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钢铁企业相关的论文?

首先,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是企业的基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还依赖于广大员工创造财富。从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我们知道,劳动者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从企业获得生存和健康的保障,才能将其劳动转化为企业的效益。一个企业的良好运行不仅取决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还取决于其员工的安全生产。“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一个企业存在哪怕是一点点的安全风险,就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但会给企业带来灾难。因此,缺乏安全生产的企业就像没有资源的水,没有根的树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使员工在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中从事生产作业,减少对自身安全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生产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实现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在一个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在我们这样一个讲法治的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已经日趋完善,最基本的人权就是生存权。只有在生存权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其他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设定才有意义。据统计,2002年全国钢铁企业21家,安全事故伤亡人数达1118,其中死亡45人,重伤84人。然而,不同规模的钢铁企业几乎遍布全国。这21家钢铁企业的伤亡人数,相对于整个钢铁行业的年伤亡人数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如果在解决这些安全事故引发的问题上,伤亡人员家属与企业发生摩擦,事后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这些伤亡人员家属必然会通过其他途径寻求救济,而伤亡人员的子女如果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可能会成为社会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促进钢铁工业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任何行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效益,实现企业发展。可以说,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把我们推进了后工业时代。工人作为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可以有效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在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更加稳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引起了党、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全行业安全生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广泛确立。“违章操作等于自杀,违章指挥等于杀人”的口号也在员工中广为流传。

然而,铁岭清河特钢事故提醒我们,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虽然很多企业喊着“安全第一”,但当安全生产与企业利润发生冲突时,就走上了“利润第一”的危险道路。为了减少开支,大量企业使用已经超期服役的机器设备,不及时处理员工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以牺牲休息时间为代价,强迫员工加班。这些现象都是钢铁企业的安全隐患。我们不仅要在口头上倡导安全生产,更要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因为安全事故不仅阻碍企业的发展,破坏员工家庭的幸福,还会带来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我国钢铁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钢铁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高危行业。但是,不能以钢铁行业的特点为借口,掩盖安全管理的漏洞。具体来说,我国钢铁企业安全事故频发,伤亡人数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员工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是普遍现象。虽然我国钢铁企业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但这些规程从制定之日起就被束之高阁,很少有人问津。作为企业,既没有随着实际工作的需要及时修改这些规则,也没有组织员工制度学习规则的具体内容,更没有监督检查实际工作中遵守规则的情况。作为违规的企业员工,不仅轻视按规则操作的重要性,还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抱着侥幸心理进行违规操作,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其次,机器设备老化严重,厂房年久失修也是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将原本用于更新设备、改造厂房的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维持生产。这种只关注眼前利益的错误做法,不仅不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会因为安全隐患和资本积累方向错误而使企业长期处于劣势。

再次,缺乏对员工的安全教育,缺乏起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自我保护经验,也是钢铁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不可回避的原因。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很多企业一次招聘就把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招进生产车间。这些人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有天壤之别,也就不足为奇了。关键是企业在这些员工上岗前是否对其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程度如何。而且有的企业采用更灵活的用工制度,生产车间有短期民工和临时工。他们的工作不确定,工作地点也不固定。对这种短期工人缺乏安全教育也威胁着我国钢铁企业的安全生产。

此外,技术缺陷、安全设施和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缺乏、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缺乏,都构成了我国钢铁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

四、对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的几点思考

针对我国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以下思考:

(一)、增强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观念

企业领导是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者,是企业一切工作的领导者。在“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中,企业领导就像员工的衣食父母。因此,加强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深入认识是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企业领导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当安全生产与企业利润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安全生产,应该正确认识到安全生产带来的长远利益和深远影响远远超过放弃安全带来的暂时利益。另一方面,企业领导要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让安全生产的阳光照耀企业的每一个角落,只有安全的工作环境才能让工人发挥最大的价值。因此,企业领导应该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2)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培养其安全意识,坚决杜绝违章作业。

企业员工是生产作业的实施者,也是安全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只有彻底改变员工的思想,使他们从被动的倾听者变成积极参与安全教育的“学者”,杜绝违章作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事故问题。

首先,对企业员工进行差异化的安全教育。对企业各级领导进行系统宏观的安全教育;对现场安全监督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性安全教育;对普通企业员工进行操作性强的基本安全教育;对短期工人进行适合其工作环境的专门安全教育。

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形式。除了加强现有的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外,还要组织员工对其他企业的典型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可以鼓励劳动者以各种形式反映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并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和实地调查,及时有效地处理真正的安全隐患。调动企业员工举报安全问题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发现安全问题并加以解决。

(3)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从技术上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落后的机械设备本身就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企业在维护现有机械设备的同时,淘汰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从各方面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鼓励员工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引进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先进技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另外,企业在进口设备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不能因为价格诱惑就买到有质量缺陷的设备。这样的设备不仅寿命短,而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四)、不断更新和完善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企业员工违规操作不仅是因为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也是因为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实际操作。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增加其可操作性,使员工愿意遵守规程。而且企业在制定劳动纪律时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在处罚违章、忽视安全的员工的同时,更加注重正面引导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作用。对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模范遵章作业的员工,可以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劳动纪律。

(五)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由于一些钢铁企业没有形成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或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即使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企业领导也拿不出一套系统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员工也因缺乏统一协调的指挥而陷入混乱,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钢铁企业中,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各责任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更好地解决和预防安全事故。

此外,企业应形成一套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可行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主动及时与上级领导取得联系,为应急预案的启动提供各方面的保障。也要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预防和应急并重,尽量避免事故发生时的无序。

(6)、及时分析事故原因,有效整改安全隐患,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本企业或其他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后,有关责任人员应组织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分析事故原因,及时有效地整改存在的隐患,并将研究结论整理成书面材料,层层传达给本企业员工,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七)、明确责任人的内部责任和法律责任。

事故发生后追究责任人的意义不仅在于惩罚他,更在于教育和警示他人。因此,对安全事故中的责任人员,应根据其过错程度追究其内部责任,触犯法律者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如何在钢铁行业高危领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仍然是企业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希望各钢铁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交上一份让员工满意、让家属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安全答卷”。

参考资料:

1,鲁冶金工业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工业安全与环境保护,第31卷,第11期,2005年

2、李金华肖会勇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南方金属2001 10否。122.

3.推进郑彬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中国安全科学杂志1997年7月。

4、顾庆洪《冶金工业安全管理模式》《工业安全与环境保护》2003年第29卷第7期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冶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年6月5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