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效果评价

王红德金小豪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与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于1995开工,于1999年8月竣工。经过施工阶段和竣工后的应力调整,危岩体逐渐趋于新的稳定,危岩体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防治工程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摘要:通过对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前后监测数据的分析对比,评价了危岩体的稳定性,预测了危岩体的变形趋势,并对工程治理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

关键词: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效果评价

1概述

地质调查1.1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原新滩镇),与黄崖老崩体、新滩滑坡区等隐患区共同构成长江西陵峡隐患区。莲子崖危岩体北端危岩高100多米,俯瞰长江。一般呈南北向分布,与长江呈60 ~ 700°斜交,南高北低,北宽南窄。崖顶向西北倾斜,坡角20° ~ 30°,分布高程由南向500m降低至北河180m。危岩体由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夹几层薄灰岩和页岩,以及其下厚1.6 ~ 4.2m的马鞍山组煤层组成。危岩中有30多条宽而大的裂隙。山体被切割成大小不一的三个危岩区,第一个区为t0-t6煤层段;ⅱ区为T7煤层;ⅲ区为煤层段T8-T12。

1.2项目概况

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始于1994+10月,整个系统主要由T0-T12结合段地表排水工程、T8-T12结合段煤巷承重抗滑枢纽工程、“50000方”、“7000方”锚索工程、猴子岭防冲拦石坝工程组成。防治的重点是T8-T12结合段(250万m2)的危岩。承重抗滑重点工程和锚索工程两大主体工程于1995年5月开工,分别于1997年8月和1999年8月竣工,标志着1999年8月危岩体防治工程施工部分结束,随后全面转入防治工程效果监测阶段。

1.3监控系统概述

链子崖危岩体监测系统是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建立起来的。到防治工程结束时,形成了监测手段多样、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的立体监测体系,包括:

岩石表面(1) 30个绝对位移监测点(地球形变);

(2)裂缝相对位移自动监测26点和39点;

(3)水平孔多点位移计三点自动监测11点;

(4)预应力锚索测力计9个监测点;

(5)承载抗滑关键岩体应力监测点41;

(6)5处岩体深部位移监测(钻孔测斜仪);

(7)中央处理室位于1,可24小时采集处理监控数据。目前,上述监控设备运行正常。

图1链子崖危岩体裂隙分布及承重抗滑工程布置图

1.承重防滑键;2.表面裂纹;3.平硐入口;4.深层位移监测钻井

2施工前危岩变形

2.1t8-T9煤层段

根据1978 ~ 1994监测资料,危岩体处理前,崖顶岩体向NW方向蠕动,即一般沿地层移动。其中,东部向N17 W水平移动1.2mm/a,下沉0.9mm/a;地表中西部向NW方向水平位移0.7 ~ 2.5毫米/年,沉降0.4 ~ 0.9毫米/年;T9崖节理南侧岩体向北北东向位移,水平位移2.3mm/a(见表1)。

表1链子崖T8-T9节理岩体处理上年平均位移表。

2.2 T9-T11煤层段

长期以来,T9-T11节理中的岩块一直呈北北西向—北北东向运动,蠕动不均匀。根据1978 ~ 1994绝对位移监测资料,东部崖顶以1.4 ~ 1.7 mm的速率向北北西向位移,中西部崖顶岩体以1.6 ~ 1.9mm/a的速率向北纬22 ~ 29°移动,下沉0.6 ~ 0.7东部崖下岩体以1.8 ~ 2.0 mm/a的速率近N向位移(见表2)。

表2链子崖T9-T11节理岩体处理上年平均位移规模

2.3英寸7000平方英寸的滑动机身

长期以来,“7000方”面滑体一直以R402为滑面向NW方向滑动。根据S7点监测资料,1995之前,R402沿线软层逐渐向N30°~ 45° W偏移,速率34.36mm/a,滑移角30°,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岩层倾角27° ~ 35°)。

