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写一篇2500字左右的关于物流的论文?

物流纸

物流配送下的零库存控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逐步完善,中国企业已经融入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除了采用新技术外,还应挖掘“第三利润源”,建立新的物流控制系统,调整企业库存结构,采用网上购物,实施物流配送,降低企业内部库存,逐步实现零库存或少库存,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物流配送;零库存;电子商务/电子商务

全球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传统的经营理念和贸易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引发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内贸和外贸等领域的信息革命,加速了我国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或重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经从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转变为建立高效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通过采用网上交易,实现物流配送,降低物流整体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第一,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交易都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商流是指商品交易和商品所有权在购销之间转移的运动过程;物流是指实体的流动过程;资金流动主要指资金的转移过程;信息流是指与商流、物流、资金流相关的信息以及提供给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各种信息。物流是上述四种流动中最特殊的,是指物质实体的流动过程,主要指运输、储存、加工、配送、交付等各种活动。对于少数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直接获取,如电子出版物、有价值的信息软件、信息咨询服务等。对于绝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都需要通过运输、储存、加工、配送和交付来获得。如何让消费者准确及时地获得所需的商品和服务,需要现代化高效的物流配送。配送企业根据消费者的网上订购要求,在物流基地即配送中心理货,将准备好的商品交付给收货人。

物流配送是物流服务由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是指为物流交易双方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商,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分销业在中国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在物资流通运动中进行配送,需要调整物流库存结构,即以配送企业的库存替代分散在住户之间的库存,由配送机构统一安排运输活动,实现“运输专营”从供需角度看,需要以社会供应体系替代企业内部供应体系。这样做不仅可以优化库存结构和运输结构,从而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还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减少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各种流通要素相对集中,有利于开展规模经营活动;同时也便于合理安排各环节的物流活动,使整体运动协调,最终降低物流领域的人力消耗和费用。

第二,零库存的概念

库存是物流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库存,就没有商品流通。库存具有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功能。但是,与其他物流活动一样,设置库存环节、开展库存活动也必须占用和消耗一定的社会劳动力(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库存也会抵消流通利润或者物流收益,尤其是重点商品。如果计划不周或者措施不当,库存的副作用会更大。如果存货占资金多了,会有降低利润的副作用。因此,库存的合理化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零库存是实现重点商品库存合理化的重要标志。

零库存是指仓库存储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品的存储数量为“零”,即不维持库存。它是库存的一个特殊概念。实现零库存的目的是减少社会劳动占用,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它是在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背景下提出并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看,零库存的概念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库存对象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几乎没有库存商品;其次,当存货的设施设备数量和存货的人工成本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时,就没有存货活动。后者其实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是库存集中化的表现。这不亚于通常意义上的合理减少仓库中的货物数量。

零库存不代表没有储备,没有储备。有些经营主体不设立单独的仓库,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其他形式的存储。事实上,企业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运输时间延误、到货不及时、生产和消费发生变化等,往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从理论上讲,经营主体储存一定数量的产品,从而形成“保险储备”,也是合理的行为,与实现零库存的愿望并不矛盾。

零库存是针对微观经济领域经营主体的库存状况而言的库存变化趋势,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全社会来看,不可能也不应该实现“零库存”。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其他意外事件,调节生产和需求,各国通常会以各种形式储备一些重要商品,如粮食、战略物资、抢险救灾物资等。因此,在微观领域,一些经营主体可以进行“零库存”生产和无库存销售,但整个国家或社会都离不开仓库。

保存。

三,实现零库存的途径和方法

零库存是微观领域对企业库存状况的理论抽象,是在保证供应的条件下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零库存现象是实施物流配送的必然结果。零库存是配送的伴生物,是一种全新的库存状态和结构。要建立供应能力强的社会库存保障体系,承担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的供应任务,保证经营主体的正常运转。零库存的实现必须有强大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撑。在物流信息系统完善的情况下,实现零库存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1.“看板供应”系统在企业内部实施。

“看板供应”是指固定格式的卡片由下一个环节根据自己的生产节奏向下一个环节提出,最后一个环节立即根据卡片上规定的供应数量和品种组织发货。显然,实施这样的供应方式,可以实现对需求方的及时、同步的货物供应。

2.实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的管理制度。利用配套生产和转包销售从事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零库存。龙头企业主要负责完成产品组装和市场开拓任务,合作企业则承担零部件制造和供应任务,根据龙头企业的生产速度和进度安排和调整自己的生产活动,并能在规定时间内交货到位。由于供应有保证,龙头企业不再设置另一级库存,使其库存呈现零库存状态。

3.委托业务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物流集团或集团公司,其服务对象不局限于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而是面向社会开展经营活动,为客户储存、保管货物并赚取一定的利润,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委托这样的物流机构存储货物,将用户拥有的货物存放在专门的仓库。一般来说,用户(委托方)本身并不需要存储太多的货物,甚至可以单独设立一个仓库来从事货物的维护和存储等活动。这样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零库存和无库存生产。

4.以“多批次、小批量”的方式向用户发货

配送企业围绕各类用户需求,统筹安排运输车辆的配送活动,提高运输效率。一定要增加发货次数,大幅度减少每个用户、每个批次的发货量。配送企业也可以直接将货物运送到车间和生产线,从而呈现零库存状态。

5.通过集中库存和增强调节功能,可以有保证地将货物分配给用户。

配送企业适当集中库存,增加库存美的产品品种和数量,形成较强的调节能力和服务功能。在这个优势的基础上,开展配送活动,会大大提高配送服务的保险系数,同时自然会打消用户的顾虑。有了这种有保障的配送服务体系的支撑,用户的库存自然会逐日减弱。

6.使用“即时交货”和“准时交货”向用户供货。

为了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配送企业往往以“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方式供应和配送货物。因为“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具有配送时间灵活稳定、供给弹性系数大的特点,客观上可以紧密连接供需,保障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用户的生产经营者会因为库存压力大大减轻而自动减少自己的库存,甚至取消自己的库存。

参考资料:

[1]叶杰刚。发行:运营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o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