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文

我国儿童艺术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至今已近20年。现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重视教育的国民氛围,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这项事业蓬勃快速发展。目前,有数千万儿童接受业余、专业和其他形式的艺术教育,各种艺术培训班和学校应运而生。但由于儿童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落后,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师素质不高,儿童艺术教育存在普遍偏差和误导,儿童艺术模式化、成人化、同化的倾向相当严重。

目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有三种。首先是“简笔画”教学法。有的老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对造型、构图、色彩进行刻板化、模式化,儿童画变成了被动临摹和刻板化的结合。孩子的作品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而娃娃大多画的是大眼睛小嘴巴,房子是三角形和长方形。固定的形状,指定的颜色,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富有创造性。

二是“反复训练”教学法。老师擅长某一种绘画,比如水墨山水画或者水墨花鸟画。他所教的弟子反复训练这种手法,使他们达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老师一个风格的青年画家,或者说能画出“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的所谓“神童”。

三是“专业技能训练”教学法。这些老师把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作为孩子学习绘画的目的,只是为了孩子将来能进入专业院校,最终成为画家。所以专业学院的课程被强行搬过来,过早地对付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地要求他们画静物、石膏、素描,临摹成人作品,讲一些连专业学院的学生都听不懂的绘画规律和深奥的理论,让学生感到厌烦,打瞌睡。画出来的作品只是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缺乏“灵气”。以上教学规律侧重于知识和技巧。

当然,我们不否认孩子在学习绘画时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和技巧的重要性。知识和技能是美术课的主要内容。但是,学习笔墨技巧并不是学习绘画的唯一目的和全部内容。如果一个老师只教知识和技术,那么他教得再好,充其量也只能算个二流老师,他办的培训班充其量也只能叫“技能培训班”,不是儿童艺术教育。既然叫儿童艺术教育。“教育”二字最为重要,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内容要丰富深刻得多。首先,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掌握技术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美国艺术教育家维克托·罗斯菲尔德(Victor Rothfeld)在《创造与心智成长》一书中,将儿童的个人成长特征分为七个观测点:智力成长、情感成长、社交成长、感性成长、生理成长、审美成长、创造性成长。“这对我们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人来说,很有启发。

具体来说,我认为儿童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这是基于儿童艺术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其目的不是培养少数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画家,而是培养一批21世纪所需要的审美的高素质人才。让他们从小学会从最平凡的事物中看到美,也懂得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去创造美。使他们拥有积极快乐的生活态度,而不仅仅是现实价值,更要让他们用美好的感情去面对生活,让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那么,什么是艺术感觉呢?艺术感也叫艺术气质。人有没有艺术感,差别很大。有人认为艺术感主要是先天的,我认为艺术感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尤其是从小有意识的培养。艺术感受有“感伤”、“浪漫超脱”等。

有艺术气质的人比普通人更“多愁善感”。“深情”就是感情丰富。情感是艺术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一方面,人的感情是天生的,人有七情六欲。这是自然。另一方面是后天的,特别是一些崇高美好的感情和一些社会性的感情,是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出来的。比如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等等。通过教育,让孩子从懵懂变成懂事,从平淡的感情变成强烈的感情,这就像酿酒一样。因此,在美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美好、健康、丰富的情感,让他们懂得爱恨情仇,富有同情心,用各种美好的人情来陶冶情操。比如老师教孩子画画,朋友马上给老师摘了一朵花。这个时候老师不仅拿这个花做示范,教学生们怎么画花,还告诉小伙伴们,花妈妈看到自己孩子的断腿很伤心,花孩子也很痛苦,马上就要死了。孩子们接受了情感教育,画了一幅花妈妈拥抱花童的画。

通常情况下,人的感情处于一种相对平静和克制的状态。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氛围,努力激发孩子的感情,使他们情绪化、冲动化、激情化,有时甚至疯狂。一个好老师在这一刻就像催化剂,让学生们兴奋不已。永远不要限制和压抑孩子的感受,而是要引导他们尽情地去表达,去表达,去发泄。从某种意义上说,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和表达自己的感情。

“好感”就是容易动情,容易感动。有艺术气质的人往往是充满感情的,所以看到任何事物都能在他的内心掀起感情的波澜,或者把感情移到其他事物上,这在美学上叫做感同身受。孩子的感情也更加纯粹和丰富。在他们眼里,很多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过于冷静,也要充满激情,用高尚美好的感情去感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