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沙眼衣原体
沙眼至少流行了三四千年,从微生物学开始就被重视。1887年,微生物学创始人之一的Koch从沙眼病变中分离出一种细菌——威尔柯克斯体,被认为是沙眼的病原体。他最早提出沙眼的“细菌病原体说”,但很快被否定。1907中,Haberstedt和Prova Zeke在沙眼病变中发现包涵体,认为是病毒,但无定论。20世纪20年代中期,Nicholas证明了沙眼材料仍被沙棒过滤的细菌感染。他最早提出沙眼的“病毒病原体说”,但未能证明。1928年,野口秀树从沙眼物质中分离出一种细菌,将其作为病原体,再次提出细菌病原体学说,引起广泛关注。在1930,唐和重复了野口的实验,但他们得到了否定的结果。1933年,唐将保存在美国的“细粒芽孢杆菌”植入包括他本人在内的12志愿者眼中,证明其不致病,推翻了“细菌病原体论”,“病毒病原体论”重新占了上风。直到1954,尽管很多实验室都在努力,但还是没有定论,因为病毒没有分离出来。早在20世纪30年代,唐在研究病毒和包涵体的性质时,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是一个从小到大的长系列,在已知的病毒和细菌之间存在着“过渡性微生物”,如立克次体和牛支原体。他认为,沙眼病原体是一种比痘苗病毒更大、接近立克次氏体的“大病毒”,它的许多特性接近鹦鹉热和鼠淋巴肉芽肿病毒。顺着这个思路,他制定了研究计划,同步进行了沙眼包涵体研究、猴感染试验和病毒分离试验。为了保证病理材料的可靠性,他专门邀请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张对选取的典型病例进行鉴定,并从6月1954开始工作。
这一年间,唐亲自带助手检索同仁医院沙眼门诊201份材料,发现包涵体48例,发现包涵体有散在型、帽型、桑葚型、填塞型四种形态,并阐述了其形成和演变过程,澄清了1907发现沙眼包涵体以来的混乱认识。他在论文中写道:“原虫和原虫都是沙眼病毒的进化形式。原生质体代表静止,原生质体代表活跃繁殖。原体成为原体,原体产生原体。.....我们可以推断,沙眼病毒的前体侵入或被吞噬到上皮细胞中,即通过增大体积成为前体,繁殖发展成散在的包涵体,然后继续发展成帽状或桑葚状包涵体,最后成为填塞的包涵体。此时或之前,原体回复原体,最后细胞塞满原体而破裂,原体喷涌而出,然后侵入其他健康细胞,反复感染。”他实际上描述了沙眼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的发育周期,在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后,在人工感染和动物模型中得到了完全证实。已知沙眼衣原体的发育周期约为48小时。
这一年,在唐进行的猴子感染试验也获得了成功。他和助手在猴子身上造成沙眼,发现猴子和人的结膜解剖结构不一样,沙眼后的症状也不一样:没有疤痕和血管翳。他们还在猴子身上发现了此前从未有人发现的沙眼内含物。
然而,他们分离病毒的努力今年失败了。在1951和1953中,日本学者Arakawa和Kitamura报道了通过在幼鼠脑或鸡胚绒毛尿囊膜中接种成功分离出病毒,但由于无法获得病毒而未被识别。唐认为用他们的方法分离沙眼病毒是可能的。因为他认为沙眼类似于鹦鹉热和鼠淋巴肉芽肿病毒,后两者可以在老鼠的大脑中生长。于是他决定通过重复荒川和北村的实验来开始病毒分离的实验。然而,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助手从201个典型的II期沙眼患者身上采集了样本,并接种了2500多只幼鼠。他们都没有出现类似荒川和北村描述的症状,也没有分离出病毒。实验失败了。唐虽然没有完全否定用幼鼠分离沙眼病毒的可能性,但还是决定搁置,用鸡胚分离。
65438年6月至0955年7月,恢复病毒分离实验。这次他没有使用荒川的绒毛尿囊膜接种,而是使用了立克次氏体研究中常用的卵黄囊接种。他分析了影响病毒分离的因素,认为除了选择敏感动物和合适的感染途径外,还需要抑制杂菌的生长,决定在样本中加入抗生素作为抑制剂。当时已经知道链霉素治疗沙眼无效,青霉素是否有疗效未知,所以选择了这两种抗生素,但是没想到这么顺利,仅仅做了八次测试就分离出了一种病毒。
世界上第一个沙眼病毒被唐命名为TE8,T代表沙眼,E代表鸡蛋,8是第八次实验。后来,许多国家的实验室称之为“唐氏病毒”。虽然分离出了病毒,但是成功率太低,后来才知道青霉素可以杀死病毒。他们改进了方法:取消了青霉素,增加了链霉素的用量,延长了链霉素在样品中的作用时间,成功率大大提高。采用改进后的方法,病毒分离率达到50%,在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内连续分离出8种病毒。实验成功了,有人建议唐尽快公布结果,因为国际上很多实验室都在争着分离沙眼病毒,如果不尽快公布,怕被抢先。然而,作风严谨的唐却不同意。他认为科赫定律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科赫定律要求微生物是传染病的病原体。首先,它必须能够从相应的病例中分离出微生物。其次,需要能够在体外培养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第三,分离的微生物应该能够在另一个健康宿主中引起典型的损伤和症状;第四,我们应该能够再次从这个宿主中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唐做了大量的工作,证明TE8可以在鸡胚中繁殖,用它感染猴可以引起典型的沙眼并找到包涵体,可以从猴眼中再次分离得到“纯培养”。他还使用分级滤膜来证明TE8是可过滤的,并测量了它在120-200 nm之间的尺寸。然后,他在6月1956+00发表了论文。最后他在1957的除夕夜把TE8植入他的一只眼睛里,造成了典型的沙眼。为了观察整个病程,他坚持接受了40多天的治疗,这无疑证明了TE8对人类的致病性。
沙眼病毒的成功分离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这是一个关键性的突破,将长期处于低潮的沙眼研究推向了高潮。英国李斯特研究所的Collier 1957获得了TE8和TE5,很快证实了唐等人的工作。1958年,他用唐的方法在西非冈比亚分离出沙眼病毒。不久,美国、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医生也分离出了沙眼病毒。1958年,琼斯从美国一名患有性传播疾病的妇女的子宫颈中分离出沙眼病毒,解决了仅在美国每年就影响数万人的性传播疾病问题。有了病原体,就可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确认沙眼、鹦鹉热、鼠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属于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组微生物。这导致了微生物分类的重大变化,增加了一个衣原体目,沙眼病毒正式更名为沙眼衣原体。用病原体去检验,证明了很多简单的方法,比如烘干、暴晒、热水烫,很多常用的消毒剂都可以有效消毒,也筛选出了很多特效药。沙眼的治疗和预防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