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听力习惯和思维品质的研究论文
事实上,在一个活跃的课堂上,学生良好的听力是学生良好学习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从而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开启思维火花,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进行,真正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以数学课堂为基础,有效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听力习惯呢?我来说说我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第一,优化听力指导
学生学习倾听,尤其是大三学生,需要良好的引导。教学生学会倾听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从以下七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引导:
1,做好“听”的准备
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优势,但有意注意是需要培养的,所以老师要让学生做好学会倾听的准备。首先,让学生冷静。学生如果不能心静如水,就听不进去。如何让学生冷静下来?如果学生在从事户外活动,他们会在听到铃声后迅速跑进教室。这时候学生的心思都不确定。所以,老师要等一段时间,让学生完全安定下来,才开始上课。二是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学生只能在他喜欢的课和他感兴趣的课上专心听讲和思考。如果老师经常批评他,或者过于严厉、凶狠,学生就会对这些课产生恐惧、不感兴趣,注意力也不会集中在课堂上,学习效果必然很差。所以老师要多关心学生,多和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为学生做好听讲的充分心理准备。
2.细化“听”的要求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但是什么才算认真听讲呢?学生对此认识模糊,老师要给他们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详细的要求。所以我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学会四心倾听”,就是在听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无论是听老师讲还是听同学讲,都要听老师或发言人讲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要想其他的东西;第二,要有耐心,不要随便打断,不要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别人的发言有错误的时候,一定要等他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来;第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我们要能够虚心接受,在倾听的同时修正自己的意见。第四,要慎重。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不要盲从,而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想”并重,相互促进。最后,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以免重复别人的观点,自己的观点要以别人的发言为基础,或者提出新颖的观点。
3.激发“听”的兴趣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听力对于好动活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枯燥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尽力从这种无聊中寻找和创造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在教学中应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听力要求。比如在听和计算的时候,我会用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如果你能答对,我就在你的专栏上插一朵红花。”讨论问题时,我这样启发他们:“注意别人说的话,看谁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这样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听力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听力能力。
4.明确“听”的目标
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达。大多数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什么,却没有耐心听别人说什么。因此,学生经常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而其他学生在做其他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什么事情可做,认为别人在说别人,和自己没关系。老师这个时候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告诉他们“听”是目标,中学生可以在“听”中找到更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抓住机会郑重强调,听和说一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理解,听是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用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学生,也喜欢专心听讲的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那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想想他说了什么?”“有人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谁有更好的主意?”等等。学生只有认真听别人的回答,才不会让自己的回答和别人雷同。
5.树立“倾听”的榜样
小学生是强势的老师,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注、专心的倾听者。学生在讲的时候,老师首先要带头用心听,千万不要在学生在讲的时候,不管讲的质量如何,都去做别的事情;让学生说完,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评价;课后与学生交谈,接受学生的“抱怨”时,也要注意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给孩子一个展示个人思维的机会。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听课氛围。
第二,拓宽倾听的途径
一个好的倾听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捕捉和筛选信息,然后发展联想,形成个人评价。这一系列的脑力活动需要在瞬间完成,这种能力必须长期训练。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拓宽培养学生听力能力的渠道,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听”的训练。以下是一些例子:
1,“听”在实践中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在老师说计算公式,学生写数字的时候,每节课花几分钟练习“听数”。为了准确地写出数字,你必须用心听。所以,你一定要有认真听讲,聚精会神的习惯。光有好习惯是不够的。你需要边听边思考,边计算,否则很难写下来,而“写”可以用来检验和强化听力的效果。可见,听和算的过程是一个听、想、写的过程,听是训练学生听力的好方法。当然,随着年级的增长,听力训练的类型要有所变化,难度也要由易到难。
2.合作中的“倾听”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保证有效小组交流的基础。合作中“听”的训练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要求学生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尽量抓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评论;第二步,提醒学生边听边思考,不明白时礼貌地要求对方进一步解释;第三步,让学生听完小组发言后,根据别人的意见做总结发言。这样的长期训练,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理解,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在交流和碰撞中,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享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成果。
3.在游戏中倾听
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如“淘气”、“微笑”、“睿智的老人”、“聪明的狗”等。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1、6、7册的加减法,教材提供了很多故事情节,比如学生去野餐,在草地上捉蝴蝶,看到叔叔摘向日葵,在池塘里和动物玩耍。在课堂上,我利用这些主题,或把故事引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然后根据故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故事贯穿教学,鼓励学生多说,这样他们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在教学上。此外,我还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玩“找朋友”、“邮递员送信”、“摘苹果”、“坐公交车”等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课后“听”
课堂是培养学生听力的主渠道,课外也是培养学生听力的好地方。作为老师,我们可以观察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平时是如何相互倾听的,然后把这些例子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教育学生。我们也可以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在家里注意观察孩子的听力,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听力习惯;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课后听音乐,听小说,听报告,听各种有益健康的内容,然后利用晨会时间讲给大家听。这样,在家庭和学校的指导下,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并不难。所以我认为听力能力的培养应该课内外结合。
让孩子用好自己的耳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以让我们记住:学会倾听——数学课不可或缺的追求!我相信,学会倾听的孩子会更聪明,更有修养。只有不断训练学生学会“听”,学生才有“听”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听”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