动力。当反向旋转力取消后,母球仍会形成正向旋转力,拉杆的拉动作用消失。
打直球时,反向旋转会使母球在击中目标球后“回”去,使分离角变成180度。基于前面旋转提到的极限计算方法,在力不变的前提下,反旋力和正旋力的不同分布会产生90度到180度的分离角,简单来说就是“中低杆”和“低杆”的区别。总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分离角,我们可以看到,当使用Y轴旋转时,分离角的范围可以是0到180度,当然这是所有的可能性。当母球和目标球的初始角度固定时,分离角不会达到这么大的宽度。初始角越大,分离角越小。当初始角度无限接近90度时,即切割超薄球时,Y轴的旋转对分离角度影响不大,只影响母球的球速。
因为原理差不多,所以不需要研究反转的很多细节。我们来讨论一个之前没有提到的重要问题:球速。众所周知,球速影响母球的行进距离。详细来说,由于母球是圆形的,在受迫运动中会产生滑行速度和滚动速度,这也导致了正转和反转对球速的影响。因为反向旋转对球速的影响比较明显,我们就重点来说一下。当我们仔细观察打低杆的效果时,我们可以看到,当母球移出时,它是向后滚动的,也就是说母球是反向旋转向前运动的。母球在经过一定距离后,会经历一个短暂的水平滑动过程,不旋转,然后继续向前滚动,直至停止。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低杆会产生反旋、不旋、正旋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中球速会下降得更快,这是我们通过杆法调整球速的基本依据。当母球在反向旋转消失前击中目标球时,母球会拉回;当没有转动时,目标球变成固定杆;在旋转结束前击中目标时,球变成了脚后跟,但球速已经很慢了。
我们用一个打球中常见的问题来解释球速控制。当斯诺克地下室袋口不远处有目标球,母球需要长攻,停在地下室附近时。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球员会选择轻推母球,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控制好力度。更方便的玩法是使用强力低棒,使母球在撞击目标球时减速到最后的正转阶段,以达到刹车的目的。(当然也可以用结实的高杆吃两个车库刹车,这里就不讨论这个特殊的车库球了。)
一般来说,调整球速和分离角就是通过Y轴的旋转力和前进力的组合来计算母球撞击目标球时的状态,以调整母球撞击后的行进方向和距离。
插曲:
想一气呵成的写点东西,但是发现真的很难,越来越乱,越来越会写,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说完了正转和反转,我们来解释一下使用Y轴旋转时的几种特殊现象:
1.打直球时,母球在击中目标球后瞬间静止,然后突然跟着向前(或后退)。
这只有在两个球的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主要是因为在母球击中目标球之前,向前的力没有被摩擦力充分抵消,产生了“定杆”的瞬间效应,进而产生了“跟杆”(或“拉杆”)的效应。这种打击和力度有很大关系,后面我们会详细讲解。
2.在电视上看到,小角度击球时,用的是结实的低杆或高杆。母球没有跟进也没有后退,而是画了一个大弧线。
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香蕉球。它的原理是击打母球时要用很大的力,这样向前的力和旋转的力都很大。当母球离目标球不太远时,由于力大,向前力产生的分离角增大,旋转力不减小。再加上桌子摩擦力的影响,就会出现漂亮的香蕉球。这是一种高级的极点法,需要努力。
y轴旋转已经讲过了。一般初学者从Y轴的正转和反转开始。当你熟练掌握了Y轴上的控制,你就能成为球房里的高手。但是人一定要进步吗?接下来,我们将研究更不可控的旋转:侧向旋转(X轴上的旋转)。
侧向旋转:
在讲侧向旋转之前,我们要给出一个前提:除非下面特别说明,侧向旋转是指在X轴上的旋转,即不存在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的影响。
和Y轴旋转一样,当我们击打母球中心点的两侧时,母球会发生侧旋,因为不可能击打到母球侧面的切点,所以这种击打会同时产生旋转力和前进力。同时,旋转力和前进力在台面摩擦力的影响下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但由于球台有倒毛和直毛(这里不详细解释),侧旋会因为倒毛摩擦力的影响,对母球的行进路线产生多重影响。这里我们先提出这个概念,但在后面的讨论中不会是重点。
我们先来学习一些侧转的基础知识。由于母球和目标球的表面非常光滑,碰撞时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短,所以侧向旋转对母球和目标球碰撞后的分离角度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在母球不吃库的情况下,侧转效应很小(在高级击球法中有用,先忽略不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侧向旋转对母球的影响:当我们直线击球时,击中母球中心两侧的任意位置,当向前的力足够大时,即击中目标球后母球仍会被固定,但无论如何左右加侧向旋转,都会在同一个地方旋转。此时母球不与库碰撞,侧向旋转对母球的行进路线没有影响。
由此可见,侧转的作用是用来改变母球撞库时的线路。我们可以通过把母球直接打到库中来看旋转的效果。右侧加旋转时,球向左旋转,但打库后形成向右偏移的角度,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向右旋转时,母球撞库后会向右倾斜;当增加左旋转时,母球向左打库。旋转越强,偏离角度越大。这是所有侧旋的理论基础。
刚才我提到了旋转的力度,这又回到了母球上是否有更大的有效力,或者在同样的力度下母球旋转是否有更大的有效力。这就形成了对母球的距离和偏离角度的调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左右配合的大小。这种组合可以让母球在撞库后行进到我们想要的位置,当然要熟练掌握还需要刻苦练习。
用角度击球时,在角度固定的情况下,母球用分离角打库后,左右旋转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顺插和逆插。封堵方向上接近初始角的锐角(向内)为反向封堵,接近初始角的钝角(向外)为正向封堵。因为正向塞是用来减小母球击中目标球后的反射角,所以在控制母球位置时比反向塞用得多。这些旋转的应用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不好意思,没时间画图),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练习和掌握,就不再详细讲解了。(另外需要提到的是,倒塞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让母球起到刹车的作用。可以在以后的练习中慢慢体会。)
