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苏轼生平事迹的论文。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他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苏东坡初出茅庐时,结交了许多常州籍学生。他们向苏东坡展示了一幅绚丽的江南风光,使他与友人立下了“鸡黍之约”。但是,虽然有和解誓言,毕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是一个松散的词。当苏东坡真正到达常州时,他领略了水乡山野的魅力,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中年离开黄州时,苏东坡两次央求到常州居住,终于如愿以偿。从此,他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在时代,他在政治上风生水起的时候,就与常州尚书胡(万福)拍板:“某已入定毗陵,与万福密约。”在回北方的路上,他一路被人热情挽留,有的甚至免费提供住宿,但他始终坚定地说:“不过,有些缘分在东南!”他终于回到了闹鬼的常州。最后,他在悼钱公富于济熙宁七年常州《悼词》中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大江南流,大江北流。我走来走去没有回来,我的死会阻止这一切。”
2.青少年很出名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经历了十几年的历练,才华横溢的苏轼终于开始走向仕途。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二人赶往当时的首都开封参加科举考试。本来可以得第一名的苏轼,却意外地在三关考试中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中得了第二名。对于苏轼来说,这虽然有些委屈,但却留下了一个传诵后世的故事。苏轼以其天才的文学思想和绝妙的文笔名扬天下。
3.一场灾难即将来临
在北宋复杂的政局中,保守的苏轼被政敌利用,成为政治牺牲品。苏轼一生遭遇了一场大灾难——“乌台诗案”。苏轼丢了官职,被贬到湖北黄州。在官场失意的苏轼,携家带口来到湖北,面临着没钱、没房、没饭吃的流亡生活。苏轼将如何摆脱尴尬和困境?黄州,这个长江边的小城,是苏轼生涯的低谷,却成为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走出心灵的阴霾后,苏轼背诵了千古的“念奴娇?”在赤壁,靠近长江。《赤壁怀古》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4、潇洒的东坡
苏轼坦荡,讲究气节。他的性格坦率、孤傲、豁达、超然。无论是政见还是为人处事,都充满了关心民生、关心人民等崇高思想。从利用黄州在江宁拜访王安石或当知府的两个事例,可以证明他思想开明,体察民情的思想境界。之前也学过一些模糊的知识和误传。比如他的三个妻子(王符、王闰之、晁云)和他与弟弟苏辙的关系,以及科举时的一些轶事,乌台诗案的细节,几次被贬的前因后果,新旧党的斗争等等。
5.卷土重来
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大力改革,主张循序渐进,因此受到王安石势力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苏轼也因此在官场上风雨飘摇,备受煎熬。在宗申的最后几年,他开始简化政府法令,但仍不像他母亲的祖母之后的今天这样清静。皇帝一死,太后就召司马光上台,马上改了诏书。王安石的所有法令都被暂停或废止。这一时期始于元佑年间。
苏东坡现在方兴未艾。在他到达京都的八个月内,朝廷提拔了他三次。按照古代的制度,官职分为九级。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从七年级升,过了六级,跳到四级,最后停在三级翰林,为皇帝起草诏书。那时候,他四十九岁。
6.知难而退
元丰八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宋哲宗即位。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一直反对新法。她上台后,再次起用保守派司马光等人,苏轼的位置成了高官。但随着政治地位的变化,苏轼渐渐觉得在朝中做官很难,于是上书朝廷,要求退出官场。作为一个文人,步入官场是他毕生的追求。对于苏轼来说,他现在选择的不是进,而是退。
苏轼慢慢意识到自己和司马光的不同,和原来的政治观点不同,开始了政治权力的争夺。苏轼在这场争论中不仅感到了深深的厌倦,还嗅到了一丝恐惧。吃过牢狱之苦的苏轼,觉得在朝中做官真的很难。他不想在这场口水战中再重蹈覆辙,于是附上四份奏章,要求离开办公室,离开这个多事之地。在宋哲宗元佑四年,也就是公元1089年,朝廷终于批准苏轼为浙西行政长官兼杭州市长。现在苏东坡的情况是,不搞政治而搞政治,还是挺有意思的。王安石上台,政治上坎坷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现在他的战友掌权了,他还是失败,真的很让人吃惊。苏东坡永远不会是一个好党员,因为他太孤傲,非常平易近人。现在他的战友掌权了,他很有威望,也很受太后的爱戴和敬仰,但他一直想摆脱一个相当让人羡慕和觊觎的政治位置,却没有马上得到。但了解他性情的人都知道,他的仕途不会长久。延缓老年发展青年的第一法则是避免一切感情上的烦恼,但苏东坡现在在他所谓的“小土地”官场上,有太多的感情上的烦恼。政治的戏剧对于有这个爱好的人来说是很好玩的;对于不爱统治别人的人来说,失去人的尊严而获得那种权威和虚荣是不值得的。苏东坡的心从来没有放在政治游戏上。他最缺乏的是没有决心去争取总理的位置。如果他感兴趣,他会很容易得到它。作为皇帝的翰林学士——其实是属于太后的——他和皇族很亲近。只要他愿意玩政治把戏,毫无疑问他足够聪明,但如果这样,他就失去了本性。
