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线描艺术发展史?
线描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线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如原始岩画、彩陶图案、古瓶画、壁画、帛画等。西方传统绘画中的素描虽然可以纳入线描的大范畴,但其概念似乎比线描更宽泛。即使在现代,人们也通常把国画中的线描归为绘画的一种。虽然素描作为一种绘画技法,无所谓中西,东西方画家都可以采用,但在历史上,中西传统绘画毕竟属于不同的造型艺术体系。一般来说,东方传统绘画以线条造型为主,西方传统绘画以素描造型为主。西方传统绘画的素描,当然也是用单色线条描绘物体,但更注重模仿物体的写实造型和明暗的立体形式结构;而传统东方绘画的线描更注重线条本身的程序化表达,注重虚实疏密的平面装饰效果。印度壁画和微型画、波斯微型画、日本浮世绘都属于以线条造型为主体的东方传统绘画体系,中国画是东方传统绘画最典型的代表。
国画的线描称为白描或白描,特别是用毛笔和墨线勾勒物体的画法,没有色彩或稍有墨迹,多用于人物、花鸟。这种纯笔墨的线描方法,是国画的脊梁。毛笔与书法结缘,“五色动墨”(张彦远)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简单空灵的抽象美和黑白交响乐的节奏感,堪称中国美术的绝无仅有的创造,在中国美术史上,顾恺之、曹、吴道子、吴宗元、李、梁恺、赵、王毅、、陈洪绶、任伯年等都精于绘画。 其中以盛唐曹的《一草出水》(密体)和吴道子的《五代党风》(疏体)最为著名。 名家传世的素描作品,包括寺庙壁画、木刻插图,至今仍是初学者临摹的模板。在明清绘画启蒙书籍中,把历代画线人的服饰线条归纳为18种描述(也有人归纳为铁线画、兰叶画、减笔画三种),如古代的游思邈、铁线画、流水画、钉头鼠尾画、芦弯画、柳叶描,作坊里还刻了许多画有线条的花卉图。这些从自然生活和书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线描程序,形成了中国画线条造型的规范,标志着中国画线描技法的高度成熟,但也制约着中国画线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正如中国近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中国的素描——线描和水墨画——本来是唐宋时期绘画的伟大创造,辉煌灿烂,永放光芒,但在宋元以后逐渐成为刻板的刻板印象。绘画艺术的衰落不言而喻。”(素描上的美学行走)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孕育了中华复兴的理想。当代中国艺术呈现出分化与融合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已经衰落的传统绘画独立而复兴,同时整合其他绘画的可利用资源。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种,当代中国线描艺术也呈现出复兴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的自觉和艺术创作的繁荣。20世纪初应运而生的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和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是当代中国线描艺术复兴的重要标志。
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会长李魁政先生为推动中国当代线描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突出贡献。李魁政先生,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他不仅是一位创新的画家,也是一位具有丰富理论素养的学者。多年从事中国线描艺术研究,出版了《中国线描花鸟现代卷》,以及精美工笔花鸟画。他认为线描(线描)一直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表现方法,具有表现形、质、光、色、情的功能。但在中国古代,线描往往依赖于壁画粉彩和版画插图,后来的线描往往依赖于连环画,或者说线描只是美术生的基础课练习,还处于附属地位,很少作为独立的画种进行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线描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今天,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线描艺术的基础上,推动当代线描艺术的发展,也应该吸收古今世界线描艺术的优点,创造出符合新时代民族精神和审美需求的线描艺术。为此,他还在教学中倡导用“意象写实”的线描手法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写生的思想。李魁政先生对中国线描艺术的研究,为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当然,要完整地构建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的独立绘画语言体系,需要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的同仁和艺术理论家的长期合作,从技术层面到精神层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的线描艺术传统,研究东西方线描艺术的历史和现状,及时总结当代中国线描艺术创作的新鲜经验。
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是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线描艺术展,展示了当代中国线描艺术创作的繁荣和最新成果。本次展览的名称“中国画线描艺术展”,将线描艺术定义在中国画的范围内,展品以笔墨线条为主的线描作品,显示了展览主办方传承和发扬中国画传统线描艺术的主导意图。同时,入选作品,特别是大量具有“写实意象”的人物画和花鸟画,赋予了新意,为中国画的艺术传统注入了活力。根据表现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和审美感受的需要,工笔线描和意匠线描都突破了中国画传统的线描程序,丰富了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的表现语言。从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中国线描名家和新秀们的诸多探索和实验。这些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实验,为当代中国线描艺术的全面发展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