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出一篇关于《三国演义》中周瑜被丑化的论文。

周瑜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一,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兀术和周郁传。历史上的周瑜年轻貌美,风流飘逸。他为人慷慨,不计较个人恩怨,很受部里和其他人的欢迎,但他和程普的关系一度有些紧张。但据《姜表列传》记载,实际情况是程普因为年龄比周瑜大,地位比周瑜低而不满,所以多次欺负周瑜。但是,周瑜却能够“迁就”,从不关心程普。最后,只好“敬而远之”周瑜,感动地对人说:“与周晋公交朋友,喝酒也不会醉”(见《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周瑜能够如此豁达谦逊,是一种美德。

周瑜生活在沧海桑田的时代。他本人在孙权这边担任最高军事将领,军务非常繁忙。像往常一样,这种情况下,难免会不在乎别人。但周瑜恰恰相反,偏雅。比如他非常热爱音乐,欣赏能力很高。喝“连后三太子”,如果音乐演奏有差错,他一定能听出来。我一听,回头看了表演者一眼,以至于当时的人把这种情况做成歌谣:“曲子不对,周郎在乎。”

当然,历史上的周瑜出名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原因,还因为他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

比如鲁肃流亡,刘子阳劝鲁肃投包拯,周瑜劝鲁肃投孙权。周瑜对鲁肃说:“从前马援答光武帝云,‘当今天下,不但君选臣,臣也选臣’。当今主公(指孙权。——作者注)亲圣贤与贵胄,齐纳录异,我闻圣贤秘论。载刘氏一代者,东南昌盛,推波助澜,计时终建帝基,以配合天韵。是烈士攀龙附凤的秋天。我方达,足下不与子阳之言介意”(见《三国志·鲁肃传》)。虽然周瑜的言论中掺杂了一些荒诞的成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想帮助孙权建立一个“皇权基础”,并且在以后的行动中,周瑜一直将此作为自己的政治目标。

周瑜曾经指挥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没有什么比赤壁之战更能体现周瑜宽广的政治视野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了。当曹操率领近30万水军步兵,声称80万要去攻打孙权的时候,孙权的谋士张昭等人,被曹操的气势吓住了,极力主张投降曹操。在这个紧要关头,周瑜和鲁肃通过众人据理力争,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从而坚定了孙权抵抗曹操的信心。接着,周瑜亲自统率5万精兵,在赤壁打败了曹骏。曹操逃到北方后,再也无力南下。这使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并最终当上了皇帝。赤壁之战的胜利充分表明周瑜是一位具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的英雄。这是历史上周瑜的主要特征。

就像周瑜在历史上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样,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为周瑜安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使他在作品中起到了一个结构性的承上启下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基本上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来架构的。但由于描写的历史阶段较长,该书的艺术结构显然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赤壁之战前后,是《三国演义》的组成部分之一。

