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的学术论文

1.季玉山,:网络金融活动中的外部性及其政策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2003。2.王千、季玉山:“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经济与社会制度比较》,2005年第4期3。王千:“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电子货币的属性和功能?——与尹龙的商榷,《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4.王千:金融网络化背景下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思考,《理论前沿》,2005年第10期。5.王千、刘桂清:中国网络金融监管现状及政策建议,《经济纵横》,2006年第6期。季玉山,王千:“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2年第6期。7.王千:关注电子货币的信用扩张功能,《吉林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8.王千、王军:金融网络化背景下的结构性监管政策,《经济透视》,2005年第4期。9.王千:基于信息技术重构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5438+10月。10.刘桂清,王千:关于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2005年第5期。11.王千:欧盟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及其启示,载于《中国与欧盟:合作与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11。12.王千:《欧盟区域政策实践及其启示》,《中国与欧盟: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13.王千李杜:科学定位政府在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国际学术动态,第1期,2008。14.王千:振兴落后地区财政资助政策:欧盟的经验与启示,《经济体制改革》,第1期,2008。15.李杜,王千:“利用研究型大学优势资源培养金融创新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3期。16.冯,:自由银行思想述评,《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17.王千、李杜:电子支付技术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前沿》,第12期,2008。18.王千,何志鹏:从国际金融危机反思国际金融秩序,《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19.王千:银行卡替代现金及替代方式的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3期。20.何志鹏,王千:“去全球化浪潮中的自由主义再思考”,《江海日报》,2009年第9期。21.、吴德、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纵横》,2009年第7期。22.王千、何志鹏: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民主化改革的方向,《学习与探索》,第2期,2010。23.王千:农村金融的协整分析,金融支农与农村经济增长1978-2007,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2010。24.王千,黄睿:“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负债的影响”,《当代经济研究》2010第5. 25期。王千,李彤,王艺兴:“中国碳金融发展战略与路径分析”,《社会科学》,第5期,2010。26.王千,王以兴:农村金融的均衡与动态分析,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社会科学战线,第6期,2010。27.王千,蔡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及其未来取向,《江汉论坛》第9期,2010。28.王千,高屋和子:农村金融的均衡与动态分析,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立命馆经济,第5期,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