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东莞大型展览:容庚学术生活的系统化、立体化解读
充分展示容庚与东莞的文脉联系。
容庚,广东东莞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文物收藏家。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司琦表示,荣老先生是东莞的光,是东莞人的骄傲。“容庚与东莞之间的大型系列展览是东莞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去年底,“宽容是伟大的——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引起强烈反响,罕见地延期两次。
司琪说,东莞作为容庚的故乡,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和传承先生的美德和品格..此次举办的“容庚与东关大型展览”旨在让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容庚、他的人生、他的精神,让关彝的文脉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据介绍,“容庚和东莞大型系列展览将全面展示容庚和东莞的文化脉络,彰显东莞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次展览深入剖析了容庚名作《金文辨》在东莞写作的原因,从地理、血缘、职业三个方面突出了家学、乡风的影响,阐明了东莞对容庚治学的深刻影响。同时立体呈现容庚卓越的学术成就,弘扬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此外,积极传播容庚“国之伟人,无私奉献”的爱国故事,传承对国家和人民的家国情怀。
司琦说,容庚的学者品格和家国情怀是东莞宝贵的精神财富。接下来,东莞将进一步发掘、整理、保护和展示莞城邓荣家族、石平先生、东莞明伦堂等著名作品和历史遗迹。、打磨东莞文化瑰宝,展现新时代东莞文脉的传承与创新,着力打造品质文化之都,努力发展与东莞万亿GDP、千万人口城市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六个展览全方位展现大家的风采
为什么东莞这个南粤小城能孕育和创造容庚?青年容庚的治学为何始于进士?容庚为什么能从一名中学生成为学术大师?“容庚与东莞”主题展聚焦观众感兴趣的三个问题,从地理、血缘、职业三个方面展示东莞对容庚治学的影响。为此策展团队进行了近一年的史料挖掘和研究考证,引用了45部专著和50多篇论文,深入剖析了《金文辨》成书于东关的原因。
然而,这次艺术展追溯到了容庚学术的起源——篆刻。以《宋斋藏印》原印谱为基础,辅以相关文献和印画,解读了容庚刻制自用、收藏的著名印章176,展现了他非凡的印刷成就。
为配合“容庚与东莞”系列活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和东莞科苑博物馆联合主办了“金骥墨韵——容庚先生青铜器旧藏全形拓片展”。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介绍,1998年,亲属向图书馆捐赠了460种手稿、名家书信、碑刻拓片等2000余册。在近千张金片和石拓片中,各种栩栩如生的全息图最具特色。本次展览选取了60多幅全息拓片,对拓片、碑刻、印章背后的历史信息进行分类解读。希望观众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传播技艺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容庚的学术情谊、珍藏轶事、学者风范和爱国情怀。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容庚和他的家人已经向东莞捐赠了300多件文物。今年,容庚家族向东莞捐赠了13件文物和作品。《容桂故里——东莞容庚文物展》集中展示了容庚及其亲属捐赠的72件文物,从作品和藏品的角度展示了他们深厚的学术教育、艺术造诣和家国情怀,并利用容庚生前的影像和实物,再现了中山大学东南区1号容庚住所的书房和客厅场景。其中首次展出18件文物。如临摹黄的《浮兰暖》,以5.7米的长卷呈现了容庚深厚的艺术造诣;另一个例子是《容庚北平原日记》。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的学术态度、收藏经历、朋友与朋友的交往、生活情趣等。,为观众呈现了一个除了儒雅书生形象之外更真实有趣的容庚,也还原了当时京中士人的“民国模式”。
容庚的生活展《千年脉动——莞城城建与人文发展史》,以容庚故居和邓尔雅故居为背景,让观众体验容庚出生和成长的环境,以及莞城连绵不断的文脉对容庚的滋养。
四讲解读学术成就与艺术才华
展览为期三个月,将持续至165438+10月5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品质文化之都·新时代明伦堂”系列讲座、“东关情结”、《旧藏青铜器鉴赏》、《宋斋墨苑:先生艺术与收藏》、《先生学术成就与特色》等四场讲座,作为系列展览的补充和延伸,让观众对耿的生平、学术、艺术与收藏进行专题解读。
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展览需求,策展团队秉承“寓教于乐”的理念,精雕细琢展览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展览涉及的金石学、篆刻、全息拓片等专业知识,认真记录篆刻欣赏的全息拓片、绘画、视频的制作技法,并设置相关互动展览。
开幕当天,网上展览“容庚与东莞”和“艺术展览”同时启动。通过新媒体手段,为观众提供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的展览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
主编
:李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