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构的递进安排

写作时,文章总会用一些艺术的安排来吸引读者。递进式是艺术安排文章结构常用的方法之一。

?所谓递进式,就是文章的几个部分逐层加深。在论证思维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富有逻辑效果,适应读者的接受习惯。每一层的顺序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是典型的从现象到本质逐渐深化的结构。在论证中心论点时,文章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面首先列举了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形式,从现象上说明自由主义是什么;第二层分析自由主义的危害和根源,从本质上说明反对自由主义的必要性。两个层次递进深入,有效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比如《不求甚解》一文中,首先探讨了“不求甚解”一词的由来,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第一,他要“好好读书”,第二,他提倡带着理解去读书。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阅读应该着眼于阅读书籍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找章节和句子。最后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了“不求甚解”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并越来越深入。

还有下面这篇文章:

?不完美

?有一个渔夫在海边发现了一颗大珍珠。珍珠闪闪发光,非常美丽。但是渔夫发现珍珠上有一个小黑点,看起来很不舒服,于是拼命地磨珍珠,想把黑点擦掉。最后黑点消失了,珍珠也不存在了。

?我们总是希望一切都尽善尽美,所以拼命追求完美,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我们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就像那个背着竹篮捡石头的人,似乎想把所有漂亮的石头都捡走,最终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

?人生需要追求极致,但人生没有极致。我们要追求极致,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目标,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这样才能在困难中磨砺出坚定的脚步。但我们永远找不到最高的目标,也说不清什么是世界上最好的。我们是贪婪的动物,总是想要最好的,但我们也是理性的动物,懂得适可而止。所以科学家不用“达到完美”这个词来理解他们的工作,而是用“探索”。

?既然不可能完美,那就随性点吧。我们经常被琐事困扰。一个不友好的眼神,一声冷笑,一句不愉快的话,一次小小的争吵,总会让我们不安。我们太在意小事情而不去豁达,自然会很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都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那该有多轻松。

?既然不可能完美,那就可以对黑点视而不见。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可以尽力做到完美,但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如果我不聪明,我可以勤奋;如果我不善言辞,我可以真诚;如果我不成功,我可以学习。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毕竟人生不是一条路,评判一个人不是某一个方面,看待事物也不是一个角度。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改变方向,继续前进。

?但不完美绝不能成为我们不上进的借口。有缺点却有自卑心态任其发展,是对自己的一种不尊重。所以一定要学会把握追求完美的方向,我们强调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

让我们在人生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勇往直前。我们不要最好的,我们只要更好的。

?文章从渔夫的故事开始,正好印证了这个不完美的话题。文章在阐述了“不可能完美”的道理后,并没有消极止步,而是提倡“努力做到完美”和“学会掌握完善自己的方法”,肯定了“我们强调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这使得文章内容步步为营,展现出客观、理性、进取的魅力。

?递进式表达常用于议论文写作,但也可用于其他文体。学会运用递进式结构安排法,可以使文章更加严谨,吸引读者。

?余三交办

曹振波

?2193060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