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看中国近50年单簧管艺术的发展】单簧管品牌

1903 10 6月18日,在北京创立军乐队的英国人赫德写道,他的乐队里的第一个单簧管演奏家,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被保定的军乐队以4倍的高薪录用,这说明中国人演奏单簧管已经超过100年了。[1] 1922 10十月,北大音乐工作室成立后,单簧管演奏家穆志清先生前往任教。[2]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单簧管艺术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部分选手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单簧管作品也在国际比赛中获奖。②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国人就对单簧管艺术进行了研究,并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收集和整理,笔者回顾了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我冒昧地起草了这篇文章,希望得到您的批评和指正。

一、历史文献——从无到有,越来越好

从1962到2004年,作者在中国大陆各种报刊上收集了77篇关于单簧管的文章。按内容可分为作品介绍与分析、演奏技巧与教学、单簧管艺术史、乐器制造与技术四大类。文章数量和比例见下表。

在11篇关于作品介绍和分析的文章中,有8篇文章介绍了欧洲的经典作品,只有3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的作品。黑管演奏老前辈张仁福先生在他不到700字的短文《三首黑管独奏简评》中,介绍了《苏北调变奏曲》(张武编曲)、《回旋曲》(辛湖光作曲)、《抒情》(杨树铮作曲),指出黑管演奏技术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希望作曲家和演奏家能更好的建立创作友谊和联系,同时进行大胆的创作?。[3]在介绍陈其钢的一首单簧管独奏时,Xi·威龙先生说:“《晨歌》在旋律风格上保持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些调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旋律发展手法,使音乐清新、活泼、富有生命力。他还在乐器的演奏上做文章,极大地发挥了单簧管和钢琴的演奏特点。?他认为《晨歌》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其创作手法可以?用在类似的现代音乐作品中,尤其是带有中国民族风格的?。[4]

关于演奏技巧的文献有36篇,占总数的46%。20世纪下半叶,国外的单簧管演奏者已经探索和引进了循环通风、双吐、复调、颤音、滑音等新技法,但在上述36篇中,除了编著的两篇《单簧管新声》和魏译的《反复呕吐与单簧管乐器》(注)外

在第三类文献中,李华山先生的《单簧管艺术史》全面介绍了西方单簧管艺术的发展。本文不仅介绍了乐器制造技术的发展,作曲家对它的应用,还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作品进行了评价。作者还特别提到了中国作曲家胡碧菁的单簧管协奏曲《帕米尔之声》,指出?很有特色,旋律优美,是一首很好很受欢迎的单簧管独奏作品?。[6]

在16关于乐器制造与技术的文献中,以Xi·卫龙和蒋存发对单簧管哨的研究最为突出,其研究方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本文通过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哨子纵向照片和性能谱测试数据证明,经防腐处理的芦竹制成的哨子音色更纯正,寿命更长。作者还指出,浙江萧山和安徽凤阳产的芦竹质量很好,但当地没有人从事种植。[7]

这些文件的年表结果如表2所示:

张仁福的散文《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不仅是上世纪60年代发表的唯一一篇文章,也是上世纪发表的唯一一篇介绍中国作品的文章。10年只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明当时的单簧管艺术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演奏技术与教学、艺术史、乐器制造与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展。

与1960年代相比,1970年代有所进步。发表的6篇文章中,除了一篇翻译是关于演奏技法的,其他5篇都是关于乐器的制造和工艺,主要讨论如何制造哨子、口器等部件。因为它在里面?xxxxx?期间几乎无法介绍和分析单簧管作品,也没有条件研究单簧管艺术史,那么在这两个方面呢?交一张白纸?不奇怪。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总数比60年代增加了很多,说明通过单簧管演奏者和制造者的努力,这一时期的单簧管艺术在中国有了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单簧管艺术也迎来了春天。80年代,* * *发表了24篇文章,是70年代的4倍。五篇单簧管艺术史论文的发表,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学术空白。80年代发表论文11篇,占论文总数的45%以上,数量高于90年代。这些文章大多介绍了呼吸、指动、舌奏等最基本的技法,说明当时人们更重视基本演奏技法的讨论和教学。关于乐器制造和技术的论文数量也比70年代有所增加。然而,关于作品介绍和分析的论文数量与60年代相比并没有增加。

从表面上看,90年代发表的论文总数低于80年代。除了对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其他类别的论文数量有所减少。比如乐器制造与工艺方面的论文从7篇减少到2篇。但这一时期的论文质量相比80年代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前面提到的《单簧管哨片研究》一文,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作品介绍和分析文献从80年代的1篇增加到4篇,但没有一篇介绍中国的作品,很遗憾。

21世纪前四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不仅超过了90年代,也超过了大多数论文发表的80年代。讨论演奏技法和教学的论文比例达到了55%以上,可见这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可以预测,单簧管文学的出版数量将在21世纪的前10年达到历史新高。如何在增加数量的同时保证和提高文章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二、学科发展——植根传统,放眼世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单簧管艺术发展迅速,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令人鼓舞。但是,从阅读文献中,我可以看到,单簧管的学术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影响我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传统文化土壤。卞蒙在《中国钢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一书中认为,钢琴艺术之所以能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在中国迅速发展并繁荣,是因为中国人把外国?钢琴文化的种子,种在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8]要推动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还必须把它种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里。然而,在20世纪,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21世纪要让单簧管艺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必须大力倡导中国作品的创作和推广,学习传统音乐,及时总结经验,尽快建立中国的单簧管教学体系。