赤壁之战是作者关注的一场重大战役。这场战役汇集了曹、刘、孙的主要军事力量,实际上也从三个方面汇集了一大批谋士和武将,使他们各抒己见,各显神通,展开了政治、军事、明、暗各种复杂的斗争,展现了波澜壮阔、奇诡莫测的历史场面。可以说,《赤壁之战》无论是战役气势、参战人数、战争场面的宏大,还是各方矛盾的复杂,都是《三国演义》中无与伦比的。如何表现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如何将这众多的人物形象有序地安排到艺术结构中去?作者安排周瑜这个具有纽带作用的人物,让各种矛盾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周瑜联系起来,并通过周瑜把各类人物的行动贯穿起来,从而表现出每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我们先来看看孙权这边的各种人物是如何通过周瑜联系起来的。在曹操兵临城下的时候,孙权这边的军事指挥很快分成了投降派和主战派。主战派以张昭为代表,主战派以鲁肃为代表。主战与主降的矛盾尖锐地出现在作品中。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虽然同意抵抗曹操,但又担心曹操会从袁绍和刘表那里得到一些兵力,怕他们势大抵抗不了,所以犹豫不决。在这个关键时刻,吴国太对孙权说:“我姐姐的遗言说,‘富博临终前有话要说:内政绝不会问张昭,外交绝不会问周瑜。“你今天为什么不去问公瑾?”于是,孙权派人到鄱阳邀请周瑜,文学家罗贯中在这里把周瑜放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换句话说,主战和主力投降的矛盾应该由周瑜来解决。就这样,主战派和投降派都被周瑜吸引过来了。最先来见周瑜的是鲁肃。第一,他“详叙前事”,表现了鲁肃的焦虑。然后写张昭等投降派陈述自己的理由,希望周支持他们的投降主张,这就说明了张昭等人的懦弱和自私。张昭等人刚走,、黄盖等鹰派又来见周瑜,表达宁死不屈的决心。这不仅显示了程普等人的勇气。同时也写出了抗曹的依据。并写信给诸葛瑾、吕蒙等文官和武将。通过以上描述,罗贯中一下子把周瑜推入了矛盾冲突的漩涡,周瑜的态度成为矛盾的焦点。经过诸葛亮的“智激”,周瑜抗曹的决心进一步坚定。接下来,周瑜见孙权,驳斥张昭投降主张为“迂腐之儒”,并精辟分析曹操用兵四忌:“北方土地不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但久战南方,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持鞍马斗船,与吴栋争衡,二忌也;又是隆冬严寒,马无艾草,三忌;驾中国士卒,远游江湖,水土不服,多致疾病,四忌。”并指出:“将军擒是今日。”经过这样的分析,孙权果断决定抵抗曹操,命令周瑜、鲁肃、程普等人领兵迎击曹操。主战和主力投降的矛盾通过周瑜解决。至于以后的整个反曹过程,孙权反曹的行动,如黄的“险招”、阚泽贤的“假投降”、庞统的“连环计”,都是在周瑜的部署下进行的。就这样,作家通过周瑜的纽带,把东吴的各类人物组织得有条不紊。让他们各就各位,采取行动。

在抗曹过程中,刘备是孙权的盟友。那么作为盟军,刘备的各种人物是如何通过周瑜联系起来的呢?

罗贯中通过他在作品中的艺术描写,首先营造了刘备一方必须联合孙权一方的客观局面。这就是刘备在当阳被曹操打败,逃到江夏,实力已经很弱了。在曹操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刘备危在旦夕。因此,诸葛亮决定联合孙权,用吴冰来抵抗曹操。这样看来,刘备的生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孙权。诸葛亮带着联合孙子抗曹的使命来到江东后,在作品中为他安排了三次语言邂逅。第一次相遇是一场“与儒的口水战”,从下层扫清了曹操的障碍。第二次交锋是“智力上挑战孙权”,促使孙权提前做出了对抗曹操的决定。第三次交锋是“对周瑜的智力刺激”。结果“智激”成功,周瑜说“我与老贼不和”!诸葛亮的目的达到了。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备的原则和策略是通过周瑜实现的。这样,刘备各个人物的反曹活动就与周瑜的战略部署联系在一起,成为整个反曹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序地融入到小说的艺术结构中。

周瑜作为纽带,不仅起到了联系盟军的作用,还将敌方主要人物纳入了赤壁的宏大计划。这部小说以一场战斗开始。孙的第一次战斗失败了一段时间,因为“曹骏大多是清军和徐的士兵,他从来没有学会在水中作战。江面上,战船早立不住了。”因为失败,曹操看到了自己军队的短板——没有学会水中作战。于是派刘表投降蔡瑁,派张赟练水军。也因为军事上的失利,曹操采用了蒋干的投降计划。蒋干投降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孙权的最高军事将领周瑜。于是,自从蒋干投降后,曹操上下的人物就完全被周瑜摆布了。这主要是由于曹操企图笼络或利用周瑜。这就是ICY联系周瑜的媒介。然后写了蒋干投降和蔡中、蔡和假投降的事,结果都被周瑜利用了,让曹操相信了阚泽送来的黄盖《假投降书》。因为曹操想利用黄盖的投降来破周瑜,就派蒋干去江东打探虚实。结果周瑜利用他说服了曹操对庞统的信任,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第一,在劝降与反降、利用与反利用的过程中,曹操一步步落入周瑜的圈套,导致了整个战役的失败。可见曹操的所作所为,性格表现,都离不开周瑜的运筹帷幄。

