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学论文
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是决定宏观调控有效性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保持稳定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此在一国的政策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1992,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0年后,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过快、稳中有降、平稳较快三个阶段,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波动区间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04年5月以来,采取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控,深化了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高企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下降,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都快速下降,货币供应量回到了央行盯住的区间。这说明财政政策在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赤字、调结构、促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有几个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降,目前已进入理想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功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步升值2%后稳步上升;三是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持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此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难度。为了维持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调整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减少长期投资的空间并不大。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通过降低企业税负的总体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施差别化的产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增加转移支付,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3年4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了对冲外汇储备的力度。此后,《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出台,提醒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此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6%上调至7%。2004年一季度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三大政策:3月25日,分别上调央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5438年6月+10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体现了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总量控制,优化信贷结构,通过市场化手段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稳定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末1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8.3%,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12.7%。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2万亿元;信贷结构有所改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加441.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4亿元,农业贷款增加75亿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重要政策。但这两者是不同的。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收支来调节的,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求来调节的。不同的决策机关,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收支计划必须经过人大批准,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财政调整更直接,货币调整相对间接。财政政策应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货币政策应在保持货币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促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承担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成本是中国财政的一项特殊而重要的职能。回顾我国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中债务处理、人员安置和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金融改革中坏账处理和资本补充、多年拖欠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价格关系中各种利益协调等都有大量财政资金投入。这与那些体制和制度基本定型,公共财政主要以发展社会事业为主的国家有很大不同。从全局和长远看,加大财政对改革的投入意义重大。如果制度不理顺,会增加生产和交易成本,所以加快改革有明显的制度性好处。财政政策通过投入改革,不仅成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也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社会活力、保持长期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快速调整,统筹各方面压力加大。近年来,财政更加注重促进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社会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调节了各方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中国是一个正在经历结构改革和不平衡发展的大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宏观政策既要调控总量,又要调控结构,财政政策既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控手段既要运用市场力量,也要运用行政力量,以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货币政策保持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两层含义,一是稳定物价,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中间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目前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积极探索宏观调控,针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灵活采取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和消费,不仅成功控制了通货膨胀,而且有效防止了通货紧缩,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从1993到1994,到处出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急剧膨胀,导致通货膨胀严重。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灵活调整利率、协调商业银行本外币政策等手段,适时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同时大力整顿金融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包括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内的综合调控措施,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成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再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周边国家货币大幅贬值。中国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国际形势的要求,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地区金融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需求减少,而国内供应能力有所提高,一些商品供大于求。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民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扩大内需的方针,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落实金融稳定工作方案,推动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经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同时也承担着更加艰巨的任务,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
结论
2006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面对今年税制改革的良好机遇,预计将陆续出台深化税制改革的新举措,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开征燃油税、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等。今年的财政政策将充分发挥财政的再分配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协调发展。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增强货币政策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的主动调控能力,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更加协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