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杠杆化进程及其对银行业影响的分析报告

随着金融去杠杆监管措施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是银行业扩张增速放缓。截至2017年4月末,银行业资产同比增速由2016年末的16%下降至13%。2017上半年,约4家全国性大中型商业银行总资产下降,多数银行二季度总资产增速低于一季度。从不同类型的银行来看,今年以来中小银行扩张速度快于大银行的局面得到了扭转,中小银行去杠杆逐步落实。今年一季度季报显示,五大行总资产较去年末增长3.67%,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仅增长0.81%,4家上市城商行资产增长3.64%。

二是去杠杆推高同业负债价格,增加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受去杠杆政策影响,市场流动性相对紧张。虽然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MLF保持了适度的流动性,但银行间债务成本持续高位运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债务成本。

三是去杠杆,压缩同业资产。去杠杆导致商业银行利差空间收窄,同时监管要求进一步规范同业资产操作。因此,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用银行对金融机构债权规模来近似同业规模,同比增速将从去年四季度的20%以上下降到2007年6月末的11%。

第四,去杠杆挤压“影子银行”,商业银行表外融资逐渐萎缩。商业银行去杠杆集中压缩部分表外业务,导致表外融资进一步压缩,部分表外业务转回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去杠杆化的影响如下:

三是流动性管理压力加大。目前流动性覆盖率仍处于达标过渡期,标准会逐年提高。但同业负债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波动性较大,不利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因此,去杠杆会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的压力。

(二)同业业务去杠杆化及其影响分析。

金融去杠杆以来,同业业务受到抑制,增速下降。3月和4月,同业存单净融资额也明显下降。股份制银行净融资额收缩最为显著,连续两个月下降超过80%。近期银行主要以滚动发行的方式发行同业存单来维持资产,新增发行增速得到控制。

从去杠杆对同业业务的影响来看

第一,直接导致部分业务暂停。出于审慎考虑,考虑到目前监管政策中仍存在不明确或不清晰的政策要求,经与监管机构和同业沟通,我行暂停了部分同业业务的开展,包括:停止投资理财业务;暂停同业资金对接银行信贷审批资产业务;我们暂时不会投资新直附票据的资产管理业务。

二是同业业务规模有所缩减。资产方面,由于投资理财、同业资金对接等业务暂停,股票业务到期难以继续,资产规模不得不压缩。负债方面,随着各机构同业业务规模的压缩,同业资金量会下降,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使银行被动缩减规模。

第三,业务创新基本停滞。目前,同业机构对监管不明确的业务持谨慎态度,市场缺乏创新环境,交易对手之间的创新合作受到很大阻碍,难以形成创新的业务模式。

(3)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去杠杆化及其影响分析

2014以来,蓬勃发展的“非标”业务,由于实体部门融资需求的持续下降而大幅萎缩。影子银行体系为了维持必要的收益和规模扩张,转而通过外包杠杆将大量资金配置到债券、股票、私募股权等资产市场,本质上是利用了市场上资金成本相对较低、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标的之间的套利机会。

委外业务基本来自银行资金,委外管理人多为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此轮多次发布降杠杆令,引发银行委外资金赎回抛售,令债市承压。特别是一些小的城商行被迫去杠杆,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或基金公司必须以亏损为代价卖出债券,加速资产贬值。今年前三个月,委外资金规模大幅缩水。统计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净资产在2亿元以下的基金有916只,其中222只小基金净资产在5000万元以下,占基金总数的27.2%。

对于资产管理行业而言,此轮去杠杆化不仅带来各类资产管理产品杠杆水平的下降,也对委外管理人的洗牌产生重要影响。单纯的通道业务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机构间的合作升级为优势互补;外包投资是分的,在外包管理者的选择上更注重投资能力;市场将完善外包投资管理机制,建立白名单机制,加强定期报告和沟通,实行末位淘汰制,规定外包管理人与投资的比例。这些都将对资产管理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引导行业回归资产管理本质。

(四)银行业金融市场业务去杠杆化及其影响分析。

银行理财市场业务的自我投资主要是债券投资,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最为重要。通常利用债券市场的方式是通过债券回购筹集资金。通过反复的质押回购周期,投资者可以买到数倍于自己本金的债券,提高杠杆。

从2014到2016,10,中国债券市场出现了持续近三年的牛市,中国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上涨23.5%。银行债券投资占比整体上升。从2014到2016,债券投资占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比重从13.1%提高到22.8%。2014年至2016年,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余额增速分别为15.6%、36.3%、25.3%。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理财产品主动负债等方式筹集的大量资金投向了债券市场。截至2016年末,银行理财产品资金配置于债券资产的比例为43.76%。

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去杠杆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依靠货币政策的调控和产品层面监管政策的实施。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央行频繁使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市场,逐步提高资金成本,迫使金融机构去杠杆化,鼓励资本虚化。二是调整场内质押式回购规则。2016,12发布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风险控制指引,2017年4月发布质押式回购资格准入标准和标准债券折价系数业务指引,从杠杆率限制、严格入库债券标准等方面修订了回购交易业务规则。三是监管协同升级,已出台相关政策指引,在产品层面限制杠杆率。2016年以来,“三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意见》、《关于加强组合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监管的通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对产品杠杆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一系列去杠杆化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如下:

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了较为剧烈的调整。2065 438+011 6月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由前期的稳健宽松逐步转向稳健中性,监管推动金融去杠杆,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剧烈调整。中债综合指数从2007年10月2011,2065438+5月初开始累计。