从上面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周瑜这个形象是连接三个人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孙、刘、曹都是通过周瑜来联系各方面的,但由于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周瑜联系各方面的方式也不同。对于孙权的部下,罗贯中让周瑜起到了统一指挥的作用;对于刘备的手下,罗贯中让周瑜扮演被依靠、被利用的角色;对于曹操的军队,罗贯中让周琦发挥作用和带动作用。这样,孙、刘、曹三人就像一张网状的轮廓组织起来,编织成一个恰到好处、无懈可击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罗贯中杰出的艺术才华!《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衬托主要人物的人物。《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诸葛亮,毛宗岗称之为“三绝”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只有诸葛亮才是罗贯中着力塑造的头号理想人物。周瑜形象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衬托诸葛亮。

周瑜最早出现在第十五回。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周瑜向孙策推荐张昭和张红之外,他还写道周瑜协助孙策进攻太史慈。然而,与太史慈的战争主要是关于孙策和太史慈的,而很少有关于周瑜的描述。此后作者一直压着周瑜不提这个人物。第三十五章第一次提到诸葛亮,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三十六章“玄德骗樊城,袁志荐诸葛”,对诸葛亮正面描写不多。真正正面描述诸葛亮的言行,是在第三十八章“长江中游决断,孙氏报仇”。在这段时间里,作者详细描述了刘备与诸葛亮的会面。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次描写诸葛亮之后,周瑜又被描写了23次。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周瑜阻止孙权把儿子送去朝鲜当人质;二是写周瑜被孙权拜为大都督;三是写周瑜攻黄祖。诸葛亮出现后,又写周瑜;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周瑜是孙权的大都督。由此可见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有多微妙。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之所以没有把周瑜写在这么长的二十三章里,是因为诸葛亮还没有出现。作为一个被衬托的人物,只有被衬托的人物出现,才能充分展现他所有的人格特征。诸葛亮出现后,继续写曹和刘之间的战斗。在这场大战中,刘备被曹操打败了。刘备的失败是孙与刘合作的直接现实原因,也是诸葛亮与周瑜交往的媒介。正是刘备的失败,促成了孙与刘的合作,赤壁之战,以及诸葛亮与周瑜接触的机会。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周瑜形象起到了衬托诸葛亮的作用,并在衬托诸葛亮的过程中最终完善了自己,表现出了所有典型的人格特征。正是在周瑜的背景下,诸葛亮在年少之后,突然以其鲜明的性格特征出现在读者面前。

那么,《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如何衬托诸葛亮的呢?

《赤壁之战》之前,关于周瑜的笔墨不多,性格特征不明显。从《赤壁之战》开始,作者不遗余力地刻画了这一形象,周瑜的人格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作者通过塑造周瑜的形象来衬托诸葛亮。周瑜性格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在处理比较复杂的关系时目光短浅。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慷慨而有远见的人。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周瑜在小说中的描述完全相反。比如第四十四章“诸葛亮用智谋激周瑜,孙权决定大败曹操”,写的是孙权决定抗曹,命令周瑜组织对敌作战。周瑜认为孙权抗曹的决心是坚定的,但诸葛亮告诉周瑜,孙权虽已决定抗曹,但仍有顾虑,应进一步说明。周瑜听了之后,马上去见孙权。果然,孙权的心理和诸葛亮分析的一样。小说写道:“周瑜谢我,心想:‘孔明早有望吴侯之心。它的计划比我的高出一头。还不如杀了蒋东好久。“只是由于鲁肃的劝阻,才没有被杀。后来设计了很多杀诸葛亮的方案。虽然这是为“江东”考虑,但毕竟说明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容不得人。同时也说明周瑜目光短浅,对联合抗曹的意义认识不足。试想,如果周瑜真的杀了诸葛亮,那么孙刘联盟可能会破裂,这就给了曹操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赤壁之战的结果很难预料。而诸葛亮恰恰与周瑜相反。他不仅对周瑜的迫害了如指掌,而且有周密的应对计划。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要杀周瑜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诸葛亮关心的是抗曹大局。他的各种谋略都是建立在巩固孙刘联盟和* * *抗曹的基础上的。“借孔明之箭”很有说服力。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可是造箭的材料没有。这是打算用军法杀死诸葛亮。诸葛亮对此心知肚明,但并没有反过来报复周瑜。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正是在这种对比描写中,周瑜的胸襟狭窄,嫉贤妒能,目光短浅,诸葛亮的宽宏大量,顾全大局,深谋远虑,都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见,罗贯中对周瑜的描述,是完全违背历史记载的,纯粹是为了衬托诸葛亮。

