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做好家长学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对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城乡教育差距严重。其直接反映就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但是,根据有关专家的调查、分析和预测,当前教育经费投入再次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农村教育经费缺口约为6543.8+00亿元。资金的严重短缺直接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中央的相关政策没有真正落实,资金运行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农村教育已经负债累累,教师几乎没有福利和奖金,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共资金入不敷出。税费改革后,特别是实行一费制后,一些学校几乎没有资金来源,学校正常的办公经费都花不出去。此外,本应由政府拨付的办公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学校经营更加困难。

(二)城乡教育差距日益扩大

中国农村的教育条件是城市无法相比的,先进的教育手段、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教学条件更是无从谈起。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城乡教育的差距,许多农村家庭将孩子送到城市学校,这不仅减少了农村学生的数量,也降低了学生的质量。

(3)师资问题

一方面,乡村教师不匹配现象严重,很多学校聘请临时代课教师,无法保证正常上课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差的人进入教师队伍,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当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角色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乡村教师的年龄、学历、知识能力、身心状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转化过程要困难得多。

(四)留守儿童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严峻挑战

近年来,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约有2000万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管教不力和老人的溺爱,容易出现学习困难、旷课、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

(五)“城市本位”的课程不适合农村基础教育。

新课标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业能力为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困难的,导致部分农村学生能力不足,成为学业失败者,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被迫辍学。

(六)农村基础教育无法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

由于条件的限制,继续教育仍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方向。农村基础教育偏向优秀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没有办法把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

(7)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盛行。

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农村兴起。农民送孩子上学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就是要进大学,找个好工作。目前,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学费上涨较快,居民相对收入标准过高。而且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相关的社会关系更难找到工作,直接影响了农民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大学毕业后不找工作,早早去打工挣钱,是普通农民的普遍心理。

二、对策

(一)解决经费问题,改善办学条件。

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调整转移支付机制。农村税费改革后,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但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仍存在较大缺口。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中央、省、地、县各级政府在不同地区的财政分担比例,确保教育经费按时、按量落实;其次,要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四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此外,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可以在资金投入方面采取特殊措施,创造条件较早实现义务教育“免费制”,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解决代课老师工资低的问题。

2.利用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支教和师范生免费教育,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

3.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安排优秀城镇教师和特级教师定期到乡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任教,帮助乡村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

(三)端正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

要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的观念,必须面向所有农村,注重培养所有学生,而不应把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要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思想,真正把农村教育的重心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转移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

(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要特别重视对本地区薄弱农村学校的支持。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优先保障薄弱学校建设资金,缩小校际差距。通过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建立相应的、相对固定的实体,促进城乡学校联合合作,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切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使义务教育学校校舍、设备、教师等条件大致相同。

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政府问责制,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分析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步建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逐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试点工作,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5)办好家长学校,加强留守儿童教育。

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持。社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办好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这是崔林委员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的。乡村生活、全球生活,而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搞好农村基础教育,必须正确认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生活水平,要千方百计让农民富起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不提高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不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整个社会就不可能有更多的和谐。和谐社会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权平等和珍爱生命、民主、平等、和平与发展等。,这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每个公民最基础的教育之上。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资料:

①刘,人。关于加强农村初中教育的几点思考[C].中国教育研究丛书,2006,257~259。

②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③王菲。论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中国农业科学通报,2006,2:456~458。

④有文化的家庭。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困境[OL]。中国网,200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