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说新语》中魏晋人的审美趣味

摘要: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黑暗的政治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战争频繁。由于社会的解体,过去两汉儒家尊天下的局面被彻底打破。道、法、明等学说异军突起,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先秦时期出现了一场与百家争鸣同样绚丽的文化浪潮。魏晋士人崇尚轻逸,追求虚静,行事随性。它们改变了汉代文人以扬名立万为目的的生活态度,全面而深刻地建构了魏晋人的性格、品格和才能,并体现在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态度中。

本文从四个角度论述了魏晋人的审美情趣。第一,坦白讲美。第二,对自然美的崇拜。第三,赞美女性的聪明和哲学。第四,精神境界之美。本文通过对学者相关著作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认为,《世说新语》所体现的审美核心是人的精神境界之美。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对本文的结论逐层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审美情趣、美丽容颜、自然美、女性美、精神境界。

文献评论

1,外形之美

魏晋人对美的理解是特立独行,任性妄为,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对美的欣赏往往是大度和坦然的。有时描述自然风景的形容词被用来描述名人的风度和美貌。比如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写道:“嵇康身长七尺八寸,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见之者叹曰:‘肖骁苏,爽朗也。’或者:‘苏素像一股散漫的风,高高的,温柔的。’“[1]写到潘岳的美丽,说他十几岁走在街上,女人会牵着他的手。写韦杰的时候,他说他因为漂亮而被人包围,因为太多的人像厚厚的墙一样包围着他,让他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甚至大病而死。”当时人们叫‘看杀魏军’”。[2]这种对美的直言不讳的描述,恰恰是魏晋人在审美趣味上的开放与自由的体现。历史上对《世说新语》中魏晋人物的审美研究很多。在李莉娜的《世说新语·论女性美》中,也提到女性美首先是外貌之美。二是“才”之美,三是“德”之美。在专著方面,比如袁吉喜的《六朝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和李泽厚、刘纲纪的《中美研究史(精华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版)都对《世说新语》有较大的分析。专著有宁家钰主编的《世说新语与中世纪文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0版)、范姜主编的《世说新语研究》(林雪出版社,1998版)、萧艾主编的《世说探幽》(湖南出版社),均与《世说新语》有关。

2.自然之美

魏晋时期的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在汉代儒学的统治下,摆脱了礼法的束缚。大多数知识分子超越礼法的观点,直接欣赏人格的美,尊重人格的价值。就审美文化而言,“自然”不仅是生活和艺术合理性的基础,也是艺术创作的理想和艺术批评的标准。刘玉的《魏晋时期“自然”观念的变化及其对审美文化的影响》(扬州大学,2007.05.01)从审美文化的角度论证了“自然美”的概念。他认为“自然美”,如果表现在人的文章中,就是对人的气质和才华的关心,宣扬人格之美;在诗歌中,是抒发内心苦闷,寻求精神寄托,体现真情之美;在书画艺术中,是表现自由生活,追求神韵之美,表现心灵之美;在音乐的国度里,是寄托生命的哀愁,宣泄生命意识的美好。当时社会上人货藻的影响,对人的气质和才华的审美,对自然美的崇拜,在当时是一种时尚。据《世说新语》记载,王逸云说:“秋虫胜于曼芬和龙浩。这三个人都没什么才华,都是初来乍到。”[3]“论世界,文泰真是二流的过河人。名人说人物,首当其冲,温度往往会黯然失色。”[4]

3.女人的美丽

《世说新语》中有许多表现人格美和美德美的短篇小说,尤其是许多对聪慧、哲思、坚忍、睿智的母亲形象的描写,有许多感人的篇章。李莉娜的文章《论《世说新语》中的女性美》(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05.01)指出了“德”之美,这是《世说新语》中女性美的关键内容。通过书中女性身份的变化——女儿、妻子和妾,

宁家钰先生的《中国故事史》着重分析了《世说新语》中的女性主题,指出魏晋女性在多方面突破了旧礼教的藩篱,掀起了妇女解放的浪潮;范姜的《世说新语研究》第六章从魏晋士人的婚姻家庭方面探讨了女性的地位。汪寿华的《大话世界》从婚姻、家庭和知识三个角度全面论述了女性形象。范和李洁都开始关注魏晋时期女性的“新”形象和“新”风气。在学术期刊上搜索到很多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硕士毕业论文《看魏晋女性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世说》的分析探讨魏晋女性的生活。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张玉荣写了他的硕士论文《论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全面分析了魏晋时期的女性。2011兰州大学焦宏伟撰写硕士论文《魏晋南北朝上层女性的困境——取< & lt/span>。并以《世说新语·原宪》为例,着重对两部书进行比较研究。和田师范学院学报(中文综合版)2009年第28卷第4期第60期张庚真的< & lt/span>。《搜神记》中的女神、女鬼、女妖形象《搜姬神》认为《搜姬神》中的女神就像一个美丽的家庭,端庄严肃;女鬼为爱而死,为爱而生,感人至深;女妖很迷人,对人无害。作者认为无论是女神、女鬼还是女妖,本质上都是女性的化身,都是美丽、温柔、善良的美丽女性形象。

4.精神境界之美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讲的是人的精神境界。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境界,由低到高: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关于人格与境界,《冯友兰学术思想述评》认为,冯友兰通过对天地境界中圣人品性的描绘,以儒家为主体,吸收道家资源,融儒道为一炉,构建了自己的理想人格理论,为其人生哲学画上了最后一笔。魏晋人对美的理解不仅仅是外表的直接感官感知,更是精神境界的美。他们往往借助山川之美来表达个人情感,以追求人类精神境界之美。严松认为魏晋士人有意识地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山水,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这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享受。甚至有了“鸟兽鱼鸟来相亲”的感觉[5],主客体达到了统一。人类已经成为自然的一员。

陈国民、戴健的《从魏晋南北朝看士人的隐逸审美心态》认为,山水文化的价值在于人的个性和自然山水审美的生存追求。山水不仅成为主体审美感受的艺术载体,而且成为主体对自然山水的人格和生存追求,即文人把山水作为自己的生存伴侣,把自己的生命存在和山水存在视为一体。

刘印云:“风清月明时,应想到玄妙程度”——“风清月明时,应想到许杜宣。”[6]当有人问《顾恺之会稽》中的山水有多美时,顾云说:“竞秀千姿,其上山草朦胧,云若兴盛,则夏薇昌盛”。【7】这种发现山川之美,用美的心灵去认识山川,用美的语言去表现自然景物的氛围,是魏晋艺术心灵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魏晋人注重精神境界提升的一种方式。

以上搜索了历年来魏晋士人的美学研究,这些士人的研究,对于世人了解魏晋时期人们的生活和道德观念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后人进一步研究魏晋时期的美学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在研究这些学者著作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大多数学者对魏晋人审美的研究都是从各种角度出发的,这为我的研究课题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本文将围绕《世说新语》中魏晋人审美趣味的核心问题展开,即《世说新语》所体现的审美核心是人的精神境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