周瑜的性格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容易冲动,冲动,遇事不冷静,谨慎。周瑜的这一特点,在第四十四章“诸葛亮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胜曹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诸葛亮抓住了这一点,劝周瑜抗曹。诸葛亮见到周瑜的时候,周瑜故意告诉诸葛亮他要投降曹操。诸葛亮故意引用曹植的“二桥在东南,若在天?”“剑”的第二句话激怒了周瑜,说曹操想把大乔和小乔从江东抢过来占为己有。因为孙策和周瑜的妻子是大乔和小乔,合称“二乔”,周瑜听后勃然大怒,离开座位指着北方骂日本:“老贼欺负我太过分了!”他对诸葛亮说:“我希望孔明能帮助我们打败曹贼。”。周瑜的本意不是投降曹。他故意说要胁迫诸葛亮,要诸葛亮帮助刘备破曹。没想到诸葛亮抓住了要害,激怒了他。周瑜大发脾气,很容易落入诸葛亮的圈套。相反,他要求诸葛亮帮助打破曹。它的情感特征表现得很明显。从那以后,这个特征越来越明显。他派诸葛亮去巨铁山烧曹操的粮草,其实是想借曹操之手杀死诸葛亮。诸葛亮知道周瑜的意图,但还是顺利接受了任务,并假装自己真的要烧粮草。他同时嗤之以鼻地说:“我们的水战、脚战、马战、车战都很精彩。我们为什么要担心他们的成绩不及格呢?他们并不比江东的龚和强。”周只在水上作战,不在陆上作战。周瑜一听,大怒:“你怎么就不能欺负我下海呢?他不必去!我引一万马,去巨铁山断粮路。”为了反击诸葛亮的嘲笑,他不顾统帅的责任,要亲自赌胜负。他的感情冲动和冲动竞争达到了如此严重的程度!诸葛亮见目的达到了,就提醒周瑜,曹操粮草戒备森严,怎么可能轻易让人烧掉!并告诫周瑜,重要的是同心破曹,不可相害。这时候周瑜才想起来,原来他想用这一招害诸葛亮,现在诸葛亮已经破了,只好作罢。《赤壁之战》之后,写《三七》的周瑜也表现出了周瑜冲动、感性的特点。在周瑜这一特点的背景下,诸葛亮表现出了深思熟虑、沉着冷静、老谋深算、高瞻远瞩的个性。关于这一点,毛宗岗曾在五十七届批判:“周瑜少年,经不起气,读书养气之学,不如孔明耳。”石矛指出周瑜读书养气之学不如孔明,这是对的,但他没有具体分析。总之,作者通过周瑜衬托诸葛亮。似乎很不幸的是,周瑜这个在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英雄,在被写进历史小说的时候,却反题成了陪衬。但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在文学领域,周瑜在历史小说中的作用不亚于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中的周瑜。周瑜能够扛起诸葛亮这样一个闪耀千古的不朽典范,真的是一种荣誉。