2.4“50,000平方”岩体

从1978到1995,崖顶G上的点向N20 W方向移动,速度为1.5mm/a,下沉量为0.7mm/a,F/H=1/0.47。说明处理前“五万方”的变形特征是沿岩层蠕动,并伴有下沉。

2.5雷击石滑动体

1978 ~ 1995结束时,雷击滑动体以1.6 ~ 2.0 mm/a (T801和T802点)的速率向NW方向偏移。

可以看出,工程建设前,绝壁以上岩体和T8-T12结合段“七千方”、“霹雳”滑体主要为NW向的顺层滑移变形,而绝壁以下岩体向长江方向位移。

3.工程施工后危岩体的变形

3.1t8-T9煤层段

根据1997 ~ 2003年监测资料(见表3),危岩体治理后,T8-T9节理段岩体崖顶东部水平位移由治理前的2.5mm/a下降到2003年的2.0mm/a(t 81点),沉降由治理前的0.9mm/a下降到2003年的0.4 mm。西部地区水平位移由治理前的0.7 ~ 1.8 mm/a下降到2003年的0.6 ~ 1.1 mm/a,沉降由治理前的0 ~ 0.4 mm/a下降到2003年的0 ~ 0.2mm/a(T82、T83点)。变形方向由处理前的NW向变为NE向;崖下T9节理南侧岩体由NNE向SW方向移动,水平位移由治理前的2.3mm/a降至2003年的0.8 ~ 1.7mm/a(t9x 1,较低点)。

岩体变形趋于稳定(见图2、图3、图4),说明防治工程已见成效。

图2 T8-T9煤层段T81的年变化-时间曲线。

相对位移监测数据(见表4)也表明,危岩体处理后,经过应力调整后,岩体变形趋于相对稳定。

图3 T8-T9煤层段T83点年变化-时间曲线

图4 T8-T9煤层段T82点年变化-时间曲线

表3 T8-T9节理段岩体处理前后绝对位移监测点年变化表

表4 T8-T9节理段岩体相对位移年变化表

3.2 T9-T11煤层段

根据多年绝对位移监测资料,T9-T11断裂段岩块在处理前一直呈NNW—NNE向运动,蠕动不均匀。治理后绝对位移监测数据(见表5)显示,该断裂段崖顶岩块水平位移由治理前的1.4 ~ 1.9 mm/a减小到2000mm/a。沉降由治理前的0.5 ~ 0.8 mm/a下降到2003年的0.1 ~ 0.5 mm/a,变形方向基本为NNE-NE-NS。崖下岩体由近N向北北东向和北东向位移,位移由治理前的1.8 ~ 2.0 mm/a下降到2003年的1.3 ~ 1.7mm/a(B点,T9x2)。

图5 T9-t 11煤层B点年变化-时间曲线。

表5 T9-t 11裂隙岩体处理前后绝对位移监测点年变化表

该断裂区岩体处理后,位移、变形、沉降逐渐减小,且低于多年平均位移速率,均小于逐点误差,变形趋势已基本稳定(见图5、图6),说明岩体位移变形不明显,防治工程已见成效。

图6t9-t11煤层断面f点年变化-时间曲线。

3.3英寸7000平方英寸的滑动机身

长期以来,“7000方”面滑体一直以R402为滑面向NW方向滑动。根据绝对位移监测数据(见表6),在“7000立方米”滑体锚固工程加固后,岩体沿锚索拉力方向发生位移,随后该方向位移逐渐减小,由治理前的4.9mm/a降至2003年(S7点)的65438±0.3mm/a,变形趋势(见图7)已基本接近相对稳定状态。这说明防治工程是有效的。

表6治理前后“7000方”滑体位移年变化规模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图7 S7点“7000立方米”滑体年变化-时间曲线。

