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的前沿理论

首先,关于风险问题

斯蒂格利茨对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和M.Rothschild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上。

在与Rothschild合著的论文《增量风险:定义》(1970)中,斯蒂格利茨首次总结了风险的传统定义,并提出了新的定义方法。他们认为人们通常用四种定义来解释一个随机变量(Y)比另一个随机变量(X)具有更大的风险(假设它们的均值相同),即:(1)随机变量Y等于随机变量X加上干扰项Z(均值为零的噪声);⑵每个风险厌恶者偏好X,即对于一个凹效用函数,EU(X)≥EU(y);⑶与随机变量X相比,随机变量Y的概率密度函数在其尾部具有更大的权重;(4)随机变量y的方差大于x .通过检验随机变量的偏序,他们指出前三种定义是等价的,而第四种定义是不同的。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风险的含义,他们还给出了“更高风险”的形式化定义,即如果一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是另一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加上一个“MeanPreservingSpreads”,那么这个随机变量具有更高的风险。其中“均值为常数的差”是一个均值为零的分段函数。斯蒂格利茨和罗斯柴尔德的这一定义,已经成为大多数风险文献的分析基础。

在斯蒂格利茨与罗斯柴尔德合作撰写的论文《风险增加:经济影响》(1971)中,进一步讨论了风险增加的经济影响及其具体应用,并分别对不确定性对储蓄收益率、投资组合选择、制造商生产问题和制造商多期计划问题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考察。主要结论如下:(1)均方误差分析法一般会导致⑵不确定条件下制造商的产量总是低于确定条件下的产量,制造商对风险增加的最佳反应是减产而不是降价(这是新凯恩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这些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论文奠定了斯蒂格利茨的学术地位,部分确立了他的研究方向和风格。有人形象地指出,斯蒂格利茨的学术生涯,就是他关于风险和不完全信息的基本观点不断传播到整个经济学领域的过程。

二是委托代理与道德风险、信息甄别、不完全竞争等理论。

斯蒂格利茨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研究直接导致了他对委托代理和道德风险、信息甄别和不完全竞争的研究。这些研究既是前述分析工具和基本思路的理论应用,也是他分析各种具体经济问题的立足点。

1.委托代理与道德风险。斯蒂格利茨用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来研究委托代理和道德风险。主要成果体现在他与阿诺特合著的论文《道德风险的基本分析》(1998)、《道德风险与非市场制度》(1991)。

斯蒂格利茨等人认为,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造成委托代理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和动机可能不一致,存在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行为可能不符合委托人的利益。他们指出,即使出现这种情况(代理人的行动对委托人来说并不是最好的),委托人可能仍然更倾向于代理人参与的结果,而不是代理人没有参与的情况。例如,在刑事审判中,谋杀嫌疑人可能更喜欢雇用代理人(律师)(被判过失杀人罪)的结果,而不是没有代理人(被判死刑)的结果。当然,最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结果(无罪释放)可能是通过代理人的其他行为(如贿赂法官、作伪证等)获得的。).因为委托人无法从可观测的信息中完全推断出代理人的真实行为,无法准确了解代理人的能力以及代理人在多大程度上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事。因此,斯蒂格利茨等人把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描述为:由于某些不对称信息的存在而产生的委托人的风险。

在分析模型中引入努力函数,使得双方签订的合同对双方的偏好集和机会集产生间接影响,使得市场活动更加复杂。据此,Arnot和Stiglitz (1988)指出:“即使期望效用函数、努力程度与事故概率的关系等基本函数相当好,无差异曲线和可行集也不一定:无差异曲线不一定是凸的,可行集也不一定是凸的;价格消费线和收入消费线可能是不连续的;努力程度一般不是保单或商品价格等参数的单调函数或连续函数。”显然,不连续性会削弱人们对市场机制的信心。此外,他们认为非市场因素会进一步加剧道德风险问题。因此,阿诺特和斯蒂格利茨(1991)得出了“当存在明显的市场失灵时,非市场因素至少部分地具有克服市场缺陷的强烈动机”的结论。

新凯恩斯主义

2.信息筛选模型。阿克洛夫的“二手车市场模型”和斯宾塞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分别分析了逆向选择的机制和信号传递的作用;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信息筛选模型和保险市场模型,极大地拓展了经济学中逆向选择和信号理论的研究。

斯蒂格利茨在其论文《信息筛选理论、教育与收入分配》(1975)中,以“教育水平”为市场信号,研究了信息筛选的内在机制。在“质量依赖于价格的原因和后果”(1987)一文中,考察了价格水平作为市场信号并具有信息歧视功能的情况,特别是对信息歧视问题给出了更一般的分析。斯蒂格利茨认为,价格水平除了传统经济理论通常描述的功能之外,还有充当市场信号的功能——传递信息,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价格变化有两种效应:信息不变条件下沿需求曲线的移动和信息变化引起的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例如,在保险市场上,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被保险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往往较大;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投保人愿意支付的价格来区分投保人,让不同类型的投保人选择不同的保险合同。

斯蒂格利茨的模型有四个突出的特点:(1)许多结论依赖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⑵所有模型都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3)当存在信息筛选时,某一市场价格中的供求可能不相等;(4)即使是相同的商品,也会有多个市场价格,即市场价格是一个分布,而不是单一的值。在信息筛选模型中,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可能使市场失灵,使市场均衡偏离最优水平。它们在劳动力市场、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应用,为新凯恩斯主义对自由放任的质疑态度提供了微观基础。

3.不完全竞争。对不完全竞争的分析是斯蒂格利茨的另一个重要学术贡献。在一系列相关论文中,他将制造商建模为面临风险(产量取决于随机变量)、市场结构(行业中制造商的数量)和采用博弈论(进入策略和退出策略等)的生产单位。).

斯蒂格利茨在与迪克西特合著的论文《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性》(1977)中指出,外部效应、规模经济和公平分配是不完善市场结构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提出了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模型,比较了不同假设下市场均衡与社会最优的关系。起初,他们巧妙地将规模经济的问题转化为产品类型和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减少产品种类,增加每种产品的产量,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节约社会经济资源;同时,产品种类的减少会减少消费者消费的产品种类,从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消费者更喜欢消费的多样性)。由此,他们将规模经济的问题转化为产品品种和产品数量的问题,其社会福利性质取决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形式(因为效用函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品种的偏好)。

为了反映产品品种在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作用,反映产品替代对消费者效用和社会福利的影响,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构造了著名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效用函数”(后扩展为D-S生产函数,在现代内生增长理论中,特别是在品种增加或质量提高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分别应用于固定替代弹性、可变替代弹性和无替代弹性。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替代弹性固定的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市场均衡和约束优化是完全一致的,即拥有相同数量的企业,相同数量的产品和产量;无约束优化比市场均衡和有约束优化有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种类的产品,但没有一个企业达到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所以,社会优化并不是扩大产出穷尽所有规模经济的情况。此外,在替代弹性固定的情况下,他们首次推导出了大家熟悉的张伯伦dd曲线和DD曲线。

三。保险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保险、金融、劳动力等具体市场的分析,是斯蒂格利茨对经济理论的又一重要贡献。在斯蒂格利茨的研究中,这些市场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每个市场的产出是随机的,至少有一个市场交易者面临风险问题;⑵市场面临信息不对称;⑶每个市场都充满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这些市场一般不明确,其产量往往偏离最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