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议论文

教师既是一种社会角色,也是一种角色承担者,一般指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人,狭义指接受过特殊教育和培训,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者和教师的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

“师”原指一位年老有经验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荀卿为最师。”后来教学生的人也被称为“老师”,如晋代元好问的诗《显侄伯安》:“伯安入小学,悟出不凡。句子别扭,用词震撼老师。”

中国有着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古代有“三侠一君一父一师”的说法。《鲁春秋·尊师》云:“生则忧之,死则敬师。”古人席地而坐,尊崇西方,故称导师为“师”和“宾”。

尊敬的称呼

中国有着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中国古代对教师的称谓很多,其中有五种尊称。

老师:最初是宋元时期对当地小学教师的称谓,后来特指学生对老师的尊称。

明清以来,教师一般被称为“先生”。直到19年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老战士、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何子渊和邱将西学(美式教育)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他们才开始在《学生行为准则》中明确将“师”的称谓定为“师”。大部分学生从国民政府时代就将“先生”的称呼改为“老师”,并一直沿用至今。

史和宾:汉高祖刘庄为太子时,拜桓荣为师。他即位后,仍然非常敬重桓荣。他经常去桓荣居住的太常府听桓荣讲课。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坐时是靠西墙(西),面朝东。汉明帝安排桓荣坐在西南东的座位上,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重,“老师”成为对老师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