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小论文
也就是说我们推进节能减排,我们建筑节能的贡献率是20%。我们主要通过刚才说的四个环节实现1.2亿吨标准煤的量。首先,如何控制增量问题,如何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而实现7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二是大型建筑的监管。三是推进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19万吨。第三,我们正在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通过绿色照明实现节能目标。从五项任务中,我们考虑第一项。我们主要关注新建筑节能的五个方面。首先,所有新建建筑必须严格执行节能改造标准。第二,我们在四个直辖市和成熟地区实施了节能65%的标准。我们已经在两个直辖市达到了这个标准,正在北京和天津进行。在另外两个直辖市,我们将在明年和后年严格执行当地节能65%的标准。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实现从节能50%到节能65%的转变。第三是我们正在做的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的示范。我们的建设部已经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开发商踊跃示威。到上个月底,这一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有几个省还没报,报了的项目更少。在这里,我就说一个可能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这个工作我已经推了好几年了,但是发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开发商不太热情。这有几个原因。一方面,我们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我们应该宣传的内容不到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我们的责任。第二个方面,开发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什么问题?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到底是什么问题。
第四件事,如何引导节能建材的发展,在这一块,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点。首先,如何引导使用高型混凝土和高强度钢材。第二,如何引导节能墙体材料、窗户等的发展。目前,应该说符合要求和标准的材料和产品在我们的业务中仍然处于或基本处于短缺状态。这是当今中国的特殊现象。目前,我国产能过剩,但仍缺乏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强材和建材。去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了北京200万平方米按照50%建筑节能标准建造的建筑。测量结果显示了什么?说明我们按照50%节能做的建筑,实际上只有30%的节能效果。为什么?可能有三个主要原因。一个是施工的问题。第二是我们运营管理上的问题。第三个问题包括偷工减料,也包括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我们在材料和产品上确实有很大的差距。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们住宅产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
第五个问题是如何在“十二五”期间从单纯推动建筑节能转变为推动四节一环保,最终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战略要求。
第二项是建立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这里给大家说一个背景。当我们在研究建筑能耗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在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突出的问题是大型公共建筑,这是非常突出的。有一组数据。目前大型公共建筑,即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建筑,虽然只占总能耗的4%,但其能耗却占建筑总能耗的22%,也就是说是普通建筑或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的5倍,我们实测是5-10倍。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政府办公楼比较特殊,是政府自己用的。政府号召推动节能减排,应该率先垂范。所以,我们把所有的政府办公建筑汇总在一起。因此,我们在国际上提出了一个开创性的系统。什么系统?它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管系统。这个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我们的系统一般有以下主要内容:
一个内容是,新建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从规划到设计,到竣工验收,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其刚性管理。现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第一用途是什么?就是为它建立一个监管体系,让它以节能的方式运行。这是第二条规则。第三,在此基础上,我们培育了节能服务体系。因为通过建立监管,我们可以将生活节能潜力转化为现实的节能需求。我们现在出台了贴息政策,一方面加强监管,一方面贴息,胡萝卜加大棒。通过贴息政策,可以引导高耗能的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这样也可以培育一个新的市场,就是建筑节能的服务市场,这个市场也带来很多相关的附加效应,可以提高就业,等等。