7.家庭幸福
苏轼的已婚妻子王符,是四川梅州青神人,年轻貌美。她懂书,懂礼貌。她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左膀右臂,有“听幕后”的故事。苏轼心胸宽广,待人接物相对疏忽,王符就在屏风后听着,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了苏轼。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王符的表妹,在王符死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她从小就仰慕苏轼,天性温柔,一直依赖苏轼。王闰之陪伴苏轼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后,在仕途的沉浮中与苏轼同甘共苦。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和苏轼一起摘野菜,赤脚犁地,想办法解除苏轼的烦闷。石的妃子是,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妃子们纷纷离去,而王朝云却一直陪在他身边。他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最多,称之为“魏末无女”。可惜,晁云也先于苏轼死在了徽州。自晁云死后,苏轼一直守寡。苏轼按照晁云的遗愿,将他安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齐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里,并在墓旁建了刘茹亭纪念他。
8.兄弟关系
熙宁四年(1071)七月,苏轼携家眷离京赴杭州当判官。此时,苏辙在(河南淮阳县)任教授,苏轼特意与周琛过了中秋节后离开。离开时,兄弟俩形影不离。苏辙把弟弟送到何英下游80英里的颍州(今安徽阜阳),和他们的老师欧阳修在一起呆了半个多月。分手前夕,兄弟俩在何英的船上彻夜不眠,吟诗讨论政治。
9.东坡印象
苏轼是宋代继欧阳修之后的一位大学者。与李白相比,他少了些叛逆,多了些隐忍与平和。与杜甫相比,他少了些伤感,多了些乐观。这和他的经历密切相关。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他的长相,苏小妹曾经取笑过他:“去年一滴相思的眼泪还没到他的脸颊。”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其实苏轼的长相有四个特点:身材高挑;眉毛稀疏,眼睛长;颧骨高耸,脸颊瘦削;胡子稀疏。
其次,在他的朋友的印象中,苏轼接触最多的都是文人。当时北宋的知识分子经常用自己的学识开一些高雅的玩笑。苏东坡也是。他讲的一些搞笑的故事,经常被当成是茶余饭后的笑料。这是一个聪明又快乐的游戏。他将自己渊博的知识与生活的轻松和智慧相结合。我想这也是他的个人魅力吧。
第三,苏轼的书画在北宋享有盛誉。他的书法在北宋四大书法家中名列第一。人们都希望得到他的书法作品,尤其是一个叫姚林的武将,用一只羊腿换了他的一幅作品,可见其造诣之高。苏轼的画也很有名。他爱画竹子和绿松石,性格也由此可见一斑。他在绘画中强调真实性,所以他也非常仔细地观察生活。
第四,师徒印象。苏轼是名人,门生自然众多。比较有名的是黄庭坚和秦观。他和他的弟子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所以他的弟子经常和他开玩笑,甚至当面发表评论。即使他遭受了苦难,他的门徒也没有一个背叛他。
最后,他的性格印象。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才能。他树立了人格精神的标准,他也树立了人格的典范,这是最重要的。他的人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10,永恒的诗人之心
他的大多数诗歌都致力于表达个人情感和歌颂自然风光。他的《见陆与少年清知潍州》、《幽梅堂暴雨》、《湖饮楚清后雨》等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清新优美,最能代表苏轼的艺术成就。他的《题西林壁》等表达对事物看法的诗歌,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歌通过艺术形象丰富、清新、有趣。苏轼的诗,如王维的《吴道子画》、《读孟郊诗》、《蜀王主簿画折枝》等,展现了他的诗风文笔和议论,也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新高度的标志。
苏轼词较其诗有更多的素材,将其纳入词的表现范围,赋予词更深更广的意境,改变了晚唐五代词的婉约风格,开创了豪放词派。《水调头》(明月几时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直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以前的词,从幻想天堂的孤独与荒凉,变成了人间永恒的爱情。后者通过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和古人的英雄气概,表达诗人的远大志向。这两首诗都是作者失意之时所作,“人生如梦”的低沉声调时不时忍不住会听到,但毕竟掩盖不了苏词激昂豁达慷慨的主和弦的高亢嗓音。
苏轼对现实生活有着极大的热情。他从不把理想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上,所以这也是他出世入世的根本原因。他死于1101年7月28日,但他将永远在中国诗歌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是我在网上收集资料后自己整理的,也就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