罗贯中为了塑造《三国演义》中最重要的人物诸葛亮的良好形象,安排了比周瑜更多的陪衬人物。除了周瑜,还有曹操和司马懿。但是他们的角色完全不同。

从引爆诸葛亮的时间顺序来看,周瑜和曹操在前期,司马懿自然在后期。

周瑜和曹操虽然同属于早期的衬托人物,但由于性格特征不同,肯定有不同的衬托作用。罗贯中曾经利用周瑜杰出的军事才能,把诸葛亮衬托得比强者更强。曹操也是一个善于用兵的高手。《三国演义》也用曹操的军事才能来形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比较突出的,比如曹操赤壁失败时,嘲笑武林、葫芦口、华容道。“周瑜无计,诸葛亮小有智慧。如果我打仗的时候提前在这里埋伏一支军队呢?”但笑声戛然而止,赵云、张飞、关羽分别在三处被杀。这是用曹操的军事才能来衬托诸葛亮。但赤壁之战后,曹操和诸葛亮很少正面交锋,所以曹操给诸葛亮的军事背景相当有限。既然曹操对诸葛亮的反思主要不是军事,那么主要体现在哪里呢?我认为曹操对诸葛亮的反思不是体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出一种“整体性”。关于这一点,毛宗岗曾在《评论》第104篇的第一条评论中指出。石矛认为,曹操和诸葛亮都当过宰相,独掌朝政和兵权,能征善战,但诸葛亮忠心耿耿,曹操谋篡;诸葛亮为公,曹操为私;诸葛亮不为后人打算,曹操为后人打算。从石矛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曹操对诸葛亮的反思来自于他一生言行的好坏,这就是“贤相”与“奸相”的区别。正是从这种“整体性”中,读者感受到了诸葛亮的伟大。这是曹操的衬托和周瑜的衬托分别无法替代的地方。

周瑜对诸葛亮的反思和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反思是不同的。除了时间顺序,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出发的方式。周瑜是诸葛亮对抗曹的盟友。周瑜在处理复杂关系上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容易冲动,感情用事,大大咧咧,这主要起到了与诸葛亮形成对比的作用。通过盟友的对比,展现诸葛亮的性格特点,这是周瑜的衬托之道。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敌人,但司马懿是诸葛亮的正面对比。通过对敌对势力的正面对比,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诸葛亮的人格,是司马懿的做法。司马懿和周瑜一样,也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对战略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极其善于用兵。与周瑜不同,司马懿非常谨慎耐心,这恰恰是诸葛亮的特点。只有用司马懿的谨慎来衬托诸葛亮的谨慎,才能看出诸葛亮谨慎的特点。比如司马懿带领十五万精兵到了大门口,看到诸葛亮在空城上弹琴,四门大开。他没有攻城,而是认为诸葛亮“一生谨小慎微,从不冒险。”如果今天城门打开,就会有埋伏。我军若进,必中其计,故兵退。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懿的谨慎只是谨慎,甚至是胆怯。而诸葛亮的谨慎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另外,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司马懿的耐心真的非比寻常。比如第一百零三回,司马懿被诸葛亮杀死,为了诸葛亮军队的劣势,不得不深入壕沟,修筑高垒。而这正是诸葛亮所担心的。为了激怒司马懿投入战斗。诸葛亮派人送给他一套“女人装”,羞辱司马懿。司马懿见了大怒,但还是笑着收下了,并且“小心对待”,“绝口不提军事”,让连诸葛亮都不得不叹服。如果周瑜这样,他无论如何也受不了。诸葛亮这个典型形象,在司马懿的衬托下,终于展现出了他的全部人格特征。可见,周瑜和司马懿是一前一后,一前一后,都从不同的方面起到了衬托诸葛亮的作用。

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周瑜被写进《三国演义》时,作者根据其创作意图的需要,对他进行了艺术加工。周瑜形象作为艺术结构中的一个环节,对主要人物的塑造起到了烘托作用。这其实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使用的两种艺术手法。这两种艺术方法可能不是罗贯中首创的,但是应用到小说创作中,而且如此成功,却是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开始的。这些艺术方法对其后来的小说创作影响很大。研究《三国演义》在这方面的经验,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也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