对“7000方”滑坡体治理后相对位移监测数据(见表7)的分析表明,岩体变形趋于稳定,表明防治工程取得了成效。

表7“7000方”滑体治理后相对位移监测点年变化尺度

3.4“50,000平方”岩体

“五万方”危岩体经历了NW向(施工前)顺层滑移、SE向运动、然后SE向和SW向缓慢位移的过程,位移从大到危岩体逐渐趋于稳定(见表8)。锚索工程施工后,“五万方”岩体向有利于岩体稳定的方向位移,变形逐渐趋于稳定。以崖顶G点为例,治理前多年平均水平位移为65438±0.5mm/a,2003年为0.8mm/a,治理前沉降为0.7 mm/a,2003年该点无垂直变形(见图8)。其他监测点的变形与g点相似。

锚索测力计的监测也反映了上述变形现象(见图9,图10,表9)。1996、1997危岩体经锚索加固锁定后,锚索锁定力逐渐减小(测力仪年变量为负值,绝对值越来越小),表明危岩体向锚固力方向发生位移,位移变化量由。在1999期间,锚索测力计的年变量多为正值,显示了锚索持力的特征,与位移监测显示的岩体变形现象一致。通过近几年的监测数据,岩体应力得到了重新调整,趋于相对稳定状态,说明锚固工程的有效性得到了发挥。

表8“50000平方”绝对位移监测点年变化规模

图8“50000平方”危岩体g点年变化-时间曲线

图9“5万平方”危岩体锚索测力计监测数据-时间曲线

图10“5万立方米”危岩体锚索测力计位移-时间曲线

表9锚索测力计监测年变化统计表

相对位移监测数据(见表10和图11)表明,由于治理后防治工程的有效性,危岩体变形已趋于相对稳定。

表10“五万方”危岩体相对位移监测点年变化表

图11“五万方”危岩体裂隙相对位移历时曲线

3.5雷击石滑动体

雷击石滑动体位移由治理前的1.6 ~ 2.0 mm/a下降到治理后2002年的0.6 ~ 1.7 mm/a(见表11) (T801和T802分),变形逐渐减小,相对稳定。

表11雷击滑体绝对位移监测点年变化表(T801,T802)

从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防治前后危岩体变形趋势明显减缓,趋于相对稳定,说明防治工程是有效的,有效地遏制了危岩体向不利于岩体稳定的方向变形。

4效果评估

以上分析表明,防治工程完成后,T8-T9裂隙岩体、T9-T11裂隙岩体、“7000立方米”岩体、“50000立方米”岩体、雷击裂隙岩体位移变形不明显;块体之间无明显位移和变形。从变形趋势来看,危岩体防治工程完成后,岩体应力重新调整,变形趋势逐渐趋于稳定。这说明防治工程是有效的。

综合分析表明,自防治工程结束后,经过变形调整,危岩体变形进入相对稳定期,岩体稳定性明显提高。危岩体已达到相对稳定状态。防治工程的效果已经初步体现。

5结论

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竣工后,通过对危岩体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危岩体各节理岩体变形明显减小,变得相对稳定;裂隙间岩体变形趋于相对稳定。这说明防治工程已见成效,防治工程效果已初步体现,危岩体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参考

[1]尹跃平,康宏达,张颖。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锚固工程施工方案[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杂志,1996,7 (1): 44 ~ 51。

王京红。链子崖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5 (3): 56 ~ 62。

孙广忠徐维雅。链子崖危岩体整治工程的地质适应性[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5 (3): 43 ~ 55。

王尚清。链子崖危岩体监测预报初探[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5 (3): 79 ~ 89。

王红德,高有龙,薛兴桥,等.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监测预报系统的功能与效果[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 (2): 59 ~ 63。

[6],韩著。监测在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中的重要作用,2004(未发表)

王红德,姚秀菊,高有龙,等.工程建设对链子崖危岩体扰动的防治[J].地球科学学报,2003,24 (4): 375 ~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