二是债券市场成交量明显减少。今年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日均成交金额同比下降19%;4月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22%,5月同比下降265,438+0%,整个二季度同比下降65,438+09%。

第四,市场利率上升,逐步传导到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在货币政策中性叠加金融去杠杆政策的影响下,去年四季度以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有所上升。今年5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88%,分别比65438+去年2月和去年同期高0.44和0.7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2.8%,分别比65438+去年2月和去年同期高0.36和0.85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货币市场利率对债券市场走势的传导总体上是平滑的,两者走势相对一致。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债券收益率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而上升。1和10国债到期收益率由2016年末的2.17%和2.74%上升至今年5月末的3.45%和3.61%。

同样,货币市场利率走高对银行贷款利率也有一定传导。今年3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3%,分别比去年2月和去年同期高0.26和0.23个百分点。一般贷款中,浮动利率贷款占比58.57%,较去年的65438+2月上升5.84个百分点。

第五,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相应增加。近年来,随着货币供应方式的转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采用逆回购和MLF,目的是“削峰填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基本稳定。调控的变化意味着央行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慢慢提高资金成本,同时保证不出现流动性危机。由此,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频率增加,流动性的波动性加大,导致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

金融去杠杆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

近年来,监管明确商业银行同业负债不超过全部负债的三分之一,去杠杆加大了同业负债价格的波动性;同时,市场资金价格长期居高不下,降低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宏观经济中M2增速明显下降,加大了全社会增加存款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二)商业银行需要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结合国际监管经验,银监会于2015年正式发布《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自2016起,央行宏观审慎评价体系也将宏观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纳入管理范畴,重点对商业银行资本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加上近期一系列监管措施,表外业务可能有回归表内的趋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也存在管理压力。商业银行未来要维持合理的资产负债杠杆水平,需要拓宽外部资本补充渠道,跟上监管形势的变化,通过对各类资本工具的创新研究,积极提升外部资本补充能力。

监管政策的细节需要澄清。

目前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沟通协调还需要时间。同时,考虑到一些政策,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预计监管部门完成所有检查并出台监管政策实施细则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将对下半年受监管影响较大的同业业务发展产生影响。

(D)需要澄清商业判断标准。

从目前的检查反馈来看,各地监管机构对具体业务问题的认可标准不尽相同,需要银监会统一标准。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各地银监分支机构的监管情况不尽相同。大部分分行只对可以明确判断为违反现有监管规定的业务提出整改要求,主要是监管指标套利或违规放贷。一些涉及“同业空转”的判断没有明确标准,少数分行没有直接提出整改要求。

政策建议

(一)加强监管政策协调,稳步有序推进去杠杆。

一方面,要加强“三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协调出台货币政策措施和金融监管措施,避免政策叠加引发的无序去杠杆风险。另一方面,合理把握去杠杆的政策节奏和力度,避免导致银行过快压缩信贷和表外融资损害短期经济增长。

在金融监管方面,要特别注意决不能为了应对风险而引发新的风险。一是监管政策分新旧,新的部分按照新的监管标准执行,允许存在到期后自然消化存量业务。二是合理安排过渡。在自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安排4至6个月的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

(二)加强风险预警和舆论引导。

银监会表示,立法工作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要及时弥补监管短板,排查监管制度漏洞,完善监管规范。银监会公布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称今年将加快银行股东代持、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业务等重点领域的立法工作。

金融去杠杆化更侧重于化解金融风险,以实现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节奏,防止市场急于求成,所以要加强舆论引导,帮助市场形成稳定有效的金融监管预期,实现制度协调和稳健的金融去杠杆。同时,监管部门要把监管的重点从事后控制转向事后控制。

(3)加强监管合作,完善穿透式监管。

在现有分业经营形势下,要统筹金融信息统计工作,深入防控风险,重点排查,加强监管合作,实现监管突破,进一步提高风险信息披露标准和金融产品信息水平,有效防范监管套利。从长远来看,需要改革和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构建和设计统一的资产管理业务整体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4)建议明确政策细节,统一政策执行标准。

对于风险投资退出、同业资金投资嵌套渗透等相关问题,建议在充分调研和考虑业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尽快明确相关政策,避免因政策不明确而导致业务暂停。另一方面,建议统一各地监管分局的执行标准。

㈤协调和推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

金融去杠杆旨在为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创造健康的金融环境,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仍取决于实体经济中的改革。问题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的低效率,其中快速上升的企业债务杠杆、房地产泡沫以及大量“僵尸”国企对金融资源的长期占用,都是影响经济改革和提高效率的重要障碍。这些问题不解决,“脱实向虚”的问题还是会卷土重来。

显然,金融杠杆是在实体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产生的。长期来看,只有协调推进经济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金融才能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也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从而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让商业银行积极回归本源,有效服务客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六)积极创新外部资本工具,拓宽资本补充渠道。

在维护金融稳定、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下,无论是从监管角度还是从自身经营角度,商业银行都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资本的质量和数量。目前,商业银行的外部资本补充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工具债务,应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资本工具创新,为商业银行稳健发展提供支持。

这篇文章来自邦德杂志。

相关问答:高财务杠杆有什么影响答:高财务杠杆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会增加风险。最突出的例子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危机前,美国投资银行赚了很多钱。危机过后,雷曼兄弟倒闭,世界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