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高等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是一个学校的生存和社会稳定之本。摘要: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从供给、需求和供需匹配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就业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供求渠道

首先,提出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与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呈正相关。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如加拿大、芬兰、韩国等国。美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80%,而中国2006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22%。显然,中国仍需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劳动者。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国家急需大学生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率却在下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说明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正在浪费这个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

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和实质。我们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就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关系到劳动者的发展和提升。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它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二、就业市场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变化。中国每年有近1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21世纪的前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年均增长550万,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将达到9.4亿。十五期间(2001 ~ 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360万人。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将新增约1亿需要就业的年轻人。同时,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就业弹性系数高的第三产业比重较小,整体经济的就业弹性系数较低,因此经济增长带来的岗位增加极为有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所以未来二三十年,就业问题永远是个大问题,包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基本原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产物,而大学生就业是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人力资源的使用者必须对产品有需求;第二,人力资源的供给方必须提供满足人力资源使用者需求的效用,即有效供给。这两个条件是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来实现的。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协调好双方的需求,大学生的就业就无法实现。

1,供应

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供给的一个方面,与市场对此类人力资源的需求基本平衡,这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客观要求。然而,在现实中,中国大学生的供给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这种供需矛盾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直接原因。

(1)从总矛盾的角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社会劳动力的变化,四股劳动力涌向我国劳动力市场。首先,由于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与此同时,需求保持相对稳定或略有增长,毕业生增量明显高于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加大。毕业生就业人数持续上升,毕业生快速增长与就业岗位缓慢增长的矛盾突出。

(2)从结构性矛盾来看。如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大学生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和地域分布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劳动力供求错位,使得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这是结构性失业最显著的特征。

地区结构中的失业。从地区来看,大学生更青睐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而不是去西部偏远省份和基层单位。于是,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与此同时,大量中小市县,尤其是西部地区,面临着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严重短缺。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80.8%的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而只有19.2%的人在县城、乡镇和农村就业。在我国,地区结构性失业更加突出。

观念性结构性失业,当前大学生失业也很大程度上与就业观念有关。目前,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薪资期望值过高的情况。此外,相关调查还显示,大学毕业生普遍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各类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好的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工作,而这些工作单位和行业恰恰是市场竞争最激烈、招聘最少的一些单位。这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显然,他们对工资、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

(3)在质量方面。有些大学生失业并不是因为缺少就业机会,而是他们的素质结构和操作技能不符合市场需求,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提供的劳动质量不合格,导致无法交换产品。一方面,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随着独生子女在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个年龄之前形成的素质优势和劣势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劳动力中。虽然他们智商略高,但在素质、性格、教养、日常表现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弱点。另一方面,从教育体制和结构来看,课程结构不合理、实验设备简陋、实习环节薄弱,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降低了大学生劳动力的素质。美国经济学家r·索洛(R. Solow)对美国的研究表明,二战后,美国的劳动力数量并没有增加多少,但其发达的教育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从而使劳动力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中国,恰恰相反,劳动力素质低下降低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需要面

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取决于经济体的规模、速度、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战略。如果市场需求能随着供给增加,失业率就不会下降。

(1)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大。在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就业的主要来源。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已经占到总劳动力的60 ~ 7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为2/3,美国达到了75%以上。在中国,从2002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41.7%下降到39.5%。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很小。

(2)民营企业吸引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一是一些私营企业主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技术专长和工作经验,所以更愿意雇佣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以降低培训成本;二是受就业指标限制,大学生就业成本高,所以他们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小于最优需求。

(3)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需求不足。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农村地区因为经济落后、资金紧张,无力吸纳大学生。然而,由于地区经济差距,大学生不愿意在这些地区工作,导致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形成恶性循环。

(4)隐性从业人员增多。随着私立大学和私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批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知识分子(如教师、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越来越多的人辞职去做兼职。这种隐性就业,以其“低成本、高收入”的特点,挤占了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加剧了大学生的失业。

(5)我国人才分配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就业。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派遣制、僵化的干部身份和相关政策看似保护了学生的利益,实际上却阻碍了学生就业,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预期,增加了企业吸纳就业大学生的成本。这种相对落后的人事分配制度与充满活力的市场用人机制有着严重的碰撞。上面分析的民营企业和第三产业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很可能是it造成的。

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途径

1,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从1999开始,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01开始的6年间,毕业生人数增长了近4倍。与此同时,需求保持相对稳定或略有增加。毕业生的增长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长,导致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就业压力加大。可见,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生产力发展需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2.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劳动力是“逐利”的。由于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中国大学生向东部大中城市聚集,造成人才相对过剩的区域性结构性失业。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这样,在主劳动力市场工作岗位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大学生更愿意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不是在主劳动力市场失业。此外,就业空间的扩大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会降低大学生的过度教育率。

3.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输出合格人才,提供有效供给。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暴露出高等教育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高校的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没有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较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就业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

4.加强大学生职业辅导,增强职业意识和市场竞争力。

(1)加强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中更注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多考虑自己,少考虑别人,容易导致大学毕业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缺乏敬业精神,对企业忠诚度不够,缺乏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差,而这些往往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老一辈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太大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受过挫折和磨难,这很正常。他们要正确面对,就必须保持健康的心态,科学地认识问题,才能正确解决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未来真正满怀希望地投身于事业的必要环节。

(3)加强学生专业教育,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当代大学生中,很多同学对自己专业的潜力和前景不了解,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到位,导致自己的专业知识缺乏坚定性、深度和广度,给以后的工作带来障碍。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应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前景分析等专业教育活动,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竞争力。

5.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由于社会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仍然存在社会资本的作用大于人力资本的现象,这不仅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滋生了腐败,也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监管,健全机构,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长久之计。

6.建立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就业体系。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直接为大学生求职提供长期服务的机构少,高校毕业生流动渠道不畅,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优化配置。因此,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就业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力保障。

(1)建立以公益性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如建立毕业生信息共享网络、完善信息就业体系、健全社会化就业中介组织等。

(2)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改革就业机制,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如户籍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以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鼓励其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寻求就业机会。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大学毕业生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大学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不仅是人力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且影响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和稳定,对社会和劳动力市场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家、社会、家庭和每个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