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常见问题的探讨
摘要:纳氏试剂比色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中氨氮的测定。本文讨论了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预处理方法的选择;消除水样中的干扰;配制酒石酸钾钠溶液和纳氏试剂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显色条件的控制等。
关键词:纳氏试剂比色法,预处理,纳氏试剂,显色条件
1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水样有颜色或浑浊,含有其他干扰物质,影响dim测定,需要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对于清洁的水样,可采用絮凝沉淀法[1],对于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可采用蒸馏法[1]进行预处理,消除干扰。其中,前者是首选方法,因为它更简单快捷。
1.1絮凝沉淀法及其改进
1.1.1仪器
100ml塞量筒或比色管
1.1.2试剂:
(1)10%硫酸溶液
(2)25%氢氧化钠溶液
1.1.3步
取100ml水样于带塞量筒或比色管中,加入1ml10%硫酸锌溶液和2~4滴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约10.5,混匀,静置沉淀。取上清液适量备用。这个方法有一个改进,就是不用滤纸过滤,取静置后的上清液。静置时间以取样时不能取絮状物为准。
1.1.4讨论:第四版《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絮凝沉淀后的水样用不加氨水充分洗涤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始滤液20ml后的滤液。有实验表明,不同滤纸之间或同一张滤纸上铵盐的含量差异很大,有些含量高的滤纸虽经多次水洗仍达不到实验要求。所以每一批滤纸在使用前都要取样,要洗几次。还发现滤纸中约有0.25%的可溶性物质,滤纸的平均失重率为0.58%,这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取上清液就避免了这个缺点。
2消除水样中的各种干扰: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样品的多样性和干扰物的复杂多样,有时样品经过絮凝沉淀预处理后,显色液浑浊,严重影响透光率,造成结果偏高。此时,应采用蒸馏预处理方法。方法见《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
2.1颜色(浊度)干扰的消除。
取50毫升水样于50毫升比色管中,加入1.00毫升酒石酸钾钠溶液和1.00毫升氢氧化钾溶液,测量吸光度(校正吸光度)。水样用纳氏试剂着色后,从校正的吸光度中减去测得的吸光度。
2.2消除金属离子干扰。
在碱性环境下,金属离子容易水解,一般加入酒石酸钾钠进行络合;加入少量硫代硫酸钠可以掩盖含汞的盐;当含有Mn2+时,用50%酒石酸钾钠1.00ml+2% na 2 EDTA 1.00ml代替纯酒石酸钾钠,可以掩蔽Mn2+的干扰[2];它含有大量的铜、铁等金属离子,通过蒸馏预处理后再进行测定。
2.3消除有机干扰。
当水样中含有甘氨酸、肼和部分胺类等有机物时,将水样的pH值调整到9.5左右,进行蒸馏。当它含有酮、醛和其他胺时,通过在低pH值下煮沸来除去。
2.4显色液混浊的对策
经絮凝沉淀预处理后,取上清液,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和纳氏试剂后,有时出现浑浊,严重影响透光率,误差很大。笔者在测量污水处理厂出水水样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不含酒石酸钾钠的显色液不浑浊,说明是酒石酸钾钠的问题。可用(3.1)法提纯的酒石酸钾钠溶液,经蒸馏预处理后测定。
3试剂制备应注意的问题
药物的纯度和试剂的配置方法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1酒石酸钾钠的纯度直接关系到测定结果,导致实验空白值高,实际水样浑浊,影响测定,需要净化除去铵盐。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处理方式。
①用纳氏试剂提纯酒石酸钾钠溶液(50%),纳氏试剂用量为酒石酸钾钠溶液体积的2%,空白吸光度最小,基本稳定;
(2)向酒石酸钾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碱液,煮沸蒸发至约50mL,然后冷却至100mL定容。实验表明,用上述两种方法提纯的空白值也能满足分析测定的要求。
3.2纳氏试剂的制备
了解纳氏试剂测定氨氮的显色原理,有助于了解纳氏试剂的配制方法。原理如下:2k 2[hgi 4]+3 NaOH+NH3→NH 2 hgio+3 nai+4ki+2H2O。
纳氏试剂有两种制备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能产生显色基团[HGI 4] 2。第一种方法使用氯化汞和碘化钾,关键是加入HgCl2的量,决定了显色基团的含量,进而影响方法的灵敏度。但该方法并没有给出准确的HgCl2用量,需要根据试剂配制过程中的现象来判断,具有经验性,难以把握。根据经验得出,当HgCl2与KI的用量比为0.44∶1(即8.8gHgCl2溶于20gKI溶液中)时,效果很好。这里就不赘述了。第二种方法用碘化汞和碘化钾: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再称取7g碘化钾和10g碘化汞溶于水中,在搅拌下将该溶液缓慢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水稀释至100ml。这里要特别注意碘化汞和碘化钾的比例。I-不宜过量,否则反应发生逆反应,显色基团[hgi 4]2-减少,纳氏试剂颜色变浅。用这种纳氏试剂做的氨氮工作曲线低点不灵敏,几乎没有差别,线性差,实验会失败。碘化汞微溶于水,只有当溶液中存在I-时,才反应生成[hgi 4]2-红色沉淀,消失。过量时以红色碘化汞沉淀形式存在,不会使显色反应发生逆转。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碘化汞应稍过量,将配制好的纳氏试剂静置,然后将沉淀物丢弃,小心倒入聚乙烯瓶中,塞紧,低温保存。
4颜色反应条件的控制
4.1反应温度和时间。实验表明,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0 ~ 30 min时,显色最完全,溶液颜色稳定。在实际工作中,色温控制在20℃ ~ 25℃,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使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4.2反应体系的pH值。水样pH值的变化对显色有显著影响。水样呈中性或碱性,测定结果相对偏差符合分析要求,水样呈酸性,不可比。实验[3]发现,水样呈酸性时测得值为0.24mg/L,呈碱性时为1.03 mg/L,呈中性时为0.92 mg/L。实验表明[4]:当溶液的pH
结论:纳氏试剂比色法灵敏,易操作,易于推广。不同的水样应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否则会给结果带来很大误差。对于干扰较少的相对清洁的水样,可采用简单省时的絮凝沉淀法,取上清液避免滤纸过滤引入的氨氮污染。对于污染严重、干扰多的水样,应采用蒸馏法进行预处理。针对不同的干扰,应采取相应的消除措施。试剂的准备也很重要。对商品酒石酸钾钠进行提纯,消除高铵盐带来的误差。纳氏试剂的配制应稍过量,少量红色沉淀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相反,过量的碘化钾会导致颜色不敏感,实验失败。控制显色时间和温度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也是获得准确可靠结果的重要条件。
参考资料: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的监测和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丁建森,李玲。浅谈饮用水中锰对氨氮检测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7,9(10):474–475。
[3]苏爱梅,王俊荣。氨氮测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2003,17(2):123-125。
陈国强,陆明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生活污水中的氨氮[J].重庆环境科学,1998,20(3):5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