我们可以在对侧旋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开始考虑正旋和反旋,即击打母球不仅仅是在X轴或Y轴上,而是在整个球体上。这时候母球的旋转就变得更加复杂,就是母球的Y轴旋转、侧旋转、前向力都会受到相同的力的作用,三个方面的力的不同分布(也就是击打母球的位置不同)会导致母球的位置不断变化。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掌握这种近乎无限的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戏。因此,在同一位置打母球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要盲目崇拜高手的花式线,要慢慢的,稳扎稳打,用自己最擅长的最简单的方法,把母球打到想要的位置。要知道,即使是世界顶尖选手,在比赛中也是用最简单的撑竿法走位。
最后我们总结出旋转的规律:母球与目标球的初始角度越大,Y轴上的旋转效应越小,X轴上的旋转效应越明显;母球与目标球的初始角度越小,X轴上的旋转效应越小,Y轴上的旋转效应越明显。极限中,击直球时,X轴上的旋转效果无效,Y轴上的旋转效果最大化。当击中90度切片时,Y轴上的旋转效果消失,X轴上的旋转效果最大化。
上面说的母球旋转只是台球的表皮,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侧转引起的变线和产量等。)这里不涉及哪些,还是需要请教专家,仔细琢磨。要想真正掌握这些技能,除了理解,刻苦练习必不可少。当我们的熟练度不是很高的时候,通过上面的理论,注意旋转力和前进力的分配以及力量的控制,就可以计算出母球的路线和距离,达到行走的目的。但是,我们不能完全靠计算打擦边球。通过练习,可以记住很多具体的走位方式,形成习惯,让你打球更流畅,减少失误率。
说完了母球的旋转和受力的影响,我们对打台球的一些基本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继续讨论更实际的内容:姿势和力量。
姿势和力量
打球的姿势可能是初学者接触最多的一种学习。很多教材和文章也是以内容为主。之所以一开始不讨论姿势,是因为之前的知识都是台球的一些基础知识(你做不到,但必须先了解)。当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这里不重复讨论很多教材中的内容,而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姿势,让初学者更快掌握打球要领。
打台球可以用一种直白的方式来解释,就是打母球。这看似显而易见,却没有多少人能注意到。既然只是击打母球,那么姿势的作用就是保证击打母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换句话说,就是保证杆子直、稳、准、透。其中“直、稳、准”靠姿势保证,“透”则需要过硬的力量。
态度
当我们观看世界级的台球比赛时,我们很容易发现,世界顶级选手的姿势是不一样的,所以姿势的外观并不是最重要的,没有两个人的骨头是一样的。我们来分析一下正确姿势的真正含义,也就是一些我们应该非常重视的要素。
直而稳地出杆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在高尔夫球场里挥杆,这是击球不均匀和不稳定的典型例子。只有非常直的击球才能最有效地将力传递给母球,这是下面将要讨论的精确管理的基础。如何使铅球直而稳,有以下两个要素:
1.用最少的肌肉给力量,或者让手臂做最少的动作来达到杆子的目的(摆杆原理)。多一个肌肉参与出杆,就会多一个控制方面,从而提高出杆直稳的难度。
2.达到最大程度的放松。这是对上一条的补充,也是发力的基础。任何器械运动都有一个相似之处:放松。因为只有放松才能使有力量的肌肉在向球杆(或其他器械)传递力量时尽量少受影响。所以放松是用最少的肌肉给力量的保证。这里重点关注手腕的放松。手腕是否放松是影响击球是否直的重要因素。手腕松弛是很多初学者在玩的时候不太注意的问题。形成习惯后很难再放松手腕。所以新手需要特别注意。
以上两点是理论上让杆变直变稳的方法,但实际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手臂肌肉在稳定运动后还是会产生轻微的变形。这是因为只有一个肌肉不可能给最少的肌肉力量,手在握杆时会对球杆产生轻微的作用力。所以很难找到直接稳定握杆的感觉。当你在打球的时候发现棒子的方向和瞄准的方向不一样的时候,就要考虑反手的问题了。你需要做的是调整手型。当手型固定后,记住手上的感觉,每次击打都要找到这种感觉,不要轻易改变手型。这是保证出手稳定的前提。
瞄准并固定球。
说到击球的直线性和稳定性,“准”是另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所谓“准”,就是球杆击打母球的点与计划点相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通过一些点来控制母球。否则我们会听到球室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这是很多初学者经常遇到却不太注意的问题。
当然,“准”需要稳定的出手,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瞄准球。很多教材都涉及到瞄准球的主眼,每个人瞄准球的方式都不一样。找主眼的方法可以从其他教材中获取,不做过多解释。在这里,我将重点介绍很多初学者瞄准球的一个误区。打球时,我们的头总是在球的上方,而不是绝对在正面,这也导致了我们在瞄准时总是忽略母球的问题。所以在瞄准球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中心点是高于实际中心点的。当打到视觉中心点时,实际上是中高球(向前旋转)而不是中杆,但实际打到中杆时,是中低球。只有根据视觉误差调整杆位,才能正确找到母球的中心点。
找到母球的中心后,你需要练习每次击球都要准确击中母球的中心,也就是圆点的准确性。打不进靶球的原因之一就是瞄准准了打错了。正如一些高尔夫球手常说的,“把母球转过来。”也就是说,在不知不觉中,由于网点不准确,发生了侧转。如果你想打好台球,你必须努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