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玄奘西游记谈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
唐僧这个人物确实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致命弱点,而这些弱点也是世俗社会中人的缺陷。一个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懦弱无能胆小。西行途中,每当遇到险峻的山川、妖魔鬼怪,唐僧的脸色总是变得苍白,恐惧异常。在妖怪面前,他们常常跪下来,向国王大声求饶。取经路上,唐僧往往事事失败。比如他去寺庙要求投宿,会遇到断然拒绝,甚至自愿去斋月,总会跳进妖怪的陷阱。难怪连猪八戒都说:“师父没用。”他的胆怯也演变成了取经过程中的推卸责任。比如第五十六回,土匪拦路抢劫,把抓来的唐僧吊死。悟空来救后,杀了两个贼。唐僧闷闷不乐,下葬祷告时说:“你去罗森堂作诗,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两人不同姓。冤屈有头,欠债有主。不要叫我学和尚。”怕牵连到自己,他故意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孙悟空身上。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容易听信谣言,不辨是非。最让读者恶心的恐怕就是他老是给孙悟空念咒语,让孙悟空这个忠实保护他去西天取经的大弟子痛苦地翻来覆去。尤其是在“尸妖孙悟空三打被圣僧追杀的唐三藏”的时间里,白骨夫人想吃唐僧的肉,三次变卦,三次迷惑唐僧。第一次变成了漂亮的女儿,第二次变成了年过八旬的老婆婆,第三次变成了“手握几颗佛珠,南诵经典”骗唐僧的老头。唐僧每次都差点上当,幸好被孙悟空挑剔的眼神抓住了。然而,唐僧却一无所知。他甚至对着孙悟空连续念了三遍咒语,最后还写了一本贬损书把孙悟空赶走。
唐僧作为一个世俗的僧人,虽然有着常人的种种人格缺陷,但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形象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上。师徒四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并不是每个人都以取经为自己的目标。孙悟空,他的理想是扫除世界上所有的恶魔。他不去思考取经的意义和价值。他的乐趣在于取经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艰难险阻成为他实现价值的源泉。孙悟空追求的是崇高的理想。猪八戒的追求是物欲横流,高老庄是一种象征,一种家庭温暖、物质丰富的象征。但猪八戒并不满足于高老庄这样的净土,而是“占着碗看着锅”。食物和颜色成了他的目标,他最终被命名为“清洁祭坛的使者”。沙僧的追求更是可怜。其作用是缓和师徒矛盾,形成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他对师父忠心耿耿,对师兄们有着双重的理解和关爱。弟子们经常嘲笑师父的迂腐,甚至怒斥师父的“慈悲”,甚至师徒之间还发生过激烈的冲突。然而,矛盾就是矛盾,弟子们仍然尊敬师父。究其原因,是因为唐僧的理想信念深深地影响了三位弟子,这种理想信念成为四位弟子取经精神凝聚力的核心。没有唐僧,这支队伍早就溃不成军了。孙悟空回到花果山,猪八戒回到高老庄,沙僧回到流沙河。他们仍然是恶魔。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僧可能是他们的精神救世主。
唐僧之所以有如此坚定的信仰,如此崇高的理想,来源于他对自己家庭悲剧的痛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