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随笔!急!急!急!
科举最初的目的是从民间为政府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和推荐制,科举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公正的方法,完善了用人制度。起初东亚的日本、韩国、越南都在中国举行科举,越南废除科举是在中国之后。16、17世纪,欧洲传教士看到了中国的科举制度,并在游记中介绍到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很多英法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公平正义制度。19世纪中后期英国确立的公务员录用办法,规定政府公务员通过定期公开考试录用,逐渐形成了被欧美国家效仿的公务员制度。英国文官制度采用的考试原则和方法与中国科举考试非常相似,很大程度上吸收了科举的优点。所以有人把科举称为中华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就不分出身、贫富。这不仅大大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依据,也让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有了通过科研走向社会上层的机会。这一政策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明清进士中,有近一半是祖上不读书,或虽读书但不做官的“贫寒之家”。但只要能“登上龙门”,自然就“身价十倍”了。这些年来,成千上万的学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希望一举成名,孝敬祖先。可以说,科举考试是网络和控制士人以巩固统治的有效途径。
科举为中国历代王朝挖掘和培养了大量人才。1300年间,科举产生了近10万进士,百万士子。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识之士,但绝大多数都不是闲着没事干的。宋明清时期,汉人名臣、国家栋梁中,进士出身的占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以后的惯例是“不进士不入翰林,翰林不入阁”,科举成为高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朝中期来到中国,负责治理整个国家的士大夫是由科举制度产生的。
科举考试对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也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提升是因为普通人对名望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中国的文风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因为科举成为了一种时尚。明清时期,中国读书人的数量大部分时间不低于50万。算上孩子,有几百万。除了少数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大部分都成了生活在各地的基层知识分子,起到了一定的普及知识的作用。而且,由于这些士子都是同一体制下的产物,学的都是同样的“圣贤书”,间接维护了中国各地文化和思想的团结和向心力。
科举的不良影响主要在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上。明代以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得僵化,只要求考生创作符合形式的文章,而不注重考生的实际知识。为了应试科学,大部分士子的思想逐渐迷失在狭隘的四书五经和迂腐的八股文中。2?8;无论是视野、创造力还是独立思考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多数人读书的唯一目的是为了通过科考,而读书只是为了做官,为了祭祖。此外,科举也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朝,大多数在文学创作或各种技术上有突出成就的名家都在科场失意。可以推断,科举制度在为政府挖掘人才的同时,也埋葬了其他方面的优秀人才;一个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精英被困在考场上,虚度光阴。为了奴役汉人,清政府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严格的约束。清代科举制度日渐衰落,弊端越来越多。尽管清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中心的作弊行为严惩不贷,但由于科举制度本身的缺陷,作弊行为愈演愈烈,科举制度最终消亡。
即使在科举被废除后,它仍然在中国社会留下了许多痕迹。比如孙中山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五权分立,其中的“考试院”源于中国的科举传统。此外,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仍然可以看到科举考试的一些习惯。比如分省录取,把卷子头和考生身份信息绑定,防止考官和考生串通,把高考最高分称为状元等等。,都是科举考试的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