中国钢琴界的老前辈胡教授曾指出:?写出更多中国人接受和欢迎的好作品?。边萌认为:?有了优秀的中国作品,才能在钢琴演奏上有自己的中国特色,建立自己独特的演奏特色,否则中国钢琴学校的建立就是一句空话?。[9]虽然50多年前,张仁福先生就希望作曲家和单簧管演奏家建立创作友谊和联系,但中国作曲家也为单簧管创作了不少作品。(13)已出版的单簧管文献几乎只介绍和分析外国作品,很少介绍中国作品,这反映了音乐人对中国作品不感兴趣。与国外经典作品相比,中国现有的作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写作技巧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演出者应积极支持和鼓励中国作曲家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并应大力倡导中国作品的演出,以促进更多更好的中国作品的出版。只有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中国作品,单簧管艺术才能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张仁福先生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建议,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迫切需要表演者加强与作曲家的友谊与合作,为好作品的发表创造条件。

因为单簧管是外来乐器,所以很多人认为单簧管学习者只要学好西方人的技巧就可以了。他们不需要也不需要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中也没有可供他们学习和借鉴的技法和方法。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众所周知,单簧管演奏技法在20世纪下半叶西方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有一部分(如循环通风)是从东方学来的。据王汉华先生考证:使用循环通风法的第一人是我国的一位唢呐艺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长笛演奏家赵松庭成功地将这一技巧运用到长笛上。一些外国管乐家也竞相学习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10】王汉华的文章早在1983就发表过,而当时的民族乐器演奏者如唢呐、帝子等已经普遍掌握了这种方法,但国内大部分单簧管演奏者对其几乎是一无所知。直到1998,由国际单簧管协会(ICA)主办的单簧管艺术节在北京举行。当ICA主席Robert-Spring博士使用这款起源于中国的单簧管时?新技术?罗西尼的引子、主题、变奏曲在演奏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很多演奏者都是第一次听到,有的参与者甚至感慨地说:这种方法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如果一个单簧管演奏者在50年代敢于向民间艺人或民族管乐器提问和学习,我们可能早就掌握了这种技术,外国人也会来向我们学习这种方法。循环换气?出口转内销?说明我们在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扩大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同时,忽视了对我国传统音乐和传统演奏技法的学习,不重视与国内同行在民族音乐领域的交流。如果不能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单簧管艺术将永远无法植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永远无法在中国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目前,我国国风音乐圈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根据原本只用于长音符的循环通风原理,发明了将循环通风应用于吐音符的方法,并在竹笛和唢呐乐器上得到应用和推广。我们应该尽早向他们学习这种通风方法,不要让它再来一次?出口转内销?。

因为发展单簧管艺术,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欧洲的单簧管发展史,但是要总结自己的经验。这包括总结中国单簧管发展的历史,总结中国单簧管制造的历史经验。现在,学生也能从老师那里听到一些中国早期的单簧管艺术发展史。如果我们不进行这项研究,我们应该把?口口相传的记载,再过十几年,这段历史就无法再补了。一个国家一种乐器的发展与这个国家制造这种乐器的能力、规模和技术密切相关。钢琴和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没有制造业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提高是不可想象的。目前,我国对单簧管制造及其工艺的研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及时总结已有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单簧管艺术的发展。

1980,国际知名单簧管演奏家多纳尔·德?当韦斯特莱克先生应邀访问我国时,他想。中国语言优美,完全具备在中国形成引人注目的单簧管流派的基本条件。“他还预测中国?会培养出震惊世界乐坛的艺术大师吗?。[1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单簧管学校应该是中国单簧管界的一个崇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因为教学是器乐艺术发展的中心环节,如果不研究教学,教学质量就无法提高,后继无人,根本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建校。据统计,从1979到1990,在中国钢琴领域发表了80多篇关于钢琴教学的论文。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11】极大地推动了钢琴教学的发展,为中国演奏者攀登世界钢琴艺术高峰,建立中国独特的钢琴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单簧管文献中对演奏技法的介绍很多,涉及演奏技法和教学,但对教学问题的讨论很少。加强单簧管教学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21世纪,如果我们能将单簧管艺术植根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单簧管学派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

[1]陶亚冰《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史稿》[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第210页。

[2]王玉河《中国现代音乐史》(第二修订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95页。

[3]张仁福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J],人民音乐,1962,9号,p . 10;Xi·卫龙和陈其钢为单簧管所作的晨歌[J],交响曲2001 9。

【4】倪?拉姆齐的发音与单簧管乐器[J],外国音乐参考,4-5号,1983,p . 183;单簧管新声[J],黄铃,编号1991。

[5]李华山单簧管艺术史[J],齐鲁艺苑,1987,1,第45页。

[6]Xi·卫龙、蒋存发的单簧管吹奏研究[J],黄忠,2号,1991。

[7]张仁福简评三首单簧管独奏[J],人民音乐,第9期,1962,p.10..

[8]Xi·卫龙和陈其钢的《晨歌》[J],交响曲,2001,第9号

【9】王汉华?声音连续通风?在管乐演奏中的应用[J]音乐艺术,3号,1983,第50-53页。

[10]王与单簧管专家韦斯特莱克的一次谈话[J],音乐艺术,1982,第1号,第81号。

杭州师范大学音乐艺术学院讲师

(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