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与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一、西部生态环境现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提前实现了本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然而,近20年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西部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严重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然而,西部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如何在发展西部经济的同时,可持续地建设西部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敦煌生态恶化加剧,人类奇观月牙泉面临干涸的危险。生态环境的恶化再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据专家介绍,缺水导致的荒漠化加剧了莫高窟文物保护的难度。在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中,超过一半的壁画和彩塑存在起皮、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问题。历史上清楚地记载了许多埋在数百尺黄沙下的绿洲和城市的例子:已被黄沙取代的丝绸之路,西出阳关,还有现代人仍知晓的楼兰古国、罗布泊,以及鲜为人知的且末、精觉、若羌、寿昌。这些绿洲和古城大多是因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和上游植物的破坏而被摧毁的。古楼兰的消失是最具代表性的。鄯善居民兴修水利,孔雀河、塔里木河被迫停止流入蒲昌海,导致水源断绝,楼兰荒废,一片闪烁在丝绸之路上的绿洲终于消失。据笔者调查,敦煌的天然林从建国初期的219万亩锐减到现在的130多万亩,减少了40%;胡杨林只有14万亩,减少了67%;可利用草地减少77%,现有草地不同程度沙化、盐碱化。敦煌的湿地正以年均2万亩的速度消失;土地沙漠化面积正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增加。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湖西北角已被10多平方公里的沙丘包围,湖区沙滩盐碱化严重,鸟岛周围到处是黄沙。鸟岛20多年前是一个湖中的岛屿,1978成为三面环水的半岛,如今却成了距离湖岸数公里的陆地岛屿。在湘南黄河段,草地向沙化发展趋势明显,退化面积迅速增加。海盐县青海湖附近的沙龙已经搬到湟水河谷。按照6年前的数字,青海湖周边有4.3万公顷沙化,天然灌木林从之前的34万亩锐减到现在的654.38+0.4万亩。敦煌和青海湖只是西部生态恶化的一个缩影。可喜的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西部地区也是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上游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危及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近年来,长江和黄河连续泛滥。主要原因是中上游林草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据不完全估计,贵州、四川、重庆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超过6亿吨,占长江上游输沙量的60%以上。每年冲走的泥沙使河水浑浊,水质恶化,河床运河、堰淤塞,河道扩张,河水泛滥。很多耕地被冲走无法复耕,万年形成的沃土被洪水摧毁。中国西北也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之一,是现代沙尘暴的高发区。除绿洲外,甘肃省还有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1.4289万公顷,占全省的31.8%。围绕绿洲形成的沙暴线长达1600公里,在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广泛分布...从青藏高原到河西走廊,从云贵高原到秦川八百里,草原退化,树少了,人多了。我们所拥有的极其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正在危及全国生态环境改善的大局。二、西部生态恶化的原因西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破坏了自然规律。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与自然互动、发展、不断进化的历史。在中国,从古代对自然的崇拜,到20世纪50年代末对“人定胜天”的自信和对“科技”的推崇,再到“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定,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艰难过程,每一步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方面要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创造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结局。(1)自然因素:由于大部分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异常干旱,湿地水源上游被截留开发,导致河流断流。再加上全球变暖,整个祁连山和阿尔金山的雪线逐年升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祁连山冰川大面积退缩,部分地区退缩速率达到每年16米以上。因此,发源于祁连山的内陆河径流量正在逐年减少,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的78.55亿立方米减少到20世纪末的56亿立方米左右,减少幅度超过17%。(2)人为因素:据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统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疏勒河、党河上游筑坝,下游保护段河道断流。由于失去了滋养的水分,湿地萎缩,自然植被衰退,大量灌木死亡,沿河胡杨林失去了再生能力。比如在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酒泉的交界处,有一个叫额济纳旗的小镇,那里成片的胡杨林死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二是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补排失衡,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根据敦煌水利部提供的数据,地下水净补给量比建国初期的654.38+0.998减少了654.38+0.5亿立方米。比如敦煌的阳关镇,被誉为中国“第二个葡萄谷”。近年来,由于葡萄价格飞涨,阳关林场进行大规模移民,砍伐大面积防护林种植葡萄,使敦煌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逐年增多,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挑战。这些人为因素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在我国西部的陕西、宁夏、内蒙古等地普遍存在。这些与人类的生存环境背道而驰,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规律,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经济学家认为,环境和整个经济密不可分,环境的恶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基于某些社会的经济原因。在中国,长期以来没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分,发展就是增长。改革开放后,国家还在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粮棉基地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贫开发。这些发展无疑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这种主要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为手段来获得经济增长的方式,带有浓厚的政府行为和计划经济色彩。近年来,随着国家提高粮食价格,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出现了垦荒热。真正的荒地开垦所剩无几,拖拉机进入了林地和草地。这些都对西部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与西部生态环境同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把生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是科学的、现实的,因为西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危及整个中国的生态,这是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因为生态环境是我们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西部地区人口多,底子薄,生态环境压力大。中国人均资源不到世界的1/4,环境压力确实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如果我们不珍惜和保护这种有限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它失去了生物能力或降低了生物生产能力,人们的生活问题将受到很大影响。中国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需要很长时间,我们的环境保护将面临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1)避免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走过的弯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坚持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走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开展节水运动,杜绝浪费。(2)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改变以往只考虑工业、农业和城乡用水,不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的做法。要保护水资源,充分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开发利用污水作为水资源,努力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3)搞好水利扶贫。西部地区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条件差,特别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在已经脱贫的人群中,每年有15% ~ 20%的人返贫。主要原因也是水资源。(4)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经济建设中,必须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力才会得到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牺牲生态环境是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华民族长期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历史不应该也不应该让历史重演,更不能让更严重的不良后果在更大力量的推动下重演。因此,西部开发应树立新的发展观和新的资源观。西部大开发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施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中国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西部发展已经摆脱了现行经济系统、社会发展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脆弱困境,不能再继续沿用传统的发展方式,需要寻求新的战略摆脱困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