第三,北方地区既有建筑的供暖系统改造和节能改造。这里,我给大家简单汇报一下。以前我们都叫现有店主改造。现在我们将其重新定位于北方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对于北方地区,一般来说,80%的北方地区不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次,这些建筑不符合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我们称之为高能耗建筑。一个采暖期可能比发达国家同纬度的建筑高2-3倍。第三,虽然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但是居民的热舒适度并不高。我们在唐山做了一些改造。改造前室内温度为16度,低于国家供暖要求的18度,也就是说他的住宅热舒适性还是比较差的。一方面能耗高,但热舒适性还是低。第三,普通人的热量支出仍然很高。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不说过渡地区或者南方的建筑节能改造了,这也是基于我们研究和实践的结果。在长沙,我们按照50%节能标准设计房子。它的理论能耗是多少?一般来说夏天应该是50度,但是测量的结果是目前消耗不到30度,平均20度左右。也就是说,它按照节能标准设计的房子,要达到50%的节能率,应该用50度的电,但实际结果只有20度和30度。原因是什么?因为节能50%是在一定舒适度下计算的节能率,因为过渡地区和南方的人对热舒适的追求不是太强烈,也就是他宁愿牺牲热舒适,所以他的实际能耗还没有达到规定的能耗水平。因此,我们不会从中央政府层面强制南部和过渡地区的现有建筑改造。关注北部地区。
在北部地区,主要有两项任务。一个任务是供热体制改革,如何把现在的福利供热改造成商业供热。第二,如何完善热价形成机制和按耗热量收费制度。第三,如何推进供热收费制度相应的计量改革。第四,同时完善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得到取暖的保障。最后,如何梳理竞争机制,实现供热领域的有效竞争,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五大任务。还有一点,我们正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大规模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大规模应用始于去年。《可再生能源法》于去年1月1日生效,规定国家设立可再生能源应用专项资金。财政部和建设部根据这部法律的要求,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应用专项基金,其中一项专门用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
此外,一方面,中国对我们的能源和资源有严格的约束,例如,我们的能源条件很差,但另一方面,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丰富的条件。所以分析完这些,我们就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战略导向。一是以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为抓手,引导我国建筑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我国建筑能耗的增长模式。我们从哪里开始?目前我们面临许多风险和问题。一是推广模式,二是体系搭建问题,三是标准问题,四是产品材料问题。为此,我们确定了一条基本路径,从市级示范入手,摸索经验,总结模式,形成标准,形成推广机制,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推开。这是总的思路。目前,按照这一思路,已经开始了三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大规模利用。2007年,首批示范项目在北京、内蒙古、山东、广东、深圳五省实施。第二批已经下发,要在全国20多个省市示范,现在推出第三批。
这里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申报的这三批项目比我们预期的结果差,比如第三批,我们最后申报了多少?234个省份,你也要注意今年国务院的节能减排工作方案,也就是国发15号文件,明确规定要开展200个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规模化应用的示范工程。但是,报完所有项目,只有234项。你不知道这些信息?我不这么认为。从去年开始,我们的第一批、第二批项目逐渐铺开,你们为什么不踊跃报道,探索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示范应用呢?这里面有一些问题,我也想留在这个会里一起讨论。
第五项是绿色照明。我们想从明年开始。在我国,一是道路,二是社区,三是房屋。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一建立标准。第二,推广节能灯。第三,先逐步摸索经验,再推广。这项工作将于明年开始。汇报完五项任务,我再向大家汇报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进这些任务。主要是三个,一是通过制度创新,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三是通过技术进步。首先从体制机制的角度,从国家体制的角度,如何才能逐步实现从现在的生产端的推,到需求端的拉这样一个转变?这里我举个例子。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墙体材料和墙体改革一直推到现在,15年过去了,应该说取得了可观的或者说显著的成绩。也就是说我们新兴墙体材料的利用率已经达到了40%-50%,成效显著,但是如果看15的进程,我觉得明显是慢了。为什么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关注的地方。以前我们主要从生产端进行推广。我们可以从经济上分析我们鼓励了谁。我们鼓励制造商,我也鼓励那些生产这种材料的人。到目前为止,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这个环节上执行的是贴息和墙改基金的政策,但是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厂家。
