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BANG的主要论述是什么,这个理论是如何验证的?

大爆炸(Big Bang)是一种宇宙学模型,描述了宇宙诞生的初始条件及其随后的演化。这个模型得到了科学研究和观察的广泛而准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将大爆炸观点称为:宇宙从有限时间前密度极高、温度极高的初始状态演化而来(根据2010年获得的最佳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前至139亿年前),通过不断的膨胀和繁殖达到今天的状态。

大爆炸理论是通过对宇宙结构的实验观察和理论推导发展起来的。在实验观测方面,1912年,维斯塔·斯莱弗首次测量到一个“螺旋星云”(螺旋星云是当时对螺旋星系的旧称)的多普勒频移,后来他和卡尔·韦特海姆·维尔茨(Carl Wertheim Wirtz)证实了大多数类似的星云正在从地球上撤退。然而,西尔弗并没有想到这一观测对宇宙学的意义,因为在当时,对于这些“星云”是否是我们银河系之外的“岛状宇宙”,存在着高度的争议。

在理论研究方面,1917年,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理论应用于整个宇宙,发表了《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研究》一文,标志着物理宇宙学的建立。而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宇宙模型并不是静态的,这与当时相信静态宇宙的主流观点并不相符。爱因斯坦在场方程中加入了一个宇宙常数来修正它。1922年,苏联宇宙学家、数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在大尺度上假设了宇宙的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利用引力场方程推导出了描述空间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的弗里德曼方程组,在这组方程组中可以消去宇宙常数。通过选择适当的状态方程,从弗里德曼方程得到的宇宙模型正在膨胀。