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和认知论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然而,互联网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这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1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1.1网络对大学生认知的负面影响是指对感官输入进行转换、归纳、阐述、储存和使用的过程,即人们在某一时刻对事物进行思考和感受的过程[1]。互联网作为第四大新媒体,拥有海量的信息存储和传播。在互联网上,当面对大量高速呈现的信息时,大学生往往只是快速切换到网页浏览,却无法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长期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导致感知“适应”。所谓感知“适应”,是指人们在长时间感知同一事物后,往往会降低对该事物的敏感度。其次,网络信息会导致大学生对信息内容消化不良。大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在网上获取大量信息。但当外界信息的输入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即信息过载时,就容易造成人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再次,由于网络信息的高度可视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使得他们不愿意深入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懒得去追问事物的本质。此外,在思维过度形象化的同时,大学生过于依赖现成信息,忽视实践,阻碍了思维过程的深化。1.2网络对大学生情绪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新需求的不断增加,他们的情绪日益丰富、强烈、激昂,呈现出冲动性和爆发性的特点。他们对各种事物都很敏感,一旦情绪爆发,即使情境消失,也会转化为一种心境,其影响会持续很久[2]。大学生在成长中需要表现自己的情绪,需要自我情绪与社会冲突的机会。他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还要接受来自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喜、怒、哀、乐。大学生只有置身于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的氛围中,才能不断发展、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虽然在网络中也可以通过文字和符号进行情感互动,但面对面的交流和表达与现实毕竟还是有区别的。在网络上,大学生面对的是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机器。网页再精彩生动,也是机器界面。网络只是以程式化的方式展示和传递信息。人们无法体验和感受到面对面交流的情感色彩。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情感缺失和冷漠。在现实中,他们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情绪,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情绪表达,感受不到现实生活的丰富性,产生了情感的疏离和失落。1.3网络对大学生精神意志的负面影响。网络无所不包的虚拟世界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容易不自觉地对网络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最终无法摆脱,导致网瘾。这种现象很像病态赌博,而且是强迫性的,失控的。现实世界中,网瘾大学生往往缺乏意志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做白日梦。对学业,对家人,对同学等漠不关心。,但他们总是担心网络世界,希望能重新上网。他们一旦上网,就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导致过度使用网络。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使这些大学生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他们上网时往往高度兴奋,但下线时却颓废沮丧。1.4网络对大学生人格的负面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种稳定统一的心理素质,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3]既包括外在的行为及其表现形式,也包括内在的心智和精神状态。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呈现的整体状况和方式,使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4]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内容。在崇尚和追求个性的时代,网络可以极大地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膨胀和集体意识的淡薄。“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生动地描绘了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特征可以使大学生表现出更大的放纵性和任意性的行为模式。一方面可能导致大学生行为失控,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碍,另一方面也会使他们认识到虚假的一面。在网络界面中,大学生在无法辨别信息真伪的时候,总是对信息持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很容易带到现实生活中,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猜疑、不信任的偏执型人格障碍。1.5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最初的设计理念是让信息自由传播,但网络的发展也引发了道德的社会问题,影响了大学生道德的健康发展。网络空间打破了传统的大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模式,使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多元化网络伦理信息经常与青少年头脑中已有的和新兴的道德观念发生碰撞。多元化的无政府主义道德知识可能更容易被道德信仰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接受。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主要是直观的和具象的,这种道德情感的产生与直接的道德情境和具体的道德形象有关。然而,互联网抢占了大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成长的土壤和空间,却无法提供适宜的道德情境。大学生直观、形象的道德情感体验的减少,最终导致许多用来丰富大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培养道德意志品质的途径和方法失效。[5]1.6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通信媒介计算机(CMC)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际交流。[2]与传统人际交往不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交往对象的无限性等特点。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负面影响为(1)。在网络交流中,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描述或语音来判断或想象对方,因此很容易被网络交流对象的文字描述所迷惑。网络的匿名性和安全性使得别有用心的人更容易发表负面意见,传播腐朽思想。大学生长期接触网络,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受到社会垃圾的污染,导致他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扭曲。(2)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对网络的依赖甚至迷恋,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虚拟的人际关系。随着“数字个体”、“虚拟自我”等虚拟事物的出现,人们很难在虚拟世界中与虚拟成员形成真实、安全、可靠的人际关系。一项调查[6]显示,53.0%的大学生分不清网络上是否存在真正的友谊。热衷于虚拟交往导致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疏远,使大学生人际关系平淡,交往能力下降,个体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冷漠等心理障碍。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说是相当丰富的,但是随着这个新生事物的影响越来越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仍然需要进一步丰富。2.1加强网络意识教育要让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会对身心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大学生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观察和辨别能力,有选择地学习和有区别地吸收,培养正确的网络心理健康观念和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2.2积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正规教育体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线下和线上心理咨询,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特点,开展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建立大学生网上心理健康档案和心理健康问题监管预警机制,积极为有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7]。2.3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可以利用网络电子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实中,对预防网络依赖有积极意义。针对部分大学生上网逃避现实的倾向,高校可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摆脱虚拟世界,正确对待虚拟世界。2.4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所谓网络道德教育,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优势,进行有特色的道德教育。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的今天,面对网络上“黄、黑、毒”的泛滥,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建立网络伦理,规范人们的上网行为,维护网络秩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性,自觉做网络的主人,遵守网络规则,不传播非法消息,不使用脏话,尊重他人隐私,自觉维护网络正常秩序。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报告、研讨、交流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学会判断和选择,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2.5积极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构建不仅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努力,也需要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针对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人格障碍等,可以通过正确认识自己、积极鼓励自己、积极调节自己等自我教育的重要环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教育中的自我调节、自我宣泄、自我升华、脱敏惩罚,可以改变认知能力,达到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协调统一。参考文献[1]闫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 [2]郝.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研究[D]。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3: 13 [3]彭玉玲。普通心理学[M]。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40 [4]范福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38。2005,15(11):243[6]陈松英。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 (3): 19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