能不能换个思路,换个方式从需求端拉动?需求方拉动几个环节,一个管理体系能改变吗?从现在的生产主管部门到建设主管部门,是从使用方面的管理。第二,激励政策是否可以针对开发商,甚至直接针对购房者,这样才能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建立制度创新。有几项制度创新。第一,是否应该为我们设定的一系列任务建立一个评估体系?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建设部党组非常关注这项工作。自2004年以来,我们每年都进行建筑节能专项评估和鉴定。说实话,这么多主管节能的人里面,我觉得建设部已经成立了。可以看出,从2005年开始,通报批评表扬了做得好的,通报批评做得差的。2006年和2006年一样,谁干得好就表扬谁,谁干得不好就批评谁。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对各省市的建设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因为我们不得不依靠他们来做我们的工作,但我们却被批评做得不好。这是一个相对的失败。有些人做了很多工作,但推广效果差的几乎没有,所以被人诟病。
我觉得从下属身上建立起这么大的决心真的不容易。我们专项检查的效果正在显现。比如说,给你举个例子。2005年,我们进行了一项特别调查。实现情况如何?50%的节能设计标准在设计阶段得到执行,只有22%在施工阶段得到执行。2006年,这一数字在设计阶段变为94%,在施工阶段变为52%。一年的工作提升这么快,今年检查还没出来,但是我们掌握的初步信息,因为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是关键,就是施工阶段,今年应该在80%以上。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体制和机制还是有效的。
另外一块,我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制度创新方面建立了哪些制度。一* * *七个系统,首个新建筑市场准入制度。第二,建筑物的能源效益标签制度。第三,旧建筑节能改造系统。第四,建筑能耗系统的管理体系。第五,大型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第六,建筑能耗统计制度。第七,技术资料推广系统。第一个制度是以行政许可为特征的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这是写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的决定中的。这种市场准入有什么特点?1.充分利用现有行政许可,不再新增行政许可。二是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在现有行政许可的基础上增加许可条件,将规划、设计、施工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作为许可条件。在发布规划研究规定和发放规划许可证之前,规划许可部门应当就项目是否符合建筑节能设计部门的要求征求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10日内给予是否批准的答复。依据是什么?也就是你有没有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是一个...其次,我们使用施工许可,我们会在施工设计阶段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如果实现了,就发。如果达不到,就应该拒绝。施工许可证必须在施工阶段检查是否符合节能设计标准,不符合的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这是第二个。
对于第三次竣工验收,我们发布了新的验收规范。你在施工阶段是否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做,怎么做,都成为了竣工验收备案的必要条件。这是我向你汇报的第一个系统。
第二个系统,建筑能效标识系统。我们把建筑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强制的,另一类是自愿的。有几个强迫的例子。第一个开发商开发大量房屋。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自我认同的原则。每个开发商卖房子的时候,你一定要把你的指标说清楚,你必须把你采取的节能措施记录到你房子的买卖合同里,记录到你房子的责任保证书里。录完之后,你就要承担责任。什么责任?是否按照节能建筑标准规划、设计、建设,最终是开发商的责任。这是一个...第二,对于我们的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建筑,我们采取强制标识,只有经过第三方评估后才能标注。第二类是自愿的。为了鼓励开发商开发节能省地建筑,你做的比国标好,你申请自愿标注。你申请到logo后,第三方会给你一个评估,我们会给你经济奖励。如果最终经济激励政策敲定,你必须通过评估鉴定,证明优于国家标准。这项政策正在与财政部谈判。我猜是时候介绍一下了。
第三个体系是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首先有一个基本的定位,我们定位为政府的职责。为什么是政府的责任?因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是一项工作,是政府从全局角度承担的任务。在这个领域,简单来说就是市场机制部分失灵。如果想通过市场机制来做,世界上没有成功的经验。所以,这是基本定位。为政府做了些什么?首先,你负责调查居民楼。你要调查清楚你所在区域的房屋结构和建筑形式是什么,摸清家底。第二,你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节能减排的规划,同时你要根据物权法充分尊重产权人的意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进行节能改造。节能改造也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最后是验收评价的问题。这个制度,这么多的要求,我们已经把它作为一个具体的程序,写进了楼宇管理条例。在国务院审判之后。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说另外一个,就是建设用地的具体管理制度,也是大型建筑的管理制度。在这个体系中